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大家好,我是一直愛大家的涔汐。
這個父親呢,只是普通的工地上搬磚頭的工人,家里供這個孩子上學都費老鼻子勁兒了,但是孩子卻說:
甚至網絡上有這么一句孩子對父母的反問:沒錢,你生啥孩子養啥孩子? 孩子的這句反問,對于父母來說夠不夠殺人誅心呢? 家庭教育中最悲哀的就是,窮家庭富養的孩子,最后成了白眼狼。 今天我來告訴大家,為啥你苦哈哈拼死拼活養出來的孩子卻是白眼狼? 因為你吃的苦頭,你的孩子沒有看到,他覺得錢是天上掉下來的 我跟大家分享我曾經的一個學員的故事。
每天風塵仆仆,雙手布滿了老繭,夏天頂著烈日,30多歲滿臉滄桑。 但是他的兒子呢,八九歲了,今天吵著要這個玩具,明天要那個玩具,家里玩具都堆成小山了,去年放暑假,整日哭鬧著要去北京旅游去。 這個媽媽找到我的時候問:
我直言:
為啥你們的孩子不心疼你們,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他所享受的衣食住行,都是需要父母賺的血汗錢供著他。 他不知道這些錢太來之不易了,他對血汗錢沒有任何概念,所以大肆揮霍不珍惜這些錢財。 我希望各位父母,讓你們孩子親自去體驗你們勞動的艱辛,習勞者才知感恩。 因為你滿足了孩子所有的物質需求,他覺得:他要什么你都必須給。 父母愛孩子需要一個尺度,而不是你孩子要什么,你都立刻幫他實現。 往往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孩子,長大后更任性貪婪。 就好比我剛剛講的我的曾經學員的故事。
從來不引導孩子學會權衡不該消費的東西不要消費,沒有養成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正因為如此,孩子長大后欲望也隨著增大,他今天要幾千買手機你給不給?明天說要高配電腦你買不買?后天說出旅游要小一萬你給不給?這還是小學生啊。 如果你們家有這個經濟條件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們家根本就沒有這個經濟條件呢?
如果這件東西不是說必須要,可要可不要,那就要考慮好自己的經濟情況再去消費。 否則,你的孩子長大以后,欲壑難填,他要的東西遠遠超乎了父母的能力,如果你無法滿足,他只會怨恨你。 因為他早就習慣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了。 因為你總是告訴孩子:你只負責學習,剩下的不用管 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跳了一個太大的坑,那就是說對于孩子的教育:成績重于一切。 正因為如此,孩子除了讀書以外,父母不讓孩子了解,參與任何家庭其他事情。
這一切全部不讓孩子知道,更不讓孩子參與。 在動物的世界里,當小動物出生后,媽媽教會小動物的第一個本事那就是生存,活下去。 于是動物媽媽會手把手教孩子如何捕食,如何適應環境,如何應對天敵的威脅等等。 但是在人類的教育方式里,很多媽媽卻不教這些,不教育孩子如何自力更生,反而天天卷成績啊分數啊。 為啥你苦哈哈為孩子付出一切,而你的孩子不感恩你? 因為你的孩子以為飯菜是自然熟的,錢是天上掉下來的,他的衣服是自然干凈的,馬桶是自然清潔的,地板是自然干凈,房子是大水流來的等等。 因為他對生活沒有絲毫的概念,對他享受的一切毫無付出概念,是你作為父母天天強調:你只負責分數和成績,不要管其他的。 連動物都要教自己的寶寶自力更生,你卻不教。那豈不是活該你的孩子不懂感恩你嗎?
是你從來沒有教你的孩子在勞動中學會感恩,因為你從來不給孩子這個受教育的機會啊。 你種下了這個因,必然要承受你的孩子不感恩你的這個果啊。 所以教育啊,并不是我愛孩子,我不讓他受苦受累,這就是愛。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溺愛之下,變得懶惰、自私、忘恩負義,吃不了半點苦。 當你垂暮之年需要你的孩子照顧你的時候,而你還在辛苦勞動養著那個在家打游啃老的孩子的時候,你還覺得你是一個真正愛孩子的成功父母嗎? 教育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滿腔熱情自以為是的愛,沒有智慧的愛更坑娃,大家覺得呢?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 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