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趙清廉、趙鴻恩、趙鴻厚、趙淦成、趙康時、趙理君、趙理泰、趙培明、趙培臻、趙夢麟、趙雪峰、趙崇愷、趙維斌、12:趙湘普、趙善燦、趙斌成、趙博生、趙敬統、趙惠謨、趙登禹、趙鼎彝13:趙靖民、趙靖黎、趙瑞卿、趙煦雍、趙錫慶、趙錫田、趙錫光、趙錫章、趙錫潤、趙錦雯、趙群起14:趙蘊奇、趙慕西、趙鎮藩、趙德駒、趙德恒、趙德樹、趙德裕、趙履強、趙壁光、趙翰章、趙戴文、趙鶴庭 民國時期,山西有一句流傳很廣的順口溜:“會說五臺話,就把洋刀挎。”意思說閻錫山非常重用自己的五臺同鄉,所以晉綏軍中的軍官,五臺人特別多。那么,閻錫山統治山西三十八年之久,晉綏軍中究竟有多少挎洋刀的五臺人,這恐怕難以計數。筆者根據近年來收集到的有關資料,將晉綏軍中擔任過重要軍職的五臺人簡列一下。由于時間跨度較長,一般所列職務為其在晉綏軍中擔任過的最高軍職。有部分人員因資料不詳,沒有列入。 張 瑜,南茹村人,山西都督府參謀長 康佩珩,五級村人,遼沁潞澤營務處處長兼長治縣知事 徐一清,大建安人,山西陸軍糧服局局長 徐掄元,永安村人,山西陸軍糧服局副局長 趙丕廉,五級村人,第三集團軍平津衛戍總部政治副主任 徐岱毓,永安村人,第三集團軍第二軍第五師師長 溫玉如,上紅表人,第三集團軍第六軍第十八師師長 趙戴文,東冶鎮人,太原綏靖公署總參議 楊愛源,門限石人,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 杜春沂,五級村人,太原綏靖公署參謀長 孟際豐,陽白村人,太原綏靖公署政治部主任 謝維楫,東冶鎮人,太原綏靖公署衛生處長 徐昆玉,永安村人,太原綏靖公署軍需處長 徐培峰,東冶鎮人,太原綏靖公署檢點參事室主任 武玉山,北大興人,太原綏靖公署整軍會主任 郭子杰,郭家寨人,太原綏靖公署高級參事 張會詔,郭家寨人,晉綏警備軍副司令 徐子珍,永安村人,山西省保安第二旅旅長 張師增,殿頭村人,綏遠屯墾辦事處少將處長 徐海毓,永安村人,山西飛機廠少將副廠長 孔昭林,東冶鎮人,山西省混成第五旅參謀長 趙承綬,槐蔭村人,第二戰區第七集團軍總司令 王靖國,新河村人,第二戰區第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方 聞,望景崗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秘書處長 朱 點,東冶鎮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交通處長 趙宗復,東冶鎮人,第二戰區政治部交通局局長 趙中樞,五級村人,第二戰區政治部交通局副局長 趙協中,東冶鎮人,第二戰區憲兵司令部副司令 張榮汎,東茹村人,第二戰區挺進四縱隊司令 杜彥興,北大興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政治部駐西安通訊處主任 徐崇壽,大建安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侍從秘書室主任秘書 康周勛,五級村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副官 徐西川,大建安人,山西軍用實物補給處主任委員 朱 理,東冶鎮人,山西省第三專署專員兼保安司令 趙 銘,槐蔭村人,山西省第十一專署保安副司令 張雋軒,南溝村人,山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 王鳳山,東寨村人,第34軍代軍長 馬儒魁,永興村人,暫編第45師師長 閻俊賢,東寨村人,暫編第46師師長 武世權,北大興人,第68師師長 鄭文河,五級村人,第70師師長 郭 瑜,郭家寨人,暫編第41師副師長 李佩膺,陳家莊人,第66師師長 王建業,古城村人,新31師師長 趙俊義,五級村人,暫編第49師副師長 趙叔鴻,東冶鎮人,第66師第204旅旅長 郭江濤,郭家寨人,暫編第41師第244團少將團長 11:趙清廉(1900-1939),陜西商縣(今屬陜西商洛市)人,1914年,趙清廉從龍駒寨高等學校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陜軍憲兵教練所。趙清廉從憲兵教練所畢業后,參加了以于右任為總司令,胡景翼為總指揮的中華民國政府軍陜西靖國軍,1921年9月25日,靖國軍其第三、第四、第七路被直系馮玉祥改編。第四路改編為陜西陸軍暫編第一師,胡景翼任師長;第三路改編為暫編第一師補充旅,曹世英任旅長。趙清廉在第一師任排長。1924年初,于右任保薦,考入黃埔軍校一期,編為黃埔軍校一期三隊學員。廣東陳炯明叛變后,參加討陳戰爭。北伐戰爭中,迭次晉升為團長、旅長,北伐戰爭后,晉升為國民革命軍軍事委員會參議。1937年,,趙清廉奉令回商洛收編地方武裝。