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Ding 前兩天和一位為人處事挺豁達的朋友聊天,她笑著說: 其實人不需要那么多顧慮,人生最后都是一場空,那就當作一場空來好好玩,好好體驗。 在我印象中,她很少怕事。 她前幾年動了一場手術,臨手術前一天晚上還在電話里跟我開玩笑; 去年又碰到職場危機,被孤立,本來屬于她的機會也被硬生生搶走,但她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最有趣的是:不知怎么的,過了一段時間她被其他部門上司看中了,調到了新的部門,一切 走上了應有的軌道。 從高維來看,每個人都有一個“傳說中的結果”,它早已在遠處等待,只是此刻的你看不見而已。 因為工作的關系,我看過很多的恐懼,每一場痛徹心扉的恐懼背后,都是對未來的不可知。 糟糕的是:沒人能給你一個確定性的答案,因為別人也需要一個確定性的答案。 在處理心理咨詢個案過程中,我也驚喜發現:恐懼并非一無是處,它的背后有奇跡, 它封印了人本來具備的龐大能量,你看不到那股能量,因為你被恐懼遮眼了。 我經常想: 如果人人都能明白這個真理,慢慢卸下恐懼,那這世界不是就多了無數更有力量的靈魂? 對個人,對集體,對社會,都是一件大好事。 今天我們來解析這股被你封印多年的巨大的能量! 喜歡看我文章的友都知道,我曾多次提到大腦杏仁核與前額葉的平衡。 杏仁核主導情緒,前額葉主導理智,他們能和平相處,你就有好日子過。 而你是大腦的主人,要擅用這個工具,你才能幸福人生。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人的恐懼天生就有,確切地說,我們的原始祖先就有,在森林里遇到危險, 恐懼能保護他們,綁住他們決定到底是留下來戰斗?還是快速逃跑? 恐懼,本為保護而生。 但麻煩的是:現在人,過度恐懼了。 趕不上地鐵,會害怕(害怕領導責罵,害怕失去工作); 看到別人異樣的眼神和指指點點,也會害怕; 孩子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害怕他將來一無所有。 你知道嗎? 過度激活恐懼,你內心巨大的心理能量被束縛住了,你就整日活成了防御狀態, 畏首畏尾。然而狀態不對,任何事都不會順利。 無獨有偶, 我們的傳統文化《道德經》提到:“知止可以不殆?!?恐懼如同“止”的信號,本意是保護, 但過度“止”則成困。 《易經》震卦象征雷與動,恐懼就像雷震動心神,卻也蘊含著驚醒與奮起的機遇。 友:你的能量被恐懼封印,它們在深處等待著被徹底釋放。 如何解封能量? 1:清晰描述身體感受;清晰表達恐懼對象當恐懼來襲,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逃避,否認或者干脆亂作一團,此刻你內在本就具有的能量 就被你無情鎖住。 要解決這個困惑,請先了解“具身認知理論”。 這個理論強調:人的和身和心本就一體,感知身體就是感知心靈。 人的恐懼是因為未知,沒有確定性。 比如你怕失業(沒人告訴你,你很棒,不會失業); 你怕體檢報告異常(因為未知,所以恐懼)。 但是當你詳細描述自己身體的感受,你從這個角度出發,恐懼當下就被具象化了。 比如: 你描述我現在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喉嚨干癢等。你看,你描述了,就具象了,不再是未知。 另外,當你清晰的表述自己恐懼的對象時,又一次坐實了“具象化”的事實。 比如:你說我害怕被別人看不起,害怕別人在會議上針對我,我害怕承擔不了后果。 這兩步,就是把恐懼拆解了,揉碎了,消化了。 當你看清楚他們,恐懼值瞬間下降,你從“當局者”變成了“觀察者”,這是掌控感回歸的第一步。 禪宗強調“明心見性”,直面內心的真實狀態(包括恐懼),不回避,是人開悟的起點?!?/p> 2:重塑認知如果你一直處于恐懼中,那說明你的認知是需要被調整的。 認知決定情緒。 就比如:你一直認為下雨天就是倒霉的,糟透的,那么每到陰雨天,你就會悶悶不樂。 相反,你認為陰雨天很浪漫,很唯美,那你會很期待雨天的到來。 外界一切都是中性的,終究是自己的認知,是這顆心的波動。 重塑認知的核心在于挑戰扭曲的思維模式。 你可以問問自己:“這件事最壞結果是什么?變得更糟的可能性多大?我能承受嗎?我能應對嗎?” 將你所有的負性思維(比如:這個項目做不成,我就完了), 轉化為現實意義的積極評估(比如即使項目沒做成,我也在其中學到了寶貴的經驗, 我下次接這類項目時就不會慌)。 3:開啟微小行動我知道要讓你大刀闊斧的趕走恐懼,幾乎不可能! 但在相對安全的前提下,嘗試主動接近令你恐懼的源頭,還是能做到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針對恐懼方法:系統脫敏療法。 比如:你害怕人際交往,你不需要一下子變成社牛,這也不可能,你可以一步步來,比如先嘗試 與相對熟悉些的人交流。一點點深入,在每一次挑戰中積累經驗。 請你相信, 每一次你跨出的微小一步,就是開啟巨大能量的“因”,當“因緣和合”時,這股能量 就會“破土而出”。 不懼怕任何人和事,硬剛萬難,去釋你巨大的能量。 請記得 “硬剛”非蠻干,而是《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毅精神,結合“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承載智慧。 在堅定目標(剛)的同時,靈活調整策略(柔),善用資源,借勢破局。 文末附上解封內在能工具卡:1:“恐懼來了”覺察日記: 記錄發生的事件、身體反應、自動化思維、微小行動嘗試及結果。 2:“剛柔并濟,主動破局”的自問清單 我的目標是什么?(剛:聚焦) 當前最大恐懼是什么? 有哪些資源/策略可助我應對?(柔:借力,變通) 今天我能做的最小一步的努力是什么? 請記得: 恐懼不是你的弱處和缺陷,而是你內在巨大能量被封印的證明。要想“破土而出”, 請從以上這三步做起。 友:我想告訴你 你生而不凡,你生而為光,你生來就是要劈開萬難,活出那被恐懼長久封印的遼闊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