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面對嚴重的內卷,快節奏的生活,就容易精神內耗,胡思亂想。 你是否有過以下的想法。 時不時焦慮,認為生活沒有希望;時不時懷疑人生,不知道路在何方;時不時憂心忡忡,覺得未來的日子不好過...... 如果你有類似的想法,說明你已經陷入到內耗的漩渦當中了。 千萬不要覺得,內耗只是小事。很多人精神抑郁,選擇輕生,放棄生命,這都是無休止的內耗造成的。 如果你內耗嚴重,經常胡思亂想,牢記這三點,其實可以救命。 一、事情可以解決,就不用焦慮;事情無法解決,焦慮也沒有用。 絕大多數人的日常狀態——遇到任何事,都焦慮一番,總是喜歡演苦情劇。 有必要天天焦慮嗎?沒有必要。 一件事,你可以輕松解決,那你就沒必要焦慮。與其焦慮,不如認真去做事。 一件事,誰都無法解決,那你就更沒必要焦慮。與其焦慮,不如想想今晚吃什么。 舉個例子,裁員潮要來了,你焦慮嗎?我認為,沒必要焦慮。 首先,裁員潮出現,并不是你可以解決的,這是整個市場大環境的問題; 其次,面對裁員潮,普通人只能多找副業,以此來對沖失業帶來的風險。 做人啊,不需要天天焦慮。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焦慮的完嗎?焦慮不完。既然如此,盡人事,聽天意就好。 二、盡力做好本分,守好一畝三分地,其余的,就可以隨緣了。 總有人覺得,自己要像小說的主角一樣,能夠功成名就,爬上人生巔峰。 這樣的人,基本都“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自己給自己找苦頭。 能不能功成名就,能不能爬上人生巔峰,這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也不是某某人可以決定的,而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難道說,無法功成名就,無法爬上人生巔峰,自己就要死要活嗎? 肯定不是這樣的。能不能成功,這是一回事,日子該如何過,這是另外一回事,兩者是不能混淆的。 你看蘇軾,被貶謫到南蠻之地,難道蘇軾就要尋死嗎?并沒有。蘇軾還是該吃吃,該睡睡,時不時享受美食、美景。 正如他所說的“回首向來蕭瑟去,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其余的,就不用糾結了,隨心隨性隨緣就好。 三、命運自有劇本,我們只是劇本中的角色,順著劇情發展、生活就行了。 如果你已然歷經半生,回過頭來一看,就會發現,有一條若隱若現的命運軌跡。 這一條命運軌跡,就是人生的“劇情”。 有些事,你不喜歡,但它還是發生的;有些人,你不喜歡,但你還是遇到了;有些經歷,你不喜歡,但你還是忍受了。 你是否喜歡人生的劇本,都無法影響到劇本的推進和運行。 就跟這個世界一樣,你喜歡世界也好,不喜歡世界也罷,世界就在慢慢地運行著,不會因為誰而發生變化。 你我,只是命運劇本中的NPC,而不是劇本的制定者。既然如此,干嘛要悶悶不樂,自己給自己找不愉快呢? 劇本如何,不妨坦然接受。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并不是排斥,而是允許一切發生。 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舊熱愛生活。 寫到最后 有些事,你能夠解決,那你干嘛要焦慮? 有些事,你無法解決,難道你焦慮就有用? 人啊,做好自己的本分,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基本就OK了 要知道,人生只是一個劇本,里邊發生什么劇情,我們都無法決定,只能默默接受。既然都要接受,那為什么不隨緣、淡然一點呢? 凡事,老天爺早有安排,我們作為凡人,只能順其自然,盡力而為。 內耗,不過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放寬心一點,一切,都沒有想象得那么糟。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