廉先后收編了7個武裝團隊,其中古鼎新人數最多,編為軍事委員會第一游擊支隊。趙清廉任司令,古鼎新任副司令。 三八四旅旅長古鼎新(商縣人)勾變(古部是武漢淪陷以前,由蔣介石命令補入我師的),并指使古投降日本人,后來古部編為日偽軍第六師,為日本軍作走狗、當向導,消滅了我部。我在轉移的途中,與日軍的騎兵相遇,我率領的八十多人絕大多數戰死。在拼博中,我的右腿受傷,被日軍所俘,此時是1943年2月25日下午5時10分。在我部失利之前還有幾個重要插曲,我也寫在這里:何應欽派趙清廉(商縣人,黃埔軍校畢業。是古鼎新部隊正司令,古為副司令,名義上屬于中央直屬第一支隊,。在武漢失守前補入我師時,趙清廉認為旅長的官位太低沒來任職,故副司令古鼎新任該旅旅長。)來我部駐潛江縣北邊某鎮的古旅所屬七六八團團長趙天時的處所后,企圖發動部隊叛變,要殺掉王勁哉,用趙清廉代一二八師師長。可是,趙清廉與趙天時都是商縣人,因為趙清廉常以天之驕子自居,在經濟上、職權上都為古鼎新、趙天時所嫉恨。這一次趙清廉到趙天時所在團時,就被趙團長以公報私仇給殺死了。并把趙清廉所帶的十八支步槍和七支手槍沒收了。還有一個皮箱,十三個密電本,以及何應欽給金巨堂專員等的親筆信等。 趙鴻恩生于1930年。臺灣海軍軍官學校1954年班畢業。1962年11月在海軍總司令部作戰副參謀長室任職。1974年11月任“鄱陽”艦艦長。1980年5月在職驅逐第一艦隊副艦隊長。同年10月晉升海軍少將。1983年在職登陸第二艦隊艦隊長。1984年在職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1988年在職海軍第一軍區司令。 趙鴻厚(1904~1952)黃埔軍校第三期軍官訓練班畢業。河南懷慶人。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第五期畢業。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連長,少校參謀,參加北伐戰爭,1929年任國民革命軍駐孫殿英第十八師特派員辦事處主任,第十八師中校黨務指導員、上校副官處長兼政治部主任,第四十師副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后,任第四十師師長,第一戰區游擊挺進第一縱隊副司令,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1945年起任鄂豫皖邊游擊挺進縱隊副司令,鄭州綏靖公署軍官總隊大隊長。1946年7月退役,后任徐州"剿總"軍官教導大隊少將副大隊長。1949年任長沙綏靖公署軍官總隊副總隊長,后隨程潛等參加湖南起義,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趙淦成1989年在任臺灣參謀總長辦公室主任,軍階海軍少將。 趙康時湖北鄖縣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四期步科清云南陸軍講武堂乙班主任 趙理君(1905年—1943年),男,大足縣金山鄉人。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五期,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廣州起義”,失敗后回縣。1930年,參加銅梁土橋暴動,失敗后撤往成都。1931年,在成都叛黨,加入軍統組織(時名“復興社特務處”),先后化名曹立俊、陶世能,進行特務活動。(1905~1943)黃埔軍校第五期政治科畢業,別字麗君,四川蒲江人。中央訓練團特訓班、復興社臨澧特訓班畢業。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排、連、營長、團附。1933年加入復興社特務處,任情報官,調查股長,偵緝隊長,復興社特務處組織科中校科員。抗日戰爭爆發后,任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校視察官、特勤處副處長、行政處副處長。 1932年,被戴笠派往上海,充任軍統華東區(后縮為上海特區)行動組長,在滬期間殺害楊杏佛、史量才等人,多次綁架、暗殺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抗日戰爭期間,趙理君受命成功暗殺唐紹儀,被升為軍統局少將處長,后任軍事委員會華北督導團副團長,負責華北情報網。1943年,因殺害國民黨行政督察專員韋孝儒被處決。 趙理泰合肥人。(1868~1932) ,字康侯。陸軍中將。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清朝駐日本陸軍留學生監督,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總辦,陸軍速成學堂總辦,保定軍校首任校長。