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1日,在游完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門山以后,我們的湖南旅游來到了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由苗族、漢族、土家族等28個民族組成,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譽(yù)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我們還在火車站就能感受到鳳凰古城旅游的成熟和紅火。鳳凰古城高鐵站竟然建了一條磁浮觀光快線,可以把游客從高鐵站直接送到鳳凰古城。磁浮觀光快線運行里程是9.12公里,一共設(shè)四個站,耗時二十多分鐘。票價為38元(當(dāng)天可不限次數(shù)乘坐)。 ![]() 我們沒有去坐這個磁浮觀光快線,因為感覺價格有點貴,再加上所訂旅館的老板答應(yīng)免費到高鐵站來接我們。 一個旅游景點就有一條磁浮觀光快線,這是我在湖南旅游遇到的新鮮事。再聯(lián)想到前幾天張家界旅游乘過的百龍電梯、天門山索道和穿山電梯等等,我認(rèn)為湖南的旅游交通非常先進(jìn)和發(fā)達(dá)。 我們到了旅館放好行李后,我們就到鳳凰古城去旅游了。 我是一位旅游愛好者,同時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特別喜歡旅拍。我喜歡對旅伴們說,姐妹們,多拍照吧,我們所游玩的這個地方,以后可能不會再來了,要多為自己留下照片,等到以后走不動的時候,可以坐著輪椅慢慢瞧。 拍照也不能只拍些匆匆而過,只是為了打卡的游客照,應(yīng)該給自己拍一些有欣賞價值的藝術(shù)照。 我們現(xiàn)在是在鳳凰古城這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古城旅游,何不把自己也變成一個少數(shù)民族呢。 我們?nèi)プ饬艘惶酌褡宸b,穿上它們,又在鏡子前捯飭了一會兒,兩位民族大媽閃亮登場了。 ![]() ![]() 我們穿上民族服裝在鳳凰古城里轉(zhuǎn)悠,感覺和周圍的景色很搭,一點也沒有違和感。一拍照,我們都被自己驚艷到了,這位好看的民族大媽還是我嗎? ![]() ![]() ![]() ![]() ![]() ![]() ![]() 鳳凰古城景區(qū)不收門票,可從景區(qū)外我們住的旅館花幾分鐘直接走入。 一到景區(qū),我們就看到了貫穿鳳凰古城全城的河流沱江。 沱江,是鳳凰古城的母親河,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還以其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 ![]() ![]() ![]() ![]() 鳳凰古城雖然不大,但是地杰人靈,在這里走出了許多在各個領(lǐng)域有杰出成就的名人大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沈從文先生,國寶級畫家黃永玉先生就是其中的兩位。 ![]() 家鄉(xiāng)的美景,鄉(xiāng)土人情,很早就隨著沈從文先生的名著和黃永玉先生的名畫傳到祖國的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 ![]() 我們準(zhǔn)備沿著沱江邊游覽鳳凰古城。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沱江兩岸吊腳樓。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傳統(tǒng)民居。 吊腳樓是少數(shù)民族喜歡居住的房屋。所謂“吊腳”,就是指房屋一層的那些木樁。為什么少數(shù)民族蓋房子要用吊腳呢?因為他們都住在山區(qū),大塊的平坦地不多,這些不多的平坦地都被用來種莊稼了。他們蓋房子只能用到河邊的坡地來蓋了。 為什么要選擇河邊的坡地來蓋房子?一句話,就是為了生活方便。把房子蓋在河邊,出門就可以淘米洗菜、洗衣服、提取生活用水都很方便。 可是,把房子蓋在河邊,雨季發(fā)洪水了怎么辦?河邊沒有平地,房屋的地基怎么打?老祖宗們就發(fā)明了這個吊腳樓蓋房法。 ![]() 這個吊腳樓蓋房法的具體做法是:工匠們選擇用木樁來打地基。他們會根據(jù)地勢的陡峭程度和巖石狀況,精心選擇木柱的落點。