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蘇超聯(lián)賽 ![]() 被圈粉 一場業(yè)余足球聯(lián)賽,讓我讀懂了整個江蘇。 作為一個不懂足球、不懂經(jīng)濟、地理也不怎么好的人,我最近被“蘇超”圈粉了。 不知道是哪個高人想起在江蘇組織踢這么一場足球聯(lián)賽。一個業(yè)余賽事,場均觀眾超萬人,社交平臺傳播量數(shù)億次。 更神奇的是,它讓我這個連山東地圖都拼不完整的山東人,在潛移默化中認識了隔壁江蘇“十三太?!钡慕?。 ![]() ![]() “地理教科書” 我以前只知道江蘇“散裝”,卻壓根不知十三地市的名字。 直到蘇超開賽—— 南京的鹽水鴨、淮安的麻辣鵝、宿遷的霸王鞭鼓、無錫的《二泉映月》燈光秀紛紛亮相賽場。各市用特色美食、非遺文化甚至歷史典故“互懟”:徐州與宿遷跨越千年的恩怨情仇、揚州與鎮(zhèn)江的“早茶德比”、蘇州改編《阿蓮》呼喚連云港“阿連”…… 這些梗背后,是真實的地方底氣。2024年江蘇13市全部躋身全國GDP百強,9市挺進前50。賽場上的火藥味,源自經(jīng)濟實力撐起的城市自信。 心理學有一個社會認同理論——當人們以“徐州人”“無錫人”身份為榮時,歸屬感便化作賽場上的一聲聲吶喊。 ![]() ![]() “足球精神” 年輕時也跟風看過足球,但國足的高薪低效總讓人憋屈。后來干脆不看也不能讓自己生氣。 蘇超卻讓我看到另一種可能: 常州隊雖屢戰(zhàn)屢敗,球衣后背的“常州”二字甚至被網(wǎng)友調(diào)侃“輸?shù)袅斯P劃”,但球員們每一次拼搶、每一次跌倒爬起,都透著股較真的勁兒。 沒有職業(yè)球員的光環(huán),只有個體工商戶、學生、上班族的全力以赴。 這種純粹的投入感,就是我們一直想要的“心流”——當人們?yōu)闊釔鄱抢嫫床珪r,專注本身便成就了意義。 所以,雖然常州隊最終輸?shù)袅吮确?,贏的卻是人心。我都惋惜得很:怎么就不能讓人家常州進一個球???哪怕就進一個呢?你看人家的小恐龍都累趴下了! 你看,我們對中國男足實在不是苛刻,也不是怕輸球,而是恨鐵不成鋼,是怕他們輸?shù)魧儆趪说木珰馍瘛?/span> ![]() ![]() “滿分答卷” 不得不說,江蘇對這波流量接得漂亮: 魯西南城市為徐州應援,安徽的蕪馬滁力挺“南京大哥”,連超市都加入“嘴炮助威”——常州的抱抱龍宣稱“龍的傳人不認輸”,無錫水蜜桃放話“休想逃出我的五指山”。城市在這一刻仿佛有了人格和靈魂,在幽默互動中拉近了人心。 各地文旅更是“蹭賽”高手:常州推出9.9元門票+蘿卜干炒飯?zhí)撞?,帶動特產(chǎn)銷量翻倍;揚州中場休息變非遺展演;鎮(zhèn)江西津渡夜游客流激增3倍。 這種“情緒經(jīng)濟”的爆發(fā),源于賽事點燃的集體歸屬感——心理學中的內(nèi)群體偏好讓人們甘愿為情感共鳴買單。 江蘇文旅應該天天偷著樂,畢竟全國文旅都在使盡渾身解數(shù)想要大家為情緒價值買單的愿望就這么輕易地被江蘇實現(xiàn)了。 蘇超的魔力不在足球本身。它用“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的調(diào)侃,把散裝江蘇擰成一股繩;它讓“十三太保”的互相較勁化作文旅相通的契機——球迷為看球奔赴兄弟城市,順道嘗嘗徐州的地鍋雞、買瓶鎮(zhèn)江的香醋。 當賽場邊的人們?yōu)楦髯缘某鞘泻霸捴?,當大雨瓢潑中常州小恐龍斷電倒地……。這些鮮活的場景,讓“城市榮譽感”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普通人可以一起共享的人間繁華。 ![]() ![]() 致敬 當市民對球員們深情勉勵時,當常州球員輸球后向觀眾鞠躬致謝時,我忽然懂了: 所謂的蘇超聯(lián)賽,不過是普通人以家鄉(xiāng)之名,對生活獻上的一場深情致敬。 所謂的足球精神,不過是普通人以足球之名,呈現(xiàn)出來的哪怕力不能及卻依然認真對待生活的熱情。 散是十三星,聚是蘇大強。 愿觀眾席上酣暢淋漓的嬉笑怒罵,能夠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看到。 愿綠茵場上的煙火氣,能夠散入中國大地上每座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街巷深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