1919年4月1日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授。趙理泰,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任校長,天津北洋陸軍武備學堂畢業。因與段祺瑞為同籍同學,受知于段而被重用,出任清末民初多所軍事學校首腦,是早期軍事教育的先驅者和主持人。歷任清政府陸軍處附員,派駐日本東京中國留學生監督等職。1905年春回國,任保定陸軍將弁學堂(督辦段祺瑞)監督。1906年10月任保定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督辦段祺瑞)總辦,后任清政府京畿陸軍混成協協統。1912年10月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成立,被北京政府陸軍部任命為首任校長,并授予陸軍少將軍銜。同年12月15日因南方學生入學風波被免職,由蔣方震接任校長職務。其后追隨段祺瑞為高級幕僚,任北京執政府陸軍部咨議官,被北京政府陸軍部授予陸軍中將軍銜。1925年春隨段祺瑞去職,在北京等地寓居。 趙培明山東東荷人 直魯陸軍軍需訓練班畢業 前陸軍第9兵團司令部一等軍需正附員,綏遠起義 趙培臻(1892-?)號百佛,四川雙流人。生于189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騎科畢業。曾任獨立第二十六師參謀長、暫編第*三旅旅長。1936年2月27日授少將銜,抗日戰爭期間任第四十七軍第一七八師副師長,隨部出川抗戰。后任第三十六集團軍參謀長。1944年任第四十七軍高參、軍官教育團教育長。1946年退役。 趙夢麟河北內丘人 太原北方軍官學校畢業 前華北剿總救民先鋒縱隊上校大隊長前駐綏部隊指揮所直屬軍官總隊學員 趙雪峰(1903—1977)字雪峰,名漸逵,山東觀城人。生于1903年3月2日。曾入山東大學農科,后考入中央軍官學校武漢分校政治科,又入中央訓練黨政班受訓。參加北伐,任第五路軍總政治部科員及第二十八師八十四團中校指導員。后任中國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干事及惠民縣競部執行委員。抗日戰爭中任山東省第三區保安司令部政訓處長。1939年任魯蘇戰區第四游擊縱隊參謀長。1942年任山東省政府民政廳社會科長。1945年被聘為第四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8年當選“行憲“第一屆“國民大會”山東省代表。去臺灣后,仍為“國民大會“代表,并被聘為“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及“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委員,后又任“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1977年12月20日逝世。 趙崇愷曾用名樂亭,字樂平。蒙古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北洋陸軍學堂畢業。曾任清末陸軍部科員、民國軍需司司長、國民革命軍第五路總指揮部經理處處長、第五路軍兵站總監、廣東軍事委員會參議、南京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國際問題研究所顧問、北平市政府參議等。1959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1960年10月9日在北京逝世。 趙維斌字學韜,1907年生,遼寧錦西(今葫蘆島)人。東北講武堂第五期騎兵科畢業后,赴日本入日本千葉陸軍步兵學校中國將校班深造。九一八事變后回國投身抗日,加入馮占海部,擔任吉林抗日救國軍第2旅旅長,奮戰在白山黑水之間。1933年1月,馮占海部于熱河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3軍,趙維斌任第63軍第91師第273旅旅長(1937年5月被國民政府授予陸軍少將軍銜),率部參加了熱河抗戰、察哈爾抗戰、河北永定河抗戰、冀中抗戰、豫北抗戰、山西太行山抗戰、豫皖對日游擊作戰和武漢會戰(瑞武公路作戰和萬家嶺戰役)。馮占海的91師參加瑞武公路作戰和萬家嶺戰役時,僅有兩個旅,即王錫山271旅和趙維斌273旅,每旅兩個團,兵力1.2萬余人。其中德安阻擊戰役打得異常慘烈,持續半月之久。我方雖然取得大捷,受到戰區通令嘉獎。然而91師傷亡慘重,損員近萬人,除傷病人員所剩不足2000人。王錫山不幸陣亡,是萬家嶺戰役中犧牲軍階最高的國軍軍官。