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心梗、腦梗,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來得太突然了”。這些病大多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它們背后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動脈粥樣斑塊。 這種斑塊就像水管里的水垢,慢慢積在動脈血管壁上,時間一長,血流變窄、變慢,最后哪天一塊斑塊掉下來堵住血管,麻煩就大了。 ![]() 以前大家都以為,動脈粥樣斑塊一旦形成,就只能控制,沒法逆轉。但最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卻讓人眼前一亮。 他們在臨床隨訪中發現,在特定條件下,這種斑塊不光能穩定住,甚至可以完全消退。這不是什么“偏方”或者民間傳說,而是經得起驗證的真實研究。 事情也沒那么簡單。消退不是說吃兩顆藥、走幾圈路就能搞定的。研究里提到的5個條件,個個都不容易,但只要能堅持住,血管真的能“返老還童”。 ![]() 先說第一個條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壞膽固醇”,得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不是“差不多就行”,而是得降到像歐洲指南說的那樣,低于1.4毫摩爾每升,甚至更低。 這個數字聽起來冷冰冰的,但它真的是血管健康的風向標。很多人吃了降脂藥還不放心,老覺得吃藥傷肝,其實現代的他汀類藥物早就經過嚴格驗證,副作用并沒想象中那么可怕。反倒是“膽固醇不高就不用管”這種想法,才是最要命的。 第二個條件是生活方式的調整。不是說嘴上說說“我以后注意”,而是得真動起來,比如一周至少有五天,每天快走半小時,走到稍微有點喘才算數。 ![]() 吃的方面也得講究點,不是誰說吃素就一定健康,關鍵是得吃對。多吃些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東西,比如深海魚、核桃、亞麻籽油。這些食物里的脂肪,不但不堵血管,反而能幫你清血管。 第三個條件就更細了,叫做炎癥控制。這個聽起來有點抽象,其實就是那種慢性的小火苗,身體里一直在默默燃燒,比如牙周炎、慢性咽炎、幽門螺桿菌等等,都會加重血管內皮的損傷,讓斑塊更容易形成。 研究里提到,像C反應蛋白這類炎癥指標如果一直偏高,斑塊就不容易退。所以別以為口腔問題是小事,有時候牙齦總是出血,其實是血管在給你報警。 ![]() 第四個條件是控制血壓和血糖,而且要控制得穩。不是說“我吃降壓藥了就沒事”,而是要看你血壓每天是不是波動大。如果今天140、明天110,那就是不穩。 血糖更是大麻煩,尤其是餐后兩小時的血糖,很多人空腹血糖正常,但一吃飯就飆高,這種情況對血管傷害特別大。因為高血糖會讓血管內壁變得粗糙,更容易讓膽固醇粘上去,形成斑塊。 第五個條件是堅持服藥,而且是長期、規律、按時服藥。這一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有些人一看到血脂降下來了,就自己停藥,結果反彈得更快。研究發現,那些斑塊明顯消退的人,幾乎都是乖乖吃藥、按時復查、耐得住性子的那類人。 ![]()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想問,斑塊如果能消退,是不是就沒事了? 也不是。斑塊的“消退”其實有三個層次,有的是體積變小了,但結構還在;有的是成分變了,從“軟的”變成了“硬的”,不容易脫落;還有一種是最理想的,叫做“逆轉性消退”,就是整塊斑慢慢被身體吸收掉了。 這種情況雖然少見,但確實在一部分人身上發生了。 這項研究用了高分辨率的血管內超聲,就像醫生拿著顯微鏡去看血管,結果發現,有些病人經過兩年左右的綜合治療,不僅斑塊縮小了,甚至有些地方的血管壁恢復得像年輕人一樣。這個發現,給了醫生、患者很大的信心。 ![]() 話又說回來,大部分人還是容易掉以輕心。不疼不癢的斑塊,最容易被忽視。有人覺得自己年紀輕,身體壯,就不當回事。可真正危險的,往往是那些還沒完全堵住的斑塊,因為它們“結構不穩”,一旦破裂,就像山體滑坡,一秒鐘堵死血管。 還有個誤區也得提一下,不少人以為動脈硬化是老年人才有的病,其實現在三四十歲血管就開始出問題的也不少。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熬夜多、外賣多,這些都在悄悄傷害血管。有研究顯示,一些30歲的年輕人做CT檢查,已經能看到早期斑塊了。 說到飲食,除了剛才說的深海魚和堅果,還有兩個不起眼但很重要的東西,一個是蔬菜里的可溶性纖維。 ![]() 比如燕麥、胡蘿卜、秋葵這類,它們能幫忙“帶走”一部分膽固醇;另一個是綠茶、黑咖啡這類天然的抗氧化物,雖然作用不大,但長期喝下來,對減緩斑塊發展也有點幫助。 有些人愛吃補品,覺得“吃點好的就補血管”。其實補品吃多了,反而可能讓血脂上升,搞不好還加重肝臟負擔。真正“補”血管的,不是燕窩人參,而是你每天的生活習慣。日常里少點咸的、少點甜的,少點不動彈的時間,其實比吃什么都強。 壓力這個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對血管的影響可不小。長期焦慮、睡眠不足,會讓身體里腎上腺素水平升高,血壓變高,血管收縮,斑塊就更容易堵上去。所以說,心態這玩意兒,真的是血管的“調節閥”。 ![]() 從醫學角度講,動脈粥樣硬化是個慢性的過程,它不會瞬間形成,但一旦出現就不會自己消失。 這次上海交大的研究,雖然樣本量還不算特別大,但它至少告訴我們一個事實:血管是有自愈能力的,只要你給它條件,它就能慢慢修復。這和我們平時的認知不太一樣,但也正因為如此,它才更值得被重視。 說到底,這5個條件不是天方夜譚,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很多時候,醫生能做的是開藥、查指標、給建議,但真正能讓斑塊消退的,是你每天的選擇。 吃什么、動不動、睡得好不好、脾氣穩不穩,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才是決定你血管命運的大事。 別等到斑塊“發作”的那一天,才想起做點什么。現在開始,就是最好的時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