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波動不小,不少朋友賬戶又綠了。 辛辛苦苦攢的血汗錢,買進去就陰跌幾個月,每天看著盤面煎熬,割肉舍不得,拿著又鬧心。 更氣人的是,剛被洗出去,股價就蹭蹭漲,活脫脫當了主力的墊腳石。 ![]() 這種經歷太熟悉了,好像主力就盯著咱們小散的錢包轉。 眼下貼吧論壇到處在聊“倍量柱”這玩意兒,說是主力建倉的密碼。 這事起源于今年五月以來,各大炒股社區的熱帖,尤其是幾個實戰高手分享的案例,把倍量柱吹得神乎其神。 簡單說,就是股價在低位突然放巨量拉起一根大陽線,成交量比前一天翻了一倍多,主力資金像餓虎撲食一樣進場。 隨后三天如果量能萎縮股價卻小步上揚,基本就坐實了主力的意圖——建倉完畢,準備啟動主升浪。 ![]() 說白了,這就是主力在低價位搶籌的信號彈。 普通股民瞎折騰半天,不如學會識別這個信號,躲開漫長洗盤,直接在主升浪起點上車。 為什么倍量柱這么管用? 因為主力不是慈善家,他們真金白銀砸進去拉出倍量柱,就是鐵了心要干一票。 低位放量陽線不是隨便拉的,那是主力在底部區域明目張膽地搶籌碼。 ![]() 如果后續三天量縮價穩,說明散戶拋壓被消化干凈,主力控盤了,后面拉升自然水到渠成。 想想那些經典案例:股價橫盤半年無人問津,突然一根倍量柱拔地而起,接著就是連漲行情,兩周漲三成的比比皆是。 這不比追高殺跌強多了? 高位放量就得小心了,尤其是收陰線那種,擺明是主力在出貨,跟風進去就是接飛刀。 說到底,倍量柱的核心邏輯就是位置決定性質。 ![]() 低位出現,大概率是黃金坑;高位冒出,九成是埋人坑。 結合趨勢看更穩妥,上升通道里的倍量突破才值得跟,下跌趨勢中就算放量也少碰。 當然,單靠一根倍量柱不夠聰明。 得看它出現的階段,比如底部區域連續出現兩三次倍量柱,那是主力在反復加倉,信號更可靠。 有些新手一看到放量陽線就追,結果被震倉洗得懷疑人生。 ![]() 關鍵得等確認信號——倍量柱后三天量能持續萎縮,股價卻穩中有升,像老牛爬坡一樣不緊不慢。 這時候介入,主力抬轎子的概率才高。 止損也得狠心,萬一跌破倍量柱當天最低點,說明判斷錯了,趕緊撤退別猶豫。 市場上那些虧錢的例子,多半是沒耐心等確認,或者高位貪心被套。 倍量柱背后是主力行為的鏡子。 ![]() 他們建倉、洗盤、拉升、出貨,每一步都有跡可循。 倍量柱就像主力舉起的發令槍,槍響后三天內市場沒異動,比賽才算正式開始。 散戶總抱怨被主力玩弄,其實只是沒看懂規則。 掌握這一招,至少能避開那些漫長的陰跌陷阱,資金利用率也上去了。 那些被套半年的痛苦,真沒必要重復。 ![]() 說到底,投資是認知的變現。 倍量柱不是玄學,它是量價關系的客觀反映。 低位倍量陽線配合量縮價穩,就是主力送出的“搭車票”。 高位倍量陰線,則是“下車鈴”。 別把簡單問題復雜化,市場永遠在獎勵那些愿意學習規則的人。 與其天天盯盤焦慮,不如靜下心研究這些信號。 少踩幾個坑,賬戶自然慢慢回血。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這話在股市里最實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