武漢會戰后,1941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少將參議,于1942年9月在河南洛陽酒后以手槍自殺, 12:趙湘普河北樂亭/清河軍校一、十一戰區干訓班/排連營長、科長/保定綏署保安一總隊一團上校團長 趙善燦諸暨臺北同鄉會會長、第十屆理事長。趙善燦1934年出生于浙江諸暨草塔,小學畢業就離家當了娃娃兵。1948年遠赴臺灣。 到臺灣最初,他在高雄炮兵部隊當小兵,之后,他奮發苦讀,自學初高中課程,竟考上了臺灣知名的醫學院,開始了一生的臨床醫學及醫學教育事業。 從金門衛生院的基層醫官做起,任過臺北軍醫院、竹東、埔里榮民醫院等六個教學醫院的院長。 趙斌成又名建侯,河北滄縣人,滿族,生于190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訓研究班第一期及廬山軍官訓練團特訓班、中央訓練團黨政班。原在軍隊中擔任政治工作,后參加力行社特務處,歷任特務處河北區滄州組組員、組長。1941年冬至1944年在職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天津站站長。后又任軍統局華北辦事處秘書。1943年至1944年在職軍統局華北區副區長。1945年在職軍統局布置處副處長。1946年至1949年曾任國防部保密局第一處副處長和第三處副處長,并一度兼任保密局布置組組長。去臺灣后,任臺灣當局 “國防部”第一處副處長。1953年任 “保密局”前進指揮站站長。1952年10月調任“保密局”香港情報站站長。1955年任情報局辦公室專員。后又任“國家安全局” 第一處副處長。 趙博生(1887-1933) 原國民革命軍將領。原名趙恩溥,河北鹽山人。1919年保定軍校畢業,分派皖軍服役。歷任團參謀、團附、旅參謀處長等。1927年后,歷任軍司令部參謀長、旅長、第26路軍總指揮部參謀長、代總指揮。1931年9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1月14日在江西寧都,與董振堂等率17000人起義,進入江西革命根據地。后任紅5軍團總參謀長兼第14軍軍長、紅5軍團副總指揮兼第13軍軍長等。1933年1月8日在江西南城黃獅渡與國民黨軍作戰時犧牲。 趙敬統(1903-1927),河南鞏縣(今屬鞏義)人,黃埔軍校第一期 畢業,共產黨員 。本縣高等小學、河南私立東岳學校體育科畢業,上海藝術師范大學肄業。曾任本縣國民學校及民團教員。1924年春由河南國民黨一大代表宋聘三保薦報考黃埔軍校,同年6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四隊學習。畢業后參加平定廣東商團和滇桂軍閥叛亂,以及東征和北伐戰爭。歷任軍校入伍生隊見習,教導第二團第四營排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十二師六十三團二營連、營長。1927年2月14日在浙江浪石埠與軍閥孫傳芳部作戰中陣亡。 趙惠謨(1899—1988)名良囊,字惠談,四川郫縣人。生于1899年。 四川省立第一師范、國立成都高等師范肄業,北京師范大學、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四期步科畢業,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研究。1919年任四川全省學生總會會長。1923年任教長沙省立第一師范。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后,任第一師排長、總司令部辦公廳副官、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教官。1931年任北平《新報》主筆。后又任實業部秘書,國聯中國代表團秘書。1935年任駐英國大使館書。1941年調任駐荷蘭大使館秘書兼領事。1945年任駐捷克大使臨時代辦。1946年任外交部顧問,社會部顧問。1948年當選“行憲”第一屆立法院立法委員。去臺灣后,仍為”立法院”立法委員,并任“外交委員會”召集委員。1958年兼任臺灣海洋學院教授。1988年2月23日逝世。 趙登禹字舜臣,山東菏澤人,1890年生。1914年加入馮玉祥部隊。后任馮的隨身護兵。歷任排、連、營長等職。1926年五原誓師后,隨軍參加北伐,曾參加西安解圍等戰役。1927年升為旅長。1928年任第二集團軍第二十七師師長。1929年編遣后又任旅長。1930年中原大戰中,任反蔣軍第四路軍第二十五師師長。1931年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一旅旅長。1933年3月10日在長城抗戰中,堅守喜峰口陣地,后又親率奮勇隊夜襲喜峰口,給日寇以重創。1933年6月任第一三二師師長,旋兼第二十九軍特別黨部籌備委員。1936年1月25日任陸軍中將,5月,兼任河北省第四區 “剿匪” 司令。11月又兼河北省政府委員。1937年奉令駐軍南苑、通州、冀中一帶,保衛北平。