他們或者將處理過的耐水木材直接插進(jìn)巖石縫隙中固定,或者在稍平緩處砌筑石墩作為柱礎(chǔ),再將木柱立于其上。 關(guān)鍵在于這些木柱的長短不一??拷影?、地勢較低的一側(cè),木柱很長,深深扎入河床或岸邊土石;而靠近山體、地勢較高的一側(cè),木柱則相應(yīng)縮短,甚至直接利用山體作承重墻。通過調(diào)節(jié)柱子的長度,就在陡坡上神奇地“找平”了建造房屋的水平基面。 ![]() 更令人叫絕的是“懸挑”技術(shù)。工匠們利用杠桿原理和榫卯結(jié)構(gòu)的咬合力,將部分樓板和廂房向河面方向延伸出去,下方不設(shè)柱子或只設(shè)短柱支撐。這不僅極大地拓展了寶貴的室內(nèi)空間,也形成了吊腳樓臨水懸空、輕盈靈動的獨特外觀。 整個吊腳樓的主體結(jié)構(gòu),幾乎全靠木材構(gòu)建。而連接這些木材的,是中國古建筑的精髓——卯榫結(jié)構(gòu)。無需一釘一鉚,僅憑構(gòu)件之間的互相穿插、咬合,就能構(gòu)成異常堅固而又具備一定彈性的整體。這種結(jié)構(gòu),更能適應(yīng)山區(qū)地質(zhì)活動和木材干濕變化帶來的微小變形,保證了房屋的持久穩(wěn)固。 ![]() 吊腳樓一般分三層,下面一層用來放農(nóng)具,拴牲口等等。中間一層用來住人,最上面一層,用來曬谷物和堆糧食等。這樣的房子,由于距離地面有一段距離,所以防水防潮防蟲,宜人宜居。 吊腳樓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寶貴發(fā)明和智慧結(jié)晶。 ![]() 鳳凰古城的吊腳樓是本地苗族和土家族群眾的民居,多數(shù)吊腳樓建于清朝和民國初期,小巧玲瓏,古色古香,飛檐翹角,描龍畫鳳。各個吊腳樓間還建有封火墻。每堵封火墻前后都裝有鰲頭,且鰲頭都不約而同地一律為鳳凰鳥圖案造型。遠(yuǎn)眺,只只鳳凰引項朝天,氣宇軒昂,讓人心馳振奮。這便可釋解鳳凰人對美的追求,對神鳥鳳凰的崇尚。 ![]() 說了鳳凰古城的吊腳樓,再來說說鳳凰古城的橋。 由于橋是鳳凰古城的重要交通設(shè)施,所以鳳凰古城的橋很多。 在景區(qū)的中心地區(qū),最著名的橋有六個,它們分別是虹橋、木板橋、汀步橋、南華大橋、雪橋和風(fēng)橋。 ?虹橋?:位于古城核心地段,這座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即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這是一座石拱橋,上下兩層,橋上樓閣曾在2000年根據(jù)原圖修復(fù)。虹橋是鳳凰古城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見證了古城的歷史變遷。 虹橋的傳說,虹橋的建造背后有著一段神秘的歷史。明太祖朱元璋迷信風(fēng)水,聽信了一位陰陽先生的讒言,認(rèn)為鳳凰古城有一條龍脈,將來會出一位問鼎中原的人才。為了斬斷這條龍脈,朱元璋下令修建了虹橋。 現(xiàn)在的虹橋,是鳳凰古城最熱鬧的橋,商業(yè)化氣息很濃。 ![]() 木板橋(沱江跳巖)?:鳳凰古城最早的橋梁,始建于唐代,后經(jīng)過多次重修。橋基是十幾個大石墩,在上面鋪上木板。人走在上面,木板發(fā)出咯吱的聲音,石墩間水流涌動,讓游客們感到這樣過橋驚險又有趣。 這個橋以前叫跳巖。最初由四十多個紅色長方體巖墩子組成,每墩相距二尺,便于鄉(xiāng)民肩挑背馱入城。每個人過去,就必須一個個地跳過巖墩子,故稱跳巖。但每年漲洪水時總有跳巖石墩被沖倒或沖走。民國時期,縣長李宗祺讓在跳巖上架以木板,這比以前行走更為方便,但仍連墩帶跳板被沖走。1950年,鳳凰縣人民政府成立,又重新補(bǔ)缺換新將石墩加大,將兩個墩子聯(lián)成一個,跳巖全長100米,共15個巖墩,上鋪厚實的木板,并以鐵鏈在河底從巖上打眼,用鐵絲系緊,才有了現(xiàn)在的這個木板橋。 ![]() ![]() 這座橋過去曾是進(jìn)出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承載著鳳凰人世世代代歲月痕跡,難忘記憶?,F(xiàn)在是鳳凰古城的一個重要景點。 汀步橋(新跳巖):2000年秋,為了進(jìn)一步改善群眾過河的條件,也為了更好地美化裝點古城,鳳凰縣撥款在老跳巖幾十米距離的河下游,新修了一道雙墩跳巖,兩排跳巖相隔一尺左右,一高一低,并排而立,橫跨江上,每排跳巖66墩,一字列于江面,每個石墩之間的距離也就一小步左右,來的走一排,去的走另一排。 ![]() 我們也去體驗了一下跳巖的樂趣。 ![]() ![]() ?南華大橋?:鳳凰古城的一座公路橋,連接著南華門與江北的交通要道,是古城最繁忙的一座橋。