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在中醫理論中屬于 “椒瘡”“粟瘡” 范疇,多因外感風熱毒邪,內有脾胃積熱,內外邪毒搏結于瞼眥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散瘀、明目退翳為主。以下是常用于治療沙眼的中成藥及其成分、功效與作用解析,結合沙眼不同證型(風熱客瞼、熱毒熾盛、濕熱瘀阻、陰虛挾風)分類說明: 一、風熱客瞼型(初期:瞼結膜充血,見少量濾泡)1. 明目蒺藜丸成分主要成分:蒺藜(炒)、菊花、連翹、蟬蛻、蔓荊子(微炒)、荊芥穗、薄荷、木賊、決明子(炒)、黃芩、黃連、黃柏、梔子、大黃、當歸、赤芍、川芎、地黃、旋覆花、甘草。 功效與作用
2. 羚翹解毒丸成分主要成分:羚羊角、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 功效與作用
二、熱毒熾盛型(中期:瞼結膜濾泡增生,粟粒狀顆粒)1. 牛黃解毒片成分主要成分: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甘草。 功效與作用
2. 龍膽瀉肝丸成分主要成分: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炒)、當歸(酒炒)、地黃、甘草。 功效與作用
三、濕熱瘀阻型(后期:瞼結膜瘢痕形成,角膜血管翳)1. 血府逐瘀丸成分主要成分: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 功效與作用
2. 障眼明片成分主要成分:石菖蒲、決明子、肉蓯蓉、枸杞子、菟絲子、升麻、蕤仁、密蒙花、菊花、車前子、白芍、黃芪、黃精、熟地黃、黨參、甘草、葛根、蔓荊子、旱蓮草、木賊、山茱萸、枸杞子、山藥。 功效與作用
四、陰虛挾風型(恢復期:眼內干澀,時輕時重)1. 杞菊地黃丸成分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增加枸杞子、菊花。 功效與作用
2. 石斛夜光丸成分主要成分:石斛、人參、山藥、茯苓、甘草、肉蓯蓉、枸杞子、菟絲子、地黃、熟地黃、麥冬、五味子、天冬、苦杏仁、防風、川芎、枳殼(炒)、黃連、牛膝、菊花、蒺藜(鹽炒)、青葙子、決明子、水牛角濃縮粉、羚羊角。 功效與作用
五、外治中成藥:局部用藥增強療效1. 熊膽滴眼液成分主要成分:熊膽粉、硼砂、硼酸、氯化鈉、尼泊金乙酯。 功效與作用
2. 珍珠明目滴眼液成分主要成分:珍珠液、冰片。 功效與作用
使用注意事項
特別提醒沙眼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病,若延誤治療可導致角膜瘢痕、視力喪失,中成藥主要用于改善癥狀及輔助調理,不能替代抗生素或手術治療。確診沙眼后,需在醫生指導下規范使用抗生素,并定期復查,直至病原體徹底清除。同時,注意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預防交叉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