1937年7月28日,在抗擊日軍進攻南苑的激戰中中彈犧牲,7月31日追贈為國民政府陸軍上將。 趙鼎彝(1897~?)中央軍校第七期第二總隊大隊長。別號銘軒,河北霜河(天津寧河)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科第八期畢業。1947年7月授少將軍銜 13:趙靖民遼北懷德人 前華北剿總干部訓練團上校隊員 綏遠省無職軍政干部招待總所學員,綏遠起義 趙靖黎原名毓興,遼寧遼中人,愛新覺羅氏后裔,生于1908年10月17日。遼寧省立甲種商業學校銀行科、哈爾濱法政大學經濟系畢業,革命實踐研究院第二十期結業。曾在沈陽創辦東北農林銀行。1931年后移居北京,任河北財政特派員公署秘書兼財政整理會金融組組長,河北省銀行總稽核。1932年任長蘆鹽運使署會計主任。1934年至1937年間曾在河北、江西、湖北、河南等地任稅務局局長,后又任鄂豫區稅務局副局長,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部秘書、參議。1937年后任軍事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所駐豫陜晉區通訊總處少將處長。1941年任軍統局設計委員、特派員。1942年任皖蘇北區稅務管理局局長兼第一戰區二、三、十五集團軍少將參議。抗日戰爭后期在任遼寧省政府委員。日本投降后就任東北九省保安司令部中將顧問,旋出任遼寧銀行總經理,國民外交協會東北分會理事長,又當選沈陽市參議員。1948年當選為 “國民大會”邊疆民族代表團體代表。去臺灣后,任“行政院”參議,臺灣銀行特約經濟研究員,“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國民大會”黨部第二、三、四、五屆委員,勝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光亞企業公司董事長。 趙瑞卿安徽宿縣人 前陸軍第42軍第142師第424團上校團長 綏遠省無職軍政干部招待總所學員,綏遠起義 趙煦雍(1906-衡山人。生于1906年。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934年回國,歷任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技正,兼國立中央大學、兵工專門學校教授,聘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上校兵工教官及軍械處技正。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兵工署少將特派專員,赴海外購置和監制軍用器材。1941年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專員,襄籌戰時生產和國營事業。1946年后,籌建中央化工廠,后任遼寧紙業公司總經理、天津紙業公司總經理、耀華玻璃公司董事長。1949年到臺灣,任臺灣紙業公司總經理,"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首席技術顧問,兼任中華紙漿及欣欣水泥兩公司常務董事,創辦新行玻璃公司。1974年創辦東南堿業公司,任總經理等。 趙錫慶(1899-?)號子余,遼寧沈陽人。生于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東北講武堂第四期步兵科、陸軍大學第七期畢業。193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三軍參謀長。1941年1月31日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三軍副軍長。抗日戰爭勝利后赴東北,任遼東師管區司令。1948年9月22日授少將銜。同年11月在沈陽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投降。 趙錫田中將。號介人,江蘇漣水人。黃埔軍校第2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3期畢業。1935年12月任第3師8旅少將旅長,抗戰爆發后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6月任第8軍3師師長,1939年參加第1次長沙會戰,1941年任第100軍63師師長,1944年6月任第100軍副軍長,1945年2月任第10軍軍長,曾參加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1946年5月,獲勝利勛章;夏,國民黨軍隊開始整編,第十軍縮編為整編第三師,任中將師長,轄整三旅、整二十旅(旅長譚乃大)新一旅(旅長黃詠贊),隸屬于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參謀長趙子立);9月上旬,整編第三師于定陶縣以西大黃集地區被劉伯承部圍殲,趙錫田被俘,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參謀長趙子立旋因是役失利而去職。 