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君子丸:肺癌 肺癌的發病之一和飲食所傷有關, 《素問·痹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脾為生痰之源,脾虛則水谷精微不能生化輸布,致濕聚生痰。肺為貯痰之器痰濁留于水之上源,阻滯肺絡,痰瘀為患,結于胸中,形成肺癌。清·沈金鰲所著《雜病源流犀燭》對肺癌的病因病機和治療都有詳細的記載,書中提到:“邪積胸中,阻塞氣道,氣不得通,為痰……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息賁肺積病也……皆由肺氣虛,痰熱壅結,宜調息丸、息賁丸,當以降氣清熱,開痰散結為主。”可見痰為肺癌的重要病理因素,治痰在肺癌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六君子湯主要用在肺癌脾虛痰濕證,癥見: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悶氣短,腹脹納少,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齒印,舌苔白膩,脈濡緩或濡滑。給予補氣健脾、宣肺化痰治療。 六君子丸基本方劑由人參、白術、炙甘草、茯苓、陳皮及半夏組成,方中人參歸脾、肺經,具有補脾益肺、補元作用,白術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功效,炙甘草具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并具有較好抗炎效果。茯苓歸肺、脾、腎經,具有健脾及利水滲濕功效,陳皮及半夏可燥濕化痰、理氣健脾,諸藥共奏,可對脾虛痰濕有關的腫瘤產生較好效果。現代研究顯示,六君子丸可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并可直接抑殺腫瘤細胞。 綜上所述,六君子丸能改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痛苦,穩定病情,改善體力狀況,提高生存質量,并降低CEA(一種腫瘤標志物)值,對化療藥物能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 2、小柴胡顆粒:肝癌 腫瘤的發生及發展是非常復雜的過程,目前關于腫瘤的作用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研究指出,腫瘤的發生、進展、預后與機體免疫狀況有密切關系,腫瘤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機體免疫狀況對對抗腫瘤侵襲,抑制腫瘤生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肝癌主證常表現為上腹及脅下腫塊、右脅疼痛、黃疸或腹水等,癥狀及體征類似于中醫“黃疸”、“膨脹”、“積聚”、“癥瘕”、“暴癥”等疾病。肝癌病變過程中每見肝氣郁結、肝盛犯脾而致脾氣虧虛,肝郁化火傷陰則肝陰受損,肝腎精血同源,肝陰血虧耗則連及腎水匱乏,肝主升、主動、主散,故肝病多見肝火及肝風等陽亢征象。肝癌病及上、中、下三焦,與脾胃、膽腑關系最為密切,兼癥常見癌性發熱、黃疸、腹水、出血等。小柴胡顆粒功能疏肝利膽、疏肝健脾和胃、降上逆之相火,契合肝癌病機。小柴胡顆粒具有具有扶正驅邪、疏肝利膽、和解少陽、協調臟腑、通達表里陰陽的功效, 方中由柴胡、半夏、黃芩、炙甘草、人參、大棗、生姜等縱多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組成的,縱多藥材復合而成起到復方效應,增強藥材間的功效, 起到協同的作用。 基礎研究發現,小柴胡顆粒抗腫瘤作用與化療藥物的抗癌作用不同,化療藥物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會破壞機體的免疫功能,而小柴胡顆粒則通過調節機體免疫機制而起到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臨床研究證實,一定劑量的小柴胡顆粒能有效抑制肝癌的進展,并對肝臟起到一定的保護功能,減少癌細胞對肝臟的侵襲,有利于患者預后。 3、逍遙丸:乳腺癌 乳腺癌屬中醫“乳巖”等范疇,發病機理主要是肝脾兩傷,氣血失調,痰瘀互結,經絡阻塞而成。治療上宜疏肝解郁,消瘀散結。逍遙丸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尤其當歸之芳香可以行氣,味甘可以緩急,更是肝郁血虛之要藥。白術、茯苓健脾去濕,炙甘草益氣補中,緩肝之急,諸藥合用,達到肝脾并治, 氣血兼顧的效果。有學者報道,逍遙散對人乳腺癌MCF-5細胞誘導裸鼠乳腺癌的影響,發現不同劑量的逍遙散組均可以抑制瘤體的生長。另有學者以逍遙散加減為基本方,治療乳腺癌療效明顯。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逍遙散具有保肝護肝、調節胃腸功能紊亂、對抗免疫抑制狀態的作用。臨床研究證實,逍遙散聯合化療藥物治療晚期乳腺癌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減輕化療不良反應的發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