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終于在煙火人生里熬成了一粒穩穩的種子。多年職場沉浮,風雨兼程,衣錦還鄉,光鮮之下,卻是內心的百般滋味。多少次,和老友約著小聚,清茶一杯舉起,才發現昔日熱絡已變得疏離。退休之后,似乎沒人真的在等你,也沒人真正需要你。 所以說,退休以后,真沒必要再刻意去聯系誰。不信,你靜下心來聽我慢慢道來。 ![]() 1. 世事如棋,一步錯、步步需自渡年輕時,總覺得“多一個朋友多條路”,滿世界熱臉貼冷屁股,生怕落了誰。但到了這個年紀,你才明白,有些路終究是要獨自走完的。知乎上有句話說得好:“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就是把自己還給自己。” 很多中老年朋友會發現,退休后的關系淡了。昔日的同事見面點一下頭就過去了,親戚間也越來越少往來。不是誰對誰不好,只是歲月推著大家往前走,每個人都被生活割據在各自的小島上。 正如張愛玲所言: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大家都不容易,所以更能理解彼此的疏離。你不用執著,不用黏膩,也無需責怪——每個人的余生,都要留點空間溫柔對待自己。 2. “不打擾,是最溫柔的告別”曾經,有人和你并肩作戰,與你推杯換盞,說好了“一輩子的朋友”,但隨著離崗離任,朋友圈也散了。其實,這很正常。我們不欠彼此什么,偶爾想起時,能微微一笑,就已經很好了。 ![]()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你來我歡迎,你走我送別。每一段關系都有保質期,而祝福和思念,可以藏在心間,沒必要天天言語表達。 莫言曾經講過一句話:“少和讓你委屈的人接觸,少和讓你費勁的人聊天;退休后,不主動聯系誰,誰也聯系不上你,是一種幸福。”保持距離,反而把體面留給自己,把好感留在彼此記憶里。 3. 家庭是歸宿,自己是靠山很多退休人,習慣性去“照顧”兒女,為孫輩忙前忙后,電話頻繁,熱情不斷。你以為是溫暖,其實可能成為對子女的一種負擔。孩子們有他們的家庭,有他們的責任和挑戰;你的陪伴更應該是適度、不過界。. ![]() “給臺階不如給自由,牽愛的手不如放手。”適可而止的關心才是最高級的愛。當你不再頻繁打擾,他們反而會主動惦記你。就像那句歌詞,“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該來的不會缺席,該走的攔不住。 更重要的是,把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學會一個人逛菜市場、喝茶、旅旅游,養一只貓,寫幾行字,和老伴相伴黃昏聽晚風。只有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靠山。 4. 不去打擾,是一種體面,也是一種成熟了解做人做事的分寸,是中年的智慧。過去我們總想著“主動一點能更親近”,卻發現拼盡力氣換來的是淡漠甚至厭倦。不如學會這一招——見好就收,順其自然。 ![]() 有人會問,那不得孤獨死?其實真正的孤獨,并不是沒有聯系人,而是內心無處安放。當你內心豐盈了,即使不主動聯系誰,也不會感到空虛。 你看那些熱衷于晨曦跑步、弄花種草的大叔大媽,平淡日子里全是詩意和溫柔。手機通訊錄那么多人,每次節日問候幾個就好,沒必要周周走場、日日打擾。流動的歲月里,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才不枉此生。 最后,送你一句話:“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讓心安理得。”退休不是斷了世界的紐帶,而是給自己人生加了把鑰匙。簡單生活,溫柔獨處,遇見美好,都在不期而遇。 ![]() 朋友們,退休以后,盡量少主動聯系別人,不是薄情,是人生的圓滿。不再執著誰留下,誰遠去。一切隨緣,該來的自會來,心安才是歸處。 你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聊一聊,看看大家有沒有相同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