不久,趙錫田獲釋。 1947年4月,入中央訓練團受訓。1948年7月,任江蘇保安司令部參謀長,繼升副司令。1949年5月,隨部隊撤退來臺。1950年4月,調任防務部門中將參議。1952年10月,退役。此后僅擔任“中國石油公司”顧問。1991年11月6日,因心肺衰竭病逝。” 趙錫光(1901-1955)生于1901年7月10日。云南保山人,字重華。云南陸軍講武堂韶關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畢業。1920年10月軍校畢業出任江西陸軍第2混成旅(旅長賴世璜)中尉參謀。1922年6月調任中尉排長。1924年12月混2旅擴編為第4師(師長賴世璜),升任上尉連長。1926年8月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師(師長賴世璜),仍任上尉連長。9月獨1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賴世璜),升任少校營長。1927年9月第14軍縮編為獨立第1師(師長熊式輝),升任中校副團長。10月獨1師改稱第37師(師長熊式輝),仍任中校副團長。1928年5月升任第1旅(旅長胡祖玉)第1團上校團長。8月所部改稱第5師(師長熊式輝)第13旅(旅長胡祖玉)第25團,仍任上校團長。1931年6月調任第5師(代師長周渾元)第14旅(旅長姚純)第30團上校團長。1933年9月第5師縮編為三團制,仍任第5師(師長周渾元)第30團上校團長。1934年1月20日升任少將團長。2月9日升任第5師(師長謝溥福)少將副師長。1935年5月3日敘任陸軍步兵上校。7月15日調升第96師(轄三團)中將師長。1936年1月9日晉任陸軍少將。11月12日獲頒四等云麾勛章。1938年8月24日調任第167師(轄三團)中將師長。1940年5月12日升任國民革命軍第36軍(轄新編第34師、暫編第15師、暫編第52師)中將軍長。1942年6月25日升任第38集團軍(總司令范漢杰)中將副總司令。1943年1月調任第8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政治部中將主任。1945年10月10日獲頒忠勤勛章。1946年4月調任新疆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陶峙岳)中將副總司令。5月5日獲頒勝利勛章。1947年12月兼任整編第42師(轄整編第65旅、整編第128旅)師長。1948年1月1日獲頒四等寶鼎勛章。9月22日晉任陸軍中將。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疏勒率部起義。12月29日出任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司令員陶峙岳)副司令員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軍(轄第25師、第26師、第27師)軍長。1951年11月兼任石河子建城工程處處長。1954年12月調任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陶峙岳)副司令員。1955年10月9日在新疆石河子病逝。 趙錫章(1901-1938) 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中將、抗日英烈。字榮三,河北河間人。1923年保安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后入晉軍,歷任排長、教官、少校參謀、上校參謀長、團長等職。1937年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和忻口戰役,后升任陸軍第19軍第70師第215旅少將旅長。1938年2月,奉命率部在隰縣一帶阻擊日軍,在川口鎮與敵展開激戰。2月21日在戰斗中負傷,仍帶傷指揮。最后頭部又負重傷,壯烈殉國。 趙錫潤山西河津人 太原北方軍官學校畢業 前陸軍第310師上校副師長1949/09/19綏遠包頭起義 趙錦雯(1894—1953)黃埔軍校管理處長。別字雨金,云南昆明人。南京第四陸軍中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工兵科畢業。