沒有受過傷的人,會譏笑別人身上的傷疤。 ——莎士比亞 1 沒有被疾病重重地折磨過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在病痛中呻吟哀號的人。 沒有在苦難中經歷力量衰微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在苦難中力量衰微的人。 沒有在困境的考驗中看見自己小信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在困境中小信的人。 不知道自己是軟弱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軟弱的人。 不知道自己是靠恩站立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需要被施恩的人,很難甘心去施恩與他們。 不知道自己是需要被饒恕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需要被自己饒恕的人。 不知道自己被免了一千萬兩銀子債的人,很難去免了別人所欠的十兩銀子的債。 不知道自己也是會犯錯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犯了錯的人。 不知道自己也是會陷入試探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陷入了試探而失迷跌倒的人。 不知道自己是“愛無能”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不夠愛自己的人。 不知道自己眼中有梁木的人,很難去憐憫那些眼中有刺的人。 2 不知道自己本相的人,很難在其他罪人面前放下自己的道德優越感和屬靈優越感。 我們缺少對同類的憐憫心,常常厭煩和嫌棄有欠缺的人、軟弱的人、有過犯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不認識自己,缺乏自知之明。 驕傲,讓我們的心在軟弱者面前變得剛硬。我們總是傾向于誤解自己——以為自己斷不至于像他人那樣失敗窘迫,以為自己和他人不是站在同一條船上。所以,我們常常對人怒其不爭,對人的成長和改變缺乏愿意等候和陪伴的耐心。 愛是恒久忍耐。然而,“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的驕傲吞吃了我們對同類的愛和憐憫。 不認識自己內心和生命本相的人,在天路追求上,往往只能成為法利賽人,在外表形式和律法教條上去嚴格持守,活出一種只在嘴唇上去尊敬和敬畏至高者,心里卻充滿了不仁不義不善的表里不一的生命。一種只喜歡祭祀,卻不喜歡憐恤的假冒為善的敗壞生命。 ![]() |
|
來自: 新用戶86582388 > 《各種講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