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定公祖地 圖片 1、此穴地在江西省德興縣,新營五里,當地土名為鷹石源。為宋朝參知政事,忠定公壽地。系國師吳景鸞所扦。前有三峰,后有七星水分八字,官頭無涯,扦后出一宰執、二候進、五十余人登仕、籍者百余人。子孫甚蕃,俗稱十院張氏。至今富貴未艾。穴地為游蜂戲蝶形,為倒騎龍穴。 “游蜂戲蝶形”,大都為金星平開雙口,脈似中出,氣多側轉,認口中薄處扦葬。穴法,架中倚,葬法,蟹眼坐。“騎龍之穴福非輕,世代富貴無休歇,狀元及第總堪誇,將相公侯盈帝闕”。 騎龍,行龍前去不結穴,于過峽處融成星暉,如珠如巖當脊而生,后山枝腳向前,前山枝腳轉后,四圍周密四勢完固,于此珠巖上作穴。但前山雖遠去,只屬余氣,所謂去并非真去。因形止氣蓄,同他處故可扦穴。 騎龍分順、倒、橫騎三格: ①順騎,來山作穴,以去山為案,以盡處為官星。 ②倒騎,以來山為案,反于去山作穴,以盡處為鬼星。 ③橫騎,以中一山橫案作穴,扯左右來去之山作龍虎,以盡處為纏護為水口。 2、此地龍自高嶺御下,霞帔垂絲,落脈為崗阜。在平坡間,磊磊落落如蜂屯蟻聚,相望數里。過峽重重,枝葉甚是繁衍,護從極為周密。入局如拋梭,撒珠之玄,走弄棲閃,萬狀不可捉摸,其美無法形容。如此之龍安得不結,極甚之穴。結后,余氣許多。若坎除余氣,可為陽基,不除為陰地。 要了解上述,必先了解星體要訣九九八十一變。一本相、二聯氣、三分氣、四開腳、五弓腳、六雙爪、七翻身、八側體、九倒身。詳見中部山龍篇。 《元極》云: “金水行龍氣脈微,牽絲斷續巧為奇。 肥碩似金金銀積,清秀如毬翰墨宜。 疊疊橫行渾馬過,微微連出恰穿珠。 若非清要為官顯,多是文臣著武衣。” 3、龍真正穴的力量極大,但余氣山雖去,為橫帳列于穴后,枝枝葉葉包裹穴的左右,為水日兩邊,龜蛇等砂,但登穴不見有山,立墳頭回視背后及左右,一望皆為青天,似于空曠而結穴。穴處最低平并非高垅,仔細檢點、始知群山皆顧足穴場,而未散離。近案不端尊,遠朝不秀異,且無龍虎明堂又不見水,穴前簇簇多山近于逼窄,穴后反空,無一可入俗眼,誰信此為大地。 騎龍穴與斬關穴相似,龍雖結穴但氣未住,謂“斬關”。不論平地山垅皆于細川平軟處斬穴,不能葬粗闊之所,必主絕人丁。 騎龍,多是龍勢顯然而來,兩峽拱或倒頭粗逼,或順水砂飛,難以結穴。要兩旁緊護,去龍作案,有順騎、倒騎、斜騎、橫騎。 《堪輿經》云:“巔,穴山之頂也。要以大博小,眾山圍列,則于頂上最平者下之。騎龍轉關以截杖為最。無穴打關,以對杖為憑,以裁滅立穴”。 圖片 謝謝您的閱讀!關注大玄空,及時收看更多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