1922年加入粵軍,任粵軍第一師工兵營排長、第二連連長。1924年秋入黃埔軍校任中校工兵教官。1925年10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參謀長,同年12月調任黃埔軍校入伍生第一團第三營營長。1926年5月任黃埔軍校上校管理處長。不久轉任第一軍二十師第五十九團團長,第二十二師副師長。1927年任第二十一師副師長。1929年編遣后任第三師第九旅旅長,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處長。1931年任第十九路軍第六十一師參謀長,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1933年參加福建事變,任福建人民革命軍第二軍參謀長。1935年1月改任“剿匪”軍東路第七路軍總指揮部參謀長,第二路總指揮部參謀長。同年4月授陸軍少將,后任參謀本部高級參謀。抗日戰爭爆發后,回滇任職,被滇軍總司令龍云任命為滇軍60軍參謀長,協助軍長盧漢和副軍長張沖率領滇軍60軍北上抗日,參加了血戰臺兒莊,在臺兒莊戰役中立下大功,1938年6月,滇軍60軍擴編為滇軍第30軍團,他任參謀長,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1月,滇軍第30軍團擴編為滇軍第1集團軍,他任參謀長,參加長沙會戰,1940年,調任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946年7月授陸軍中將,同年退役,1949年任云南綏靖公署中將參議,同年12月9日在昆明參加起義。任解放軍云南省軍區參議,云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后移居香港。 趙群起第44軍第162師少將副師長 。第44軍(代軍長周青廷)率第150師等部于兵團部起義同時也在金堂地區宣布起義。 14:趙蘊奇東北人。陸大干訓班畢業。任第一戰區第二十八集團軍暫編第十五軍少將參謀長。【東北保安第十支隊(趙蘊奇)】 1946年5月收編,4808人,駐沈陽,10月移駐鞍山,1947年6月移駐遼陽,改為第十保安區司令部。 第8兵團少將副參謀長;在遼沈戰役第三階段作戰中,該兵團被瓦解,中將周福成,少將蔣希斌、趙蘊奇、王景周、戴鴻國、尹榮光、王景南等投誠。 趙慕西黃埔海軍學校第22期,曾任國防大學海軍上校主任教官,退伍后定居美國。 趙鎮藩(1902—1967)陸軍大學正則班第七期畢業。別字國屏,黑龍江肇東人。1902年12月11日生于吉林永吉。1922年10月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學習,1923年8月畢業。1923年8月考入陸軍大學正則班學習,1927年7月畢業。歷任奉軍步兵營排長,東北軍軍官教導隊副區隊長,1931年5月任陸軍獨立第七旅司令部參謀長,1933年任陸軍第六十七軍第一〇七師第六一九團團長,率部參加長城抗戰。1934年6月任陸軍第六十七軍司令部參謀長等職。1935年5月任陸軍步兵上校。據1935年12月印行《陸軍大學同學錄》記載時年33歲,登記通信處為陜西省城中山大街884號陸軍第六十七軍辦事處。1937年5月21日任陸軍少將。1937年6月任陸軍第四十九軍第一〇九師第三二五旅旅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后,率部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任陸軍第五十三軍司令部參謀長,率部參加武漢會戰。1940年3月任第五十三軍第一一六師師長等職,1944年4月任陸軍第五十三軍副軍長,率部參加第二和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遠征軍印緬抗日作戰。抗日戰爭勝利后,仍任陸軍第五十三軍副軍長,率部赴越南參與對日軍受降及接收事宜,1946年6月率部赴東北對人民解放軍作戰。1947年4月入中央軍官訓練團第三期第二中隊學員隊受訓,1947年6月結業,返回原部隊續任原職。1948年11月在沈陽向人民解放軍投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部研究室高級參議等職。轉業地方工作后,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交通廳副廳長,民革山西省委員會委員,山西省政協委員等職。1967年9月2日因病在太原逝世。著有《日軍進攻北大營和我軍的撤退》(載于中國文史出版社《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日軍進攻北大營親歷記》(載于中國文史出版社《文史資料選輯》第六輯),《沈陽解放的一些回憶》等。 