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中,紫外線輻射強度從5月中旬開始明顯增強,6月至8月達到最大,10月份后逐漸減弱。正在服用以下表格中的藥物的患者,需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如果患者發現皮膚有任何異常反應,如紅斑、瘙癢或灼熱感,應咨詢醫生或藥師。夏季是細菌性腹瀉的高發季,喹諾酮類是常用治療藥物。常用藥物有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可引起光敏反應。有報道偶見光敏反應,在一些病例中即使停藥幾個月,當皮膚暴露于陽光或人工紫外線后,仍會出現紅斑,丘疹,花斑疹和濕疹。硝苯地平對光不穩定,光照后的產物在體外具有很強的光毒性。常見(≥1%,<10%):大劑量長期使用胺碘酮,患者皮膚出現淡紫色或藍灰色色素沉著;在治療停止之后,色素沉著將緩慢地消失(10~24個月)。 易誘導光敏反應的常用藥一覽表 | | | 喹諾酮類: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西他沙星四環素類:米諾環素、多西環素、替加環素(甘氨酰四環素類抗生素)抗真菌類:氟胞嘧啶、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灰黃霉素其他:鹽酸小檗堿(黃連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吡嗪酰胺、異煙肼 | | | | | | 地平類:硝苯地平、地爾硫?、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普利類: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雷米普利、喹那普利 | | | | | | | | | | | | 抗抑郁藥: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西酞普蘭、氟伏沙明、阿米替林、多塞平、丙咪嗪抗精神病藥:氯氮平、奧氮平、米氮平、氯丙嗪、奮乃靜、氟奮乃靜、三氟拉嗪、硫利達嗪、氟哌噻噸、阿立哌唑 | | | | 其他:長春新堿、紫杉醇、多西他賽、氟尿嘧啶、替加氟、卡培他濱、達卡巴嗪、羥基脲 | | |
特別提醒: 連翹、竹黃、獨活、沙參、白芷、白鮮皮、仙鶴草、前胡、防風、荊芥等。無論是光毒性反應和光變態反應,都是由藥物或其他物質在光照下引發的皮膚反應。光毒性反應是一種非免疫介導的皮膚反應。 可發生于任何人。 一般首次用藥后經日光及類似光源照射,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即可發生,發病在面部、胸上V型區、四肢等曝光部位皮膚。 臨床表現類似日光性皮炎,為水腫性紅斑,嚴重者出現水皰,自覺有灼熱感和刺痛感。 嚴重程度與用藥劑量和光線的強度成正比。 2、光變態反應 光變態反應是一種免疫介導的皮膚反應。 發生于少數過敏體質者。 小劑量光敏感藥物和微弱陽光照射就可能發生反應。 光變應性反應首次發病一般有24~48h的潛伏期(初次接觸藥物和光照射后,免疫系統需要時間來識別并對抗原作出反應)。 臨床表現可以包括紅斑、丘疹、水皰、瘙癢和干燥,類似于濕疹或接觸性皮炎。 皮疹除發生于曝光部位外,也可擴散到非曝光部位。 再次接觸相同的藥物和光照條件時,光變態反應可能會更快更強烈地發生。 三、發生光敏反應,怎么辦? 首先避光。 其次給予冷濕敷(如生理鹽水、硼酸溶液等);若出現瘙癢,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可緩解紅斑和皮膚疼痛感等。 嚴重者立即就醫。 停用引起光變態反應的藥物! 不要擅自停用引起光毒性反應的藥物! 停藥前請咨詢醫生或藥師! 1.周鑫,晏洪波,陳小強.光敏性藥疹的診療研究進展[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23,39(10):758-7632.黃佳,楊莉,趙志剛等.藥源性光敏反應的致敏藥物及防治[J].藥物與臨床,2014,11(1):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