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運動: 只在海邊散了步 2??今日讀書·??小說:劉玉民《騷動之秋》 P58-P134 3??今日心情??:還可以。比較平和。 ![]() 【生活片段】 海邊涼亭下 我走到涼亭的時候,有個老頭正側躺在沙子上睡午覺。 海邊日頭下是炎熱而曬的,到了木亭底下卻格外的風涼舒服。海風也不會呼呼的刮,海水拍打起小浪花,吹出輕柔舒適的白噪音。我在膝蓋上攤開書,摘下鋼筆帽,探看那書里的生活。 書里的人過了一年半載, 現實慢慢悠悠,剛開始有動靜。 亭子下聚來幾個環衛工,把帶網的桿杵亭柱上,直接坐到沙子上。 “哎,真舒服啊。”老頭睡好,直起腰來,連身上的沙子也不拍打,對著他的老伙伴們感慨。他們的背上亮著同樣的反光條,馬甲背后都印著“度假區環衛”。幾個人閑聊起來。 “恁看,那有個脫光了的。”眾人一同望去。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豎著一男人,海水沒到他半截屁股,他背著海岸往里走去。 “有什么好看的,這要是個女的,還有點看頭。”幾個馬甲應和著,又換了話題開始談起家長理短。嘰嘰喳喳。 “哎真舒服,咱也拿個椅子就好了。” 我在的亭子里來了兩個女人, 她們一邁到亭子下的陰影里,就長舒一口氣般感嘆涼快。 “就湊合著坐吧,沒事。”中年女人隨即用塑料袋裝了一兜沙,在上面墊了張衛生紙,就一屁股坐了上去,兩人一人倚一根柱子,刷起了手機。 午后,海邊相鄰的兩亭子里歇息著我們三組人。能互相聽到看到對方卻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著海風和沙灘,享用清閑。 海風吹來,我用指尖按壓住翻動的書頁。 伴著海風,忽地傳來口琴聲,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吹得不那么連貫,曲調卻和大海的意境很相稱。 琴聲蓋過了短視頻的聲音,我們三女人的眼光都匯聚過去。 竟是剛躺著睡覺的環衛大爺在吹。他光著腳,灰不溜秋的半截伸在沙里,面對著大海身體倚在亭柱上,兩手扶著口琴置在唇間,忘我地在演奏。 那曲調就像詞的解析般,在此時給人一種平靜又開闊的感覺。“深夜花園里四處靜悄悄,只有風兒在輕輕唱,夜色多么好,心兒多爽朗,在這迷人的晚上。” 我們呆望著他,粗糙的手指、干枯的白發、風塵仆仆的衣褲,仿佛都與那精致悠揚的音樂形成一種反差,那反差,讓人驚訝又有點敬意。我們偏見地認為他們是與音樂藝術絕緣的苦命人似的,怎么竟然還會樂器會有心思享用音樂。 中年女人定也這樣納悶了下,想與他們攀談,話一出口卻變成了: “恁幾點下班?”她側頭笑著向他們發問。 “五點。” “恁這個活好。” “好你來干。”對于女人的褒獎,環衛工毫無做作的客氣,眼皮也不抬地回復道。環衛在世俗眼光里畢竟是低下的活,說羨慕他們,是假模假樣,是可憐的安慰,他們清楚。 女人看向同伴,兩人相視尷尬一笑。 “咱唱那個西藏有朵美麗的花”,吹口琴的老頭對伙伴提議。 “好”。家鄉話的發音并不耽誤同伴間互相理解,也不需要準確地記住那聽起來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絨花》的名字,以歌詞代替曲名,一說就懂。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啊啊啊啊~ ”老婦沙啞的嗓子把“啊”脫出好幾個調調,她毫不拘謹地大聲唱著,配著口琴的伴奏。那聲音仿佛自帶土地的滄桑與樸實,不看她的形象也能聽出是一位農民之聲。 她曲腿坐在沙里,雙手環抱著膝,低矮的身材配著闊大的馬甲,帽子外另包著一層花頭巾捂得嚴嚴實實。粗糙卻自信的聲音正是來自這樣一位老婦,她毫不在意好不好聽,別人怎么看,會不會被笑話,只一味享受其中。 只要有一點愛好,只要有點藝術,生活就變得不一樣了。毛姆說閱讀是一所隨身攜帶的避難所,那這小小口琴與音樂就是他們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它并不專屬于受過專業教育有音樂天資之人,藝術在心靈上給人的撫慰是同樣的。 歌聲隨著海風飄散開去,漸漸成了背景音,中年女人的聲音尖銳起來。 她去涼亭外打了個電話又折回來,氣鼓鼓地朝著同伴吐槽:“恁這個熊弟弟,真是管不了了,他老師給我打電話,還有五天中考了,上課吃東西。” “哎,反正我能考進一中,你能怎么著。你說你努努力進奧賽班都有可能,就是不學。” “管不住,都玩游戲,那XX他爸爸都給他摔兩塊手機了,那XX和他媽媽打的不說話,都沒用。” “回家我不搭理他,不和他說話,他就過來纏磨人,說'我老師瞎招呼,沒多大點事,別聽她夸張。’” 女人聲音響亮,表情豐富,甩著燙卷的頭發,像機關槍似的不斷往外吐槽,那吐槽里也帶著“凡爾賽”,畢竟兒子能考上重點高中他不用擔心,在家兒子還會反過來安慰她的情緒。而她是否愿擺個好臉色全憑自己意愿。 聽到現在孩子的壓抑,內卷, 我直覺得做學生可憐。我無心看書,提起觸到沙子上的白裙子邊,壓到書下。我內心共情的始終是孩子,太多家長自己刷短視不停卻不要孩子玩手機,自己連本書都不愿翻卻硬要孩子時刻惦記學習,仿佛孩子都該是個學習機器,才符合他們的愿望。其實,保持住生命力才是最重要的。 女人說累了,目光直望著海面,嘆一口氣。 順著她的目光望去,那光屁股的男人早不知道上哪去了,海面上駛著汽艇放著躁動的音樂,掀起長條波浪。亭子外,岸上的小賣部開始賣起了烤腸,那喇叭無限循環著一句“烤腸烤腸全瘦肉烤腸”,老頭仍在這片喧囂里吹他的口琴,那粗啞的女歌聲伴著和。 亭內三組人都只當這是非常普通清閑的一天。什么命運的齒輪都沒有轉動,平淡到在生命里無足輕重。 直到某一天,當老頭躺在病床上等著人喂食,當中年女人的兒子脫離父母管控除了要錢不愿主動與父母有任何交流,當那白裙女孩陷在俗世瑣碎里浮躁地再也看不下書更無法寫作,他們會不會回想到曾有那樣一個下午,在海邊涼亭下度過的幾小時,才知道,雖那么平淡,卻多么美好。 光影斜長,涼亭的檐角被染成一片溫暖的橘色。 太陽漸落,這片宣稱距離濟南、淄博、濰坊最近的黃金海岸上,漸漸多了一點點游客,他們也一眼發現了這個涼亭,喧鬧著游走在它的內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