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根本病機就是肝氣郁結。 肝郁則血瘀,進而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使濕氣內生,久而化熱。 脾運化不力,胃腸積滯,會使脂肪沉積,脂肪侵入血中,可致瘀血。 心肝一體,肝血的瘀滯往往又會導致心血的瘀滯。 肝腎同源,精與血相生,肝氣不疏,藏血不利,又會影響腎精的運行。 所以治肝病,往往是多臟同治。 和絡舒肝膠囊 正是這樣的中成藥, 以疏肝理氣,清化濕熱,活血化瘀,滋養肝腎, 用于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組成: 白術、白芍、三棱、香附、莪術、當歸、木瓜、大黃、紅花、鱉甲、桃仁、郁金、茵陳、海藻、昆布、玄參、地黃、熟地黃、虎杖、土鱉蟲、柴胡、制何首烏、凌霄花、蜣螂、五靈脂、黑豆、半邊蓮。 本方是治肝病方,但站首位的中藥竟是健脾利濕的白術,讓人想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白芍當歸的運用則緊扣肝藏血,心行血。以白芍入肝養血,當歸入心肝脾補血活血。 肝主疏泄,所以 用香附既升氣又降氣,調暢肝臟氣機,消散肝之郁氣。 用郁金挖出肝里面的郁氣。 肝氣主升,于是用清寒味苦的柴胡把肝氣往上提。 但是肝氣在主升的過程中,肝之虛陽易跟著往上竄。所以用木瓜和白芍的酸味來收肝陽。木瓜從溫性的角度,白芍從涼性的角度,一左一右把上竄的肝陽夾擊成縮頭烏龜。 肝之濕熱往往與脾之濕熱打通,茵陳清肝膽又清脾胃的濕熱。半邊蓮再接力,從小腸以利尿的方式把濕熱推出去。 濕熱進展,則化成痰。 用海藻,昆布消痰軟堅,利水消腫。 二者的區別,海藻軟堅散結力更強,善治肝病引起的痰瘀互結。 昆布利水消腫更優,善消肝病引起的水濕壅滯。 化瘀血則是本方的重要任務。 本方用到的化瘀血中藥: 三棱、莪術、當歸、木瓜、大黃、紅花、桃仁、郁金、生地、虎杖、土鱉蟲、凌霄花、蜣螂、五靈脂、黑豆。 這里面用到了幾個藥對:三棱莪術,桃仁紅花,土鱉蟲蜣螂。 三棱莪術均入肝脾,均能消胃腸積滯。三棱辛苦平性,莪術辛苦溫性。 三棱主破血瘀。莪術主破氣滯。合用對氣滯血瘀交織的頑固病癥如肝硬化效果顯著。 紅花桃仁。 紅花辛溫主升,散淺表瘀血。桃仁苦平主降,破深層瘀血。且桃仁油潤潤腸,能防紅花溫燥傷陰。 土鱉蟲蜣螂,咸寒之性能軟化堅結,蟲類的走竄又讓它倆能深入病所。 土鱉蟲主攻臟腑,腹腔瘀血之老舊干血,軟化瘀塊。 蜣螂主通經絡,孔竅瘀阻,將壅塞絡道,頑固難化的死血推蕩排出。 二者合用,適用于久瘀成癥,死血阻絡導致的肝硬化等。 虎杖功效多樣,入于多經,可作多藥的助手。 清熱利濕可配茵陳。 活血通絡可配桃仁紅花。 木瓜和郁金前面已講過,但它倆身兼多職,木瓜把肝陽平了,也能把瘀血散了。郁金把郁氣解了,則瘀血也流起來了。 凌霄花鮮艷的紅色極吸睛,紅色給人活潑的感覺,能行氣又能祛瘀,還以寒性而涼血,防止血瘀化熱。 生地也能涼血消瘀。 大黃清熱消積活血,讓臟腑不堵。 五靈脂活血鎮痛用得特別多。 黑豆,既滋補肝腎,又能活血利水,是補中有通的平民補藥。 最后,肝炎引發的肝腎精血虧虛,本方采用了制何首烏,熟地。并以鱉甲滋陰潛陽,玄參涼血滋陰。 以上,共成中成藥和絡舒肝膠囊(片劑),由其用藥,能看出是化瘀血祖方大黃蟄蟲丸的加減方,大黃蟄蟲丸可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療。 和絡舒肝膠囊或片劑,則用于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所謂遷延性,是病情呈靜止狀態。活動性則呈持續進展。且活動性因不斷活動,易繼續進展為肝硬化。 而部分遷延性肝炎也可轉為活動性。 就表現來說,遷延性肝炎一般僅見肝臟輕度腫大,質地軟。 活動性則有明顯的乏力,消瘦,黃疸,牙齦出血甚至肝掌,蜘蛛痣,脾腫大等。面色灰暗。 而蜘蛛痣、朱砂掌則常預示著肝硬化。 溫馨提醒: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