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主席第一次聽到“毛主席萬歲”,他的回應很幽默 靜靜說科普 “毛主席萬歲”這一口號,早已成為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經典標語,深深扎根于每個人的心中。那么,毛主席首次聽到這個口號時,是如何回應的呢? 根據相關資料,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延安的群眾就曾喊過“毛主席萬歲”,并且這一口號在延安地區逐漸成為群眾的一種共識。然而,直到共產黨和八路軍內部,才沒有人正式喊出這一口號。直到1945年4月召開中共“七大”會議時,這個口號才被正式提出。 中共“七大”是在二戰即將結束、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之際召開的,它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非凡的意義。這次大會確認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為黨內全體成員在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成前所未有的團結和統一。 1945年4月2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700多名代表匯聚在延安的大禮堂,毛主席首先發表了開幕詞《兩個中國之命運》。毛主席在演講中提到,所謂的“兩個中國”,一個是貧弱落后的“舊中國”,另一個則是充滿希望的“新中國”。他激動地向與會代表們闡述,告別舊中國的貧弱,建立一個充滿光明前景的新中國,正是本次大會討論的核心內容,也是黨和人民肩負的重要任務。 4月24日下午,毛主席又發表了關于《論聯合政府》的講話,從下午講到晚上,最后他深情地說道:“三次革命的經驗,特別是抗日戰爭的經驗,給了我們與中國人民這樣一種信心: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人作為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與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也是不可能的……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即將誕生,大家一起迎接這個偉大的時刻吧!” 話音剛落,全場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氣氛異常熱烈。就在這個時刻,會場中突然有人激動地高呼:“毛主席萬歲!”聽到這個呼喊,毛主席站在主席臺上,微微一笑,幽默地回應:“我52歲!” 這個幽默的答復,不僅展示了毛主席面對“毛主席萬歲”這一口號的從容與淡定,也折射出他反對個人崇拜的立場。毛主席始終主張個人應當服從集體,強調集體至上,反對個人凌駕于集體之上。他深知,中國共產黨取得今天的成就,絕非僅僅依賴于個人的力量,而是依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他認為,如果真要說“萬歲”,那就應該是全體同志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永遠銘刻在黨和人民的心中,代代相傳。 相比之下,蔣介石則顯得十分狹隘,他提出了“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口號,實質上是在打著“救國救亡”的旗號進行個人崇拜,試圖把所有人都置于“一個領袖”之下,從而實現其獨裁統治。然而,蔣介石費盡心機進行個人崇拜,卻沒有獲得人民的真正信任;相反,毛主席堅定反對個人崇拜,將群眾和集體放在首位,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尊敬與愛戴。這反映了人心向背的本質,崇拜從來不是強迫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 即便是后來,人民大眾高喊“毛主席萬歲”的時候,毛主席依舊保持清醒的頭腦,多次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表示:“我不喜歡這個口號,誰能活到一萬歲?”“中國有句老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他不叫我,我就自己去!”毛主席晚年時,還曾對護士長吳旭君開玩笑地說:“我死了,可以開個慶祝會。你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最好穿上鮮艷的紅衣服或花衣服,帶著興高采烈的笑容參加慶祝會。然后,你就大大方方地上臺發言:'同志們,今天是個勝利的大會,毛澤東死了,我們來慶祝辯證法的勝利,他死得好。’如果沒人死,地球就裝不下了,新陳代謝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 毛主席還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我在世時吃魚比較多,等我死后把我火化,將骨灰撒到長江里去喂魚。你就對魚們說:'魚兒們,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來了。’他生前吃了你們,現在你們吃他吧,吃得胖些,去為人民服務。這樣就是物質不滅定律。” 這就是毛主席面對生死的態度,他認為生死乃是自然的規律,沒人能夠活得永遠。對于他來說,活著時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