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要是生在古代,女性命運極其悲慘,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所以很多女性做夢都想有一個翻身的機會。 但翻身的機會少之又少,其中有一條擁擠的賽道,就是進宮,幸運一點的被皇上看中,之后不僅自己享受榮華富貴,連帶后代也可以富貴榮華。 不過,這條路成功的幾率可能相當小。 ![]() 有些影視劇,以成功的皇宮女性為視角,開啟精彩絢爛的宮斗劇本,實際上,他們的一只腳已經踏進了深淵…… 清朝嬪妃們的生活 先拿一個編劇和導演最愛的“清朝皇宮”舉例,看看那些從獨木橋中殺出來的勝利者,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清朝皇妃們的生活,其實說的現實一點,就像是被關在鑲金籠子里的金絲雀,天不亮就得爬起來當“精致擺件”。 ![]() 凌晨五點,就被宮女從被窩里薅起來,頂著困意讓宮女折騰兩小時梳“兩把頭”,插上能壓斷脖子的點翠簪子,穿得像個移動的調色盤,正紅色只有皇后能穿,其他人按等級從棗紅一路掉色到灰撲撲。 收拾停當就得開啟“請安馬拉松”,先跪完太后再跪皇后,膝蓋都要跪出繭子,皇后看誰不順眼當場賞巴掌也是常事。 好不容易熬到七點多能吃早飯,可飯桌上全是心眼子,皇后吃剩的燕窩才能賞給低階妃子,自己吃飯還得端著架子,每道菜最多夾三口,生怕被下毒或者暴露喜好。 ![]() 白天的時間就像被拉長的皮筋,高位妃子還能招戲班子進宮聽個曲,低位妃子只能縮在冷宮里數地磚,繡花繡到針眼都要瞎了也不敢停,畢竟繡品是唯一能討好皇帝的手信。 有些妃子干脆躺平當佛系少女,天天跪在佛堂念經,香火熏得眼淚直流,就圖個心理安慰。 熬到太陽下山又開始新一輪焦慮,眼巴巴等著敬事房太監端綠頭牌,被翻中的像中彩票似的洗澡焚香,裹成春卷讓太監扛去龍床,完事還得像快遞包裹一樣被原路退回,連過夜資格都沒有。 ![]() 那些十幾年見不著皇帝的更慘,望著宮墻看燕子成雙對,熬成白頭宮女也只能跟老姐妹八卦先帝緋聞。 表面看她們穿金戴銀吃香喝辣,實際連放屁打嗝都要看宮女臉色,每月零花錢還不夠打賞太監,高位妃子一頓飯二十斤豬肉起步,低位妃子啃著冷饅頭還得謝主隆恩。 最諷刺的是生病都不敢叫太醫,生怕被傳成“晦氣”遭冷落,只能偷偷摸摸找宮女挖草藥,活得還不如宮外老百姓自在。 ![]() 這群女人就像紫禁城里的提線木偶,白天扮笑臉晚上數更漏,用一生演繹了什么叫“鑲著金邊的悲劇”。 貴婦們的“金手指” 道光年間,慈禧剛入宮時還是個不起眼的“蘭貴人”。某日給皇后請安,她故意把鑲著東珠的指甲套露在袖口外,皇后當場沉了臉:“這珠子是你能用的?” 慈禧嚇得連夜把指甲套熔了重做,在清朝后宮,指甲套上的每一顆珠子、每一縷金絲,都是權力的刻度。 ![]() 這玩意兒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貴族婦女用金屬環護甲顯擺身份。到了清朝,直接升級成“移動的身份證”。 皇后用明黃琺瑯嵌東珠,貴妃只能用銀鎏金配翡翠,答應們頂多戴個銅鎏花的。 太監們抬著綠頭牌伺候皇上翻牌子時,瞟一眼妃子的指甲套,連她爹的官職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 所以在那個環境下,即使戴上指甲套會影響生活,她們也樂此不疲,都以各種五彩繽紛的指甲套為榮。 當然,她們也不認為帶指甲套會影響生活,這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人,壓根體會不到長指甲的不便。 ![]() 皇帝的“人形掃碼器” 這事兒后來被記在《穿戴檔》里,成了內務府的教材。妃子們為了讓自己“掃碼”更顯眼,恨不得把家底都鑲指甲上。 ![]() 同治帝的瑜妃更絕,把指甲套做成中空的,里頭塞滿玫瑰香粉,皇上一靠近就暗香浮動,這招比現在噴香水還高級。 皇帝后來才知道,嬪妃們有這樣的秘密,但是也不生氣,畢竟……那香味還挺好聞的,這是一種享受。 ![]() 深宮里的“美甲特工” 光緒年間,珍妃被慈禧扔井里前,指甲套里藏的砒霜差點要了李蓮英的命。這事兒在《晚清宮廷生活考》里寫得明明白白:“護甲尖淬毒,劃膚即潰爛”。 妃子們表面涂著鳳仙花汁,指甲套里卻能藏迷藥、毒粉甚至微型暗器。 最狠的是乾隆的惇妃,把指甲套改造成帶鎖扣的暗格。 ![]() 有回和嘉貴妃撕扯,咔嗒一聲彈出半寸長的金針,生生把對方臉頰劃出三道血痕。內務府后來定規矩:護甲長度不得超過三寸,可惜沒人真當回事。 這也就有了后來,我們在影視劇中,或者一些清朝老照片中,看到的那些嬪妃們,戴著長長的指甲套,在各種搔首弄姿。 ![]() 慈禧的“長指甲” 后來袁世凱在山東剿義和團,還真有個縣令憑這副假指甲調了三千綠營兵。 《清史稿》里記著更絕的:慈禧的指甲套是按節氣換的。立春戴纏枝紋,清明換雨打芭蕉,冬至必用紅珊瑚鑲壽字。 ![]() 李蓮英每天光伺候她戴護甲就得半個時辰,堪比現代人做美甲直播。 這事兒被記在《宮女談往錄》里,成了“四體不勤”的活教材。 ![]() 但老百姓可沒這福氣。 河北農民王老漢見過縣太爺小妾的指甲套,回家跟婆娘嘀咕:“那金爪子比咱家鋤頭還長,怪不得說'朱門酒肉臭’!”這話后來被寫成民歌,在義和團里傳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