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千年時光里的浪漫回響,那些驚鴻一瞥的初見場景,被詩人用細膩筆觸封存成永恒。從江南煙雨到塞外風沙,從春日繁花到秋夜星河,一次相遇,便是一眼萬年。讓我們循著十首經典詩詞,穿越歲月,感受古人筆下“初見即驚鴻”的絕美瞬間。 ![]() 一、崔郊《贈去婢》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譯文:公子王孫競相追隨在后面,貌美的女子卻淚落紛紛;一旦進入深幽如海的侯門,從此便將蕭郎視為陌路之人。 賞析:這首詩雖未直接描寫初見,卻以“綠珠垂淚”暗喻女子的傾城之貌。崔郊與姑母婢女互生情愫,卻因身份懸殊被迫分離。短短四句,將初見的心動、離別的無奈與命運的殘酷展現得淋漓盡致,“侯門如海”的喟嘆更讓這段無疾而終的初見充滿悲劇色彩 ,引發無數讀者共鳴。 ![]() 二、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譯文:夢醒后樓臺高門鎖閉,酒醒后簾幕重重低垂。去年春天惹起的恨恚來惱我。人在落花紛揚中幽幽獨立,燕子在微風細雨里雙雙翱飛。記得與小蘋初次相見,她穿著兩重心字香熏過的羅衣。琵琶輕彈委委傾訴相思。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云般的身影回歸。 賞析:晏幾道用“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勾勒出與歌女小蘋初見時的畫面。精致的衣著、含蓄的琴聲,將初見時的悸動與朦朧愛意融入其中。結尾“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以景結情,讓那場美好的初見如月光般永恒,充滿空靈婉約之美。 ![]() 三、韋莊《思帝鄉·春日游》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譯文:春日踏青郊游,杏花紛紛揚揚落在頭上。田間路上是誰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風流。我想以身相許嫁給他,一生一世就此休。縱使他薄情無義拋棄我,也不后悔也不害羞。 賞析:詩中少女在春日杏花紛飛的路上偶遇少年,“足風流”三字道盡初見時的驚艷。沒有含蓄委婉,而是大膽直白地表達出對少年的傾慕與追隨的決心,將少女情竇初開的熱烈與純粹展現得酣暢淋漓,充滿率真的生命力。 ![]() 四、杜甫《麗人行》(節選)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譯文:三月三日空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賞析:杜甫以工筆描繪貴族女子春日游宴的場景。“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從神態、容貌、體態全方位刻畫麗人形象,雖未寫相遇的具體情節,但通過華麗的服飾與優雅的氣質,讓人感受到初見時的震撼,側面反映出盛唐的繁華與綺麗。 ![]() 五、李延年《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譯文:北方有位美麗姑娘,獨立世俗之外。她對守城的將士瞧一眼,將士棄械,墻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美麗的姑娘呀,常常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縱然如此,也不能失去獲得佳人的好機會。美好姑娘世所難遇、不可再得! 賞析:此詩用極度夸張的手法渲染佳人的絕美。“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以虛幻的想象,將初見時的驚艷推向極致,雖未具體描寫佳人容貌,卻讓讀者在無限遐想中感受到其超凡脫俗的魅力,成為描寫美人的千古絕唱。 ![]() 六、蘇軾《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譯文:雨后初晴的鳳凰山下,云淡風輕,明麗的晚霞映襯著湖光山色。湖面上的一朵荷花亭亭玉立,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不知從什么地方飛來一對白鷺,它們好像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一樣,特意停留在水面上。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奏瑟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回蕩在山間水際。 賞析:蘇軾將彈箏女子比作出水芙蓉,以白鷺“慕娉婷”側面烘托其美麗。“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更賦予女子如仙子般的神秘氣質。整首詞將初見時的視覺美、聽覺美與意境美融為一體,余韻悠長。 ![]() 七、張先《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 譯文:池東的酒宴上初次見到你,穿的是繡有雙蝶的羅裙。嬌美的臉上只涂著淡淡的胭脂,恰如一朵野花,恬淡自然,充滿春的氣息。仔細端詳,你真是盡善盡美,人人都說你苗條的腰身如同柳影隨風輕搖。昨天夜里,在群山彌漫的昏暗暮靄中,你就這樣身著飄逸的彩衣,踏著云彩而來。 賞析:張先通過“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描繪女子淡雅之美,沒有濃妝艷抹,卻如春日閑花般清新脫俗。“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更以浪漫筆觸,為初見增添夢幻色彩,將女子刻畫得空靈縹緲,別具韻味。 ![]() 八、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譯文:是誰在西風中獨自悲涼,黃葉紛紛關上舊日的疏窗。沉思往事,站在殘陽映照的地方。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償。 賞析:納蘭性德雖未直接描寫與妻子盧氏的初見,卻通過回憶夫妻間“賭書潑茶”的溫馨日常,暗含初見時的美好。那種琴瑟和鳴的深情,讓讀者感受到初見時的傾心與相知,更以“當時只道是尋常”抒發失去后的追悔與懷念,情真意切,令人動容。 ![]() 九、吳文英《點絳唇·試燈夜初晴》 卷盡愁云,素娥臨夜新梳洗。暗塵不起,酥潤凌波地。 輦路重來,仿佛燈前事。情如水。小樓熏被。春夢笙歌里。 譯文:大風卷盡了空中的濃云,也驅散了人心頭的愁云。夜色降臨,皎潔的月亮仿佛剛剛梳洗打扮過,帶著清新的面貌露出真容。馬路上沒有飛揚的塵土,撒滿了由美人步履帶起的陣陣香塵。 我如今重游京都,往事在眼前浮現,一切仿佛如在燈前,沒有什么區別。情也如舊情,就像水一樣的平淡,沒有波瀾。獨宿小樓,熏香擁被而眠,進入溫暖如春的夢境,在那輕柔的笙歌聲里,重溫昔日京城之樂。 賞析:詞中“暗塵不起,酥潤凌波地”描繪試燈夜的繁華場景,詞人在故地重游中追憶往昔。雖未點明初見,卻在“仿佛燈前事”的感慨里,暗示了曾經在這樣的夜色中與某人的美好相遇,朦朧的回憶讓初見更添一份神秘與悵惘。 ![]() 十、黃景仁《綺懷十六首·其十五》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譯文:曾幾何時,在花下吹簫,那紅墻內的佳人,卻如同銀河般遙遠。今夜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半夜。我的情思如同抽盡的蠶繭,我的心如同被剝的芭蕉。記得在那些年的那些月,可惜美酒一杯也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賞析:黃景仁以“幾回花下坐吹簫”開篇,勾勒出浪漫的場景,而“銀漢紅墻入望遙”暗示與佳人相見之難。“為誰風露立中宵”將初見后的相思與堅守刻畫得入木三分,通過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初見帶來的深刻影響,凄美動人,余韻悠長。 ![]() 這些詩詞中的初見,或是驚艷、或是悵惘、或是甜蜜、或是悲傷,卻都如同一幅幅絕美的畫卷,讓我們得以窺見古人最真摯的情感。每一次驚鴻初見,都是命運的饋贈,承載著時光的溫柔與歲月的深情,穿越千年,依然撥動著我們的心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