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啟黃衍強先生的《醫海攬粹》一書,墨香氤氳的紙頁間流淌的何止是半世紀懸壺濟世的智慧結晶,更是一位醫者以仁心叩問生命、以慧術破解疾厄的精神長河。這部近三十萬言的醫家心語,宛若一幅徐徐鋪展的中醫臨床長卷:于辨病辨證的毫芒處見真功,在醫患相攜的細節中顯至仁,于素樸的醫理闡釋里蘊大道。當“滿紙醫案言,半載辛酸淚”的自序題詞躍入眼簾,心弦為之震顫——此著之撼動人心,不僅在于它是浩瀚醫海的精粹匯編,更是一位中醫人用生命溫度焐熱生命的赤誠見證。 ![]() 一、洞燭幽微:從“臭水溝隱喻”到“鞭炮模型”的智慧之光 黃衍強先生對疾病本源的洞察,始終輝映著中醫整體觀的光芒。他將白血病機理喻為“鞭炮爆炸”:內因如體內蓄積的熱毒瘀滯(火藥),外因似環境污染、情志失調(引信),二者相激方釀疾患。此般將玄奧病機賦形于具象的闡釋,令“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古訓煥發出時代生機。面對肝癌,他摒棄“見癌抗癌”的窠臼,立足“肝郁脾虛”的整體病機,以逍遙散合鱉甲煎丸從容調理,竟使晚期患者重拾生活之能。此等“不治癌而癌自消”的境界,正是中醫“治病必求其本”哲思的鮮活注腳。 尤令人嘆服者,乃其融貫中西診療思維之妙手。他以“臭水溝現象”譬喻癌癥療愈:西醫化療如同噴灑農藥撲殺蚊蠅(癌患),雖收一時之效,卻易反復;中醫調理則如疏浚溝渠、澄澈水源、調和水溫,旨在重塑體內環境,斷其滋生之根。此理念于白血病治療中尤顯卓著——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他既用蟾酥、雄黃等峻藥誘導癌細胞凋亡,又憑借獨創的“四療四防”體系(藥療、食療、體療、心療;防復發、防轉移、防藥毒、防感染)調和整體免疫,終令青島陳鳳英女士歷經五載調養而獲新生。當讀到書中湖南患兒掙脫化療耐藥桎梏、經中醫治愈并終入高等學府的案例時,我豁然領悟:真正的濟世仁術,正在于將微觀精準辨病與宏觀圓融辨證熔鑄一爐。 ![]() 二、生命交響:從“話療燃心燈”到“針藥共濟”的仁者敘事 《醫海攬粹》最動人心魄處,是字里行間流淌的醫患情緣。那封上海白血病患兒父親于絕望深淵寫下的泣血求助信;淄博老教師術后毅然棄化療,僅憑中藥調理堅韌存活九載的生命奇跡;還有馬來西亞患兒父母驅車七小時風塵仆仆、只為當面道一聲感謝的真摯場景……這些飽蘸溫度的生命敘事,令冰冷的醫案躍動著人性的暖流。黃衍強先生所倡“話療”,絕非尋常慰藉,而是通過醫者與患者靈魂深處的共鳴,重新點燃其內在的生命之光。當他為深陷抑郁的癌癥患者開出“每日對鏡微笑十分鐘”的獨特處方時,我頓悟:中醫所強調的“治神”之道,恰是現代醫學洪流中最易被遺忘的珍貴瑰寶。 ![]() 針藥相佐,更彰顯傳統醫學立體療愈的智慧光華。為周村肝癌患者針刺內關、攢竹立止頑固呃逆,助腦垂體瘤患者針藥并舉令瘤體悄然縮小,無不印證“一針二灸三中藥”的古訓精髓。尤令人拍案者,是對白血病患兒的“經絡排毒”之法——當患兒并發腮腺炎、中耳炎,他依循經絡辨證,巧施清胃散、小柴胡湯引邪外出。這般“順水推舟”的因勢利導,相較于一味攻伐誅邪,更顯中醫仁心之深邃與技法之精妙。 三、薪火新篇:從“古方煥新彩”到“體系開新局”的時代跫音 置身中醫藥現代化浪潮,《醫海攬粹》以其深厚底蘊展現了傳統醫學的蓬勃生機。黃衍強先生活化經典之功令人擊節:大建中湯撫平急腹之痛,真武湯力退黃疸之困,陽和湯勇克乳癌之頑……仲景、東垣先賢的智慧,在他的手中于當代臨床重綻異彩。其研創的“散結通膠囊”,融珍珠粉、麝香等精妙配伍,竟使胰腺癌肝轉移患者病灶呈現“碎片化”消解之象,堪稱對“軟堅散結”理論的現代突破。 ![]() 書中構建的“四療八法”體系(藥療、食療、體療、心療;配合八種具體方法),更閃耀著整合醫學的前瞻之光。藥療務求辨證精微,如以祛白膠囊、滋陰生血膠囊精準調燮免疫;食療倡導“素為主、八分飽”,依體質寒熱定制個性食譜;體療力薦郭林新氣功、真氣運行法,以呼吸導引暢通氣血周流;心療則弘揚“感恩為藥,埋怨為毒”的生命哲學。此等融治療、康復、預防于一爐的體系,為現代慢病管理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東方范式。當讀到淄博礦務局退休職工經五年中藥精心調理,面色由枯槁萎黃轉為紅潤康健的記載時,我愈加篤信:真正的中醫創新,其根脈必深植于臨床實踐的沃土。 ![]() 合攏書卷,窗外陽光正穿透葉隙,灑落一地斑駁碎金。驀然憶起書中那張黃衍強先生街頭疾行的剪影——風鼓蕩起他的衣襟,手指堅定地指向遠方,仿佛正勾勒著中醫未來的壯闊圖景。這部《醫海攬粹》饋贈后世的,豈止是五十載躬耕臨床的經驗寶庫?它更是一座醫者精神的豐碑,昭示著:欲臻大醫之境,當以經典為舟楫,以仁心為風帆,在浩瀚醫海中既做洞悉脈理的“上工”,更成溫暖世間的“仁者”。當現代醫學的航船不時迷失于技術的迷霧,黃衍強先生畢生躬行的中醫大道,恰似一盞不滅的明燈,照亮了醫學回歸人文初心的歸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