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復習,反復翻看語文課本,每每看到單元頁上的“閱讀要素”和“寫作要素”,總會感覺兩者幾乎是不可割裂卻又是完全地在割裂使用的,面對這種矛盾,一種“讀寫轉換”障礙困難解決想法的萌生,其實就建立在于減輕寫作難度的基礎上。 教材的課文,很好的地為解決單元習作難度降低的解決提供了好的范例,看到學生寫作文時,還在抓耳撓腮,無法就是這個讀寫之間的障礙未有得到有效解決。 過去20年語文課堂里,使用這一法則降低寫作難度的成效非常顯著。 我也不斷地告知孩子:課文讀好了,習作自然沒難度! 在過去三年對單元習作研究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個想法,就是讓每個孩子心里都擁有一座“習作糧倉”,囤滿字句、故事和情思,能讓文章飽滿生香的核心素養浸潤兒童,它的關鍵在于“讀寫轉換障礙解決”。 今天,就帶大家解鎖建倉秘籍,把老舍、葉圣陶等作家的寫作心法變成孩子能懂的“存糧指南”,以寫作糧倉,解決讀寫障礙。 第一囤:細看慢察,存“真”糧 糧種來源:課文里常說“細致觀察 + 準確表達”,看看老舍爺爺怎么寫《貓》:貓兒的“古怪”勁兒——老實又貪玩、膽小又勇猛,全是瞇著眼日日品出來的! 存糧法子:當“五感小偵探”:看花別只說“好看”,數花瓣、聞香氣、摸質感;寫小狗就盯它吃飯、撒歡的樣子,連尾巴怎么搖都記下來! 追著變化看:像法布爾觀察蜜蜂回家,寫豆芽生長要記清“發芽——抽莖——長葉”的全過程,時間線藏著細節密碼! 倉中口訣:“眼耳鼻舌手,五感齊上陣;變化細追蹤,萬物入我心。” 第二囤:言之有序,存“順”糧 糧種來源:按順序寫景物、理清楚事情過程,葉圣陶爺爺《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范本——路上見聞→洞口→外洞→內洞,一步一景超清晰! 存糧法子:先畫“路線圖”:寫“包餃子”就想像“和面——調餡——搟皮——包制”的步驟;寫“校園一角”可以從遠到近,或按“早晨讀書——課間游戲——傍晚安靜”的時間線來。 用“順序小幫手”:“先… 然后… 接著… 最后…”;“起初… 過了一會兒… 終于…”,像鋪路石一樣讓思路順起來! 倉中口訣:“做事有步驟,觀景有路線;心中畫地圖,筆下路自順。” 第三囤:抓牢特點,存“亮”糧 糧種來源:抓住人、物、景的獨特之處,豐子愷爺爺寫《白鵝》就盯緊一個“傲”字—— 走路像“凈角出場”,吃飯“三眼一板”,特點越抓越鮮活! 存糧法子:找“最亮的星”:寫同桌別貪多,就盯他“熱心腸”——怎么幫同學撿橡皮、安慰摔倒的人;寫小狗就寫它“藏拖鞋”的淘氣樣,細節越多越生動! 用“放大鏡”寫事:光說“老師幽默”不夠,寫寫他上課講的笑話、逗得全班笑彎腰的瞬間,特點藏在具體動作里! 倉中口訣:“人事景物皆有神,抓住一點是靈魂;事例細節來支撐,特點鮮明耀人眼。” 第四囤:添彩增味,存“美”糧 糧種來源:學作家用生動語言,老舍說貓腳印是“小梅花”,巴金寫太陽“跳出海面”,文字像會跳舞! 存糧法子:讓動詞“活”起來:不說“花開了”,說“花綻開了笑臉”;不說“小鳥叫”,說“小鳥在枝頭歡唱”。 玩“比喻擬人游戲”:“妹妹臉蛋像紅蘋果”“風兒撫摸柳樹長發”,讓文字有畫面感! 囤課文金句:把“無憂無慮”“生機勃勃”等好詞抄進筆記本,寫作時直接“搬”進作文! 倉中口訣:“動詞用準物兒活,比喻擬人添顏色;好詞好句勤積累,文章有味自生香。” 第五囤:心里有話,存“情”糧 糧種來源:文字的溫度來自真心,老舍寫《母雞》從“討厭”到“敬佩”,全是真實感受! 存糧法子:寫“心里有感覺”的事:難忘的生日、和朋友的小矛盾、被媽媽感動的瞬間,真實情緒最打動人! 把“情”藏進文字:寫媽媽冒雨接你,加一句“心里暖暖的又酸酸的”;寫景時說“這景色讓我舍不得離開”,情感自然流露! 結尾說真話:不用喊口號,就說“和好朋友在一起真快樂”“這次經歷讓我懂了堅持”,真誠最有力量! 倉中口訣:“真心實感是根苗,喜怒哀樂皆可描;事中景中藏情意,文章方有真味道。” 其他年級也是這樣的“建倉法則”,相信習作難度的降低以及讀寫轉換障礙的解決,都是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寫作自信,繼而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可以留言一起聊聊~ (轉發給更多家長,一起幫孩子建一座豐盈的寫作糧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