與下游的虹橋遙遙相望,南華大橋兩邊護(hù)欄上的石刻是畫家黃永玉設(shè)計的鳳凰祥云圖案。站在橋上可以俯瞰整個古城的美景。 ![]() 雪橋?:由畫家黃永玉捐資并親自設(shè)計的一座景觀橋,層疊的雙層橋身,一直一拱,橋上有亭,飛檐翹角。它是“風(fēng)、雨、雪、霧”四座景觀橋之一,也是仙劍奇?zhèn)b傳的拍攝地之一,站在橋上可以欣賞到沱江兩岸的美景和遠(yuǎn)處的虹橋。 ![]() 風(fēng)橋?:由畫家黃永玉親自設(shè)計并捐資興建的橋,采用仿古建筑,修建得精美新穎。略顯纖瘦的平直橋身和尾首橋體的三座小亭讓這座橋不經(jīng)意間有了江南園林的秀美。橋兩側(cè)有兩個小牌樓,附近還有一個水車和小碼頭,從這里上船可以到達(dá)前面的霧橋。 ![]() ![]() 霧橋:由畫家黃永玉親自設(shè)計并捐資興建的橋,這座古樸典雅的橋梁,宛如一幅國畫山水,屹立在沱江之上,與周圍的建筑形成完美的呼應(yīng)。它的設(shè)計巧妙地體現(xiàn)了中國橋文化的精髓,以天平的形態(tài)展示出莊重與嚴(yán)謹(jǐn)。 ![]() 其它的一些橋也很美,為鳳凰古城增添精彩。 ![]() ![]() 我們?nèi)ビ斡[了鳳凰古城的古城墻。 鳳凰古城的古城樓及石砌城墻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古城墻高達(dá)10米,周長2.6千米,古城墻集防御功能、文化功能于一身,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中國南方城池典型特點,承載厚重的歷史文明,是鳳凰古城重要的歷史文物。2006年5月31日,鳳凰古城樓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 ![]() ![]() ![]() ![]() ![]() 街道上,最熱鬧的鋪面就是餐館,當(dāng)游客路過餐館時,老板們都會熱情地打招呼,叫游客到店里去品嘗美食。相比于堂食,我個人更喜歡這里擺在街頭巷尾的美味小吃。 ![]() ![]() ![]() ![]() ![]() ![]() 這里美食有酸湯魚、血耙鴨、臘肉系列、米豆腐、桐葉耙、米粉、社飯、苗家香草肉、葛根餅等等,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大飽口福。 ![]() 萬名塔,位于沱江沙灣北岸,塔的造型美觀。塔為六方、七級,每層六個翹角,且懸掛銅制風(fēng)鈴。塔高22.98米,一層直徑4.5米,向上每層直徑縮小0.3米。一層有楹聯(lián)六副,皆為名人所題,或頌或感,風(fēng)格各異。 ![]() 鳳凰古城有一個旅游項目叫沱江泛舟。游客可以乘坐烏篷船在江上欣賞古城景色。 沱江泛舟從北門碼頭開始,經(jīng)過古城墻、風(fēng)雨古城、古石橋等景點,直至虹橋風(fēng)雨樓。讓游客體驗古城的悠閑與美好。 ![]() ![]() ![]() ![]() 我們在岸邊,還目睹了一場本地人組織的劃龍舟訓(xùn)練。只聽到沱江上突然鑼鼓震天,一個龍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它像箭一樣地疾駛過來,全船人動作整齊劃一奮力劃船,船頭者奮力擊鼓。這個場面把我們看得也興奮起來。 ![]() 鳳凰古城的夜幕降臨了,鳳凰古城燈火璀璨,格外好看。 ![]() ![]() ![]() ![]() ![]() 白天所看到的美景在這一時刻全部披上了光影的彩衣。 沱江就像一條流動金光閃閃的彩帶,而這一座座美橋,就像彩帶上的璀璨光環(huán)。 ![]() ![]() ![]() ![]() ![]() ![]() 鱗次櫛比的吊腳樓現(xiàn)在變成了夢幻的光柵彩樓。 鳳凰古城的夜晚比白天更熱鬧,人們在吊腳樓餐廳品嘗燭光晚餐,在歌廳飆歌。但多數(shù)人,包括我們,卻是拿著相機(jī)和手機(jī),啪啪地照個不停,想把鳳凰古城美麗的夜景帶回去。 ![]() ![]() ![]() ![]() 在沱江江面等小船上,一場精彩的演出開始了,一位美麗的身著紅衣的苗族少女在翩翩起舞,我想,這就是沈從文大師筆下的翠翠吧,她拿著傘,在等待心上人的歸來。 ![]() ![]() 美麗的鳳凰古城夜景,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我們的鳳凰古城的旅游到此結(jié)束了!我們親身體驗和感受了這個中國最美小城的魅力! ![]() ![]() 視頻:游湖南湘西鳳凰古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