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卡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一家中國機器人公司,正叩響港交所大門。 此次遞交招股書的深圳樂動機器人(以下簡稱“樂動”),由兩位華科大校友創辦,扎根于中國以硬核科技創新知名的——深圳南山區。 成立8年時間里,樂動獲得了阿里CEO吳泳銘、華為前高管多輪投資押注。 如今,樂動將以超40億港元的預估市值,沖刺港股IPO。 樂動機器人在做什么?樂動在招股書中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以視覺感知技術為核心的機器人公司。 感知技術,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和力量的感知。簡單來說,就是幫助機器人實時獲取、解析環境信息的技術體系,以便機器人和物理世界產生交互。 樂動的產品組合,根據自身定位分為兩條業務線:視覺感知產品和割草機器人。 作為第一大業務,其視覺感知產品主要包含傳感器和算法模組。 傳感器很好理解,就是讓機器人“看得見”環境、進行自主決策的核心數據入口。 樂動在這方面的產品,可主要分為直接飛行時間(DTOF)激光雷達、三角測量激光雷達、固態線性激光雷達,以及超聲波傳感器和四目矩陣視覺傳感器等。 傳感器可以實現的主要功能有三個方面: SLAM/VSLAM,也就是即時定位與建圖,利用視覺傳感器來獲取未知環境信息。在沒有預先存在地圖的情況下,實現定位和自主導航。 實時感知、理解環境中的目標,選擇適配的工作模式,并精準躲避障礙物。 利用超聲波在不同表面回波信號的能量差異,幫助機器人識別不同材質。
樂動還將背后的SLAM及VSLAM、路徑規劃與自主導航、AI物體識別與避障等等算法,整合為不同的視覺感知算法模組,以此推出多種機器人感知及移動方案,包括AI解決方案、智能慣導方案、標準激光(LDS)方案等。 2024年,樂動傳感器和算法模組的出貨量,分別為695.8萬臺和100萬份,較202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28%和14.1%。 除視覺感知產品外,樂動也看準具身智能賽道正興起的細分領域,推出機器人了產品——割草機器人。 “割草”文化,在國內市場實際并不算大熱,但在歐美市場存在旺盛需求,是一個很好的出海切入點。 雖然樂動是一家機器人公司,但因為一直以技術產品為先,自己的首款割草機器人實際從去年才開始量產。 不過確實因為以核心技術起家,樂動的產品成型、迭代速度也比較快,第一代機器人Pion量產首年,交付超過了1萬臺。 今年第二代機器人Genie開始量產,到目前為止兩代產品交付超過1.5萬臺。按今年的交付速度粗算,兩代產品一個月差不多交付1千臺。 兩大產品增長曲線,讓樂動與超300家機器人及相關企業達成合作。 據招股書顯示,全球前十大家用服務機器人中的七家,以及全球所有前五的商用服務機器人,都是樂動的客戶。 那么樂動機器人靠這些產品和客戶,做得究竟怎樣?在業績中有什么表現? 樂動機器人做得怎么樣?首先看營收方面,2022年~2024年,樂動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4億元、2.77億元、4.6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1.4%。 招股書透露,樂動是目前收入最多的、以視覺感知技術為核心的智能機器人公司。 其中,核心業務視覺感知產品三年的營收分別為2.29億元、2.74億元和4.39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7.8%、99.1%和94.0%。 最大的增長動力來自傳感器的收入,2024年這部分收入達到3.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1%,貢獻了73%的公司總收入。 割草機器人業務,去年量產,營收2327萬元。結合銷量大致計算,一臺樂動的割草機器人價格大約是2300元。 利潤層面,樂動2022年~2024年的毛利分別為6395萬元、7111萬元和9132萬元。 直觀上看毛利在增長,毛利率卻呈下降走勢,過去三年毛利率分別為27.3%、25.7%和19.5%。 拆解毛利組成來看: 視覺感知產品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27.7%下降到2024年的18.8%,原因來自毛利率相對較低的傳感器占比提升,以及為了維持市場份額而產品降價。 割草機器人毛利率高達49.2%,但由于是第一年量產,目前還不能代表長期的毛利率水平。 而且樂動的收入水平雖高,但毛利率對比同行并不算高。例如另一家視覺傳感器企業奧普特,2024年其毛利率高達63.6%。 同時,樂動仍處于虧損中,但凈虧損正在收窄,過去三年凈虧損分別為3075萬元、2091萬元和1063萬元。 目前虧損主要還是和研發投入有關,過去三年研發支出分別為9670萬元、9594萬元和9486萬元,占同期收入比例分別為41.4%、34.7%和20.3%。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樂動的現金儲備在2024年出現了明顯減少。 2022年和2023年末,樂動的現金及等價物余額分別為2.42億和2.76億元。 2024年,樂動的現金及等價物凈增加了744萬,但年末的現金余額卻較2023年驟減到了4695萬元。 據招股書解釋,這是因為樂動決定減少普通銀行存款,并且把更多資金用于大額銀行存單和理財產品。 這樣的資金管理背后,團隊組成如何? 華科校友創業,阿里CEO押注創立于2017年的樂動,和華中科技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先是兩位創始人,本碩都就讀于華科大。 一位是執行董事兼現任董事長,38歲的周偉;另一位是年長周偉兩歲的郭蓋華,現任執行董事兼公司總經理。 周偉、郭蓋華,加上周偉的配偶王明月,以及光子空間(其普通合伙人為周偉且被視為由周偉控制),合計持股約39.61%。 △周偉其實這并不是兩人第一次合作創業,早在2012年,他倆就合作創辦了深圳樂行天下有限公司。 樂行天下主要從事智能出行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核心產品包括智能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等體感車類產品,算是為現在的機器人業務積累了技術基礎。 還有一位非執行董事,負責向董事會提供專業意見的黃喜博士,也是華科大校友。他曾在貝爾實驗室(中國)擔任研究科學家,并在華為就職。 △黃喜同時,他還是上海華業天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這家公司和樂動的關系就更緊密了。 華業天成的兩位創始人孫業林和楊華君,同樣也是華科大校友. 楊華君曾是華科大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兼執行秘書長,孫業林還是前華為高級副總裁。 過去樂動籌集的7輪融資中,A輪、A+輪、B輪、C輪都有華業天成的投資身影。在IPO前,華業天成已經持有樂動13.53%的股份。 還有一位投資者也值得關注,就是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在2015年創立的元璟資本,旗下子公司曾在2022年參與樂動的C輪融資,目前持有公司4.08%股份。 據招股書透露,樂動將以超過40億港元的預期市值沖刺港股。 很有趣的一點是,樂動誕生于深圳南山區。這里可以說是中國具身智能的溫床,孕育了大批科技創新公司。 例如,與樂動一樣生產割草機器人的庫犸科技,整機制造的優必選、樂聚、越疆、星塵智能等,以零部件為核心產品的速騰聚創、雷賽智能、奧比中光…… 今年作為具身智能元年,不但涌現了眾多創業公司,有多家企業表現出了沖刺IPO的跡象。 除了樂動以外,還有去年年底遞交招股書,今年2月獲中國證監會接收備案申請的極智嘉,和6月8日剛遞交招股書的臥安機器人。 以及今年關注度最高的宇樹,不久前完成了從“有限公司”到“股份有限公司”的變更,還新增了一位北京國資背景的董事梁望南(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決策委員會委員)。 雖然宇樹沒有明確表示上市,但股改通常是IPO的一個必要步驟。 結合目前宇樹的80億元估值來看,最早今年年底,機器人賽道會等來一個中國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