趙德駒(1894一1948)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別號昂若,別字怙農,又字元龍,安徽太平人。安徽陸軍小學堂、南京陸軍第四預備學校、南京陸軍大學第十二期畢業。1918年9月保定軍校畢業。歷任安徽安慶陸軍講武學堂教習、步兵隊隊官,安徽省防軍第二師司令部參謀、警備隊隊長等職,后任皖軍獨立第四團團附、代理團長等職。1927年10月隨部加入國民革命軍,任第四十軍司令部軍官教導大隊副隊長等職。1929年10月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期戰術教官,第八期、第九期入伍生總隊總隊附等職。1933年11月考入南京陸軍大學,1935年5月任陸軍步兵上校軍銜,1936年12月陸軍大學畢業。歷任陸軍第三十八軍(軍長孫蔚如)司令部參謀處作戰科科長、代理處長等職。 [1]抗日戰爭爆發后,任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第十一軍團(軍團長毛炳文、李延年)司令部副參謀長,兼任參謀處處長等職。1939年春任第十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第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胡宗南)第二十七軍(軍長范漢杰)司令部副參謀長。1940年春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戰區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劉茂恩)第二十七軍(軍長劉進)預備第八師(師長陳素農)司令部參謀長,后任副師長、代理師長等職。1942年4月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軍事總教官等職。 [1]抗日戰爭勝利后,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西安督訓處軍事總教官等職。1946年5月被授予勝利勛章,1946年7月退為備役。編著有《各兵種之性能及識別》、《戰后陸軍新兵器》(北京武學書館,1933年10月出版,全書32開,145頁)、《新兵器之研究》(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3年12月出版,全書有圖表,64開,108頁)、《各兵種之性能及識別》(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4年10月編制印行,全書有圖,64開,22頁)等。 趙德恒(1888—1968)云南陸軍講武堂第三期騎兵科畢業。別號誠伯,云南永昌騰越人。生于1888年6月6日。1909年10月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丙班騎兵科(后敘為云南陸軍講武堂第三期)學習,1910年10月畢業。1914年任滇軍第二師司令部中校副官長。1915年任駐粵滇軍第三師司令部參謀長。1918年任駐粵滇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兼粵贛湘邊防督辦公署參謀長。1920年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查無)。1921年12月任廣州大元帥府諮議,1923年3月23日任廣州大元帥府拱衛軍司令(朱培德)部參謀長、副司令官。1923年4月4日任廣州陸海軍大元帥府中將高級參謀。1926年8月隨部參加北伐戰爭。1934年4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 [1]抗日戰爭爆發后,于1940年任滇黔綏靖主任公署總參議。1941年任云南楚(雄)大(理)師管區司令部司令官,1942年辭職寓居昆明市。 [1]抗日戰爭勝利后,1945年10月獲頒忠勤勛章。1946年5月獲頒勝利勛章。1949年12月參與組織云南起義。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昆明市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昆明市政協常委等職。1968年8月31日因病在昆明逝世。 趙德樹四川南充人,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5期、陸軍大學第15期,后在國民黨第72軍任第233師師長。郭汝瑰同學。1949年12月19日,新華社正式發布了郭汝瑰率部起義的消息: 國民黨七十二軍全部萬余人,在軍長郭汝瑰和師長趙德樹率領下,于11日在四川西南的宜賓起義。起義后任樂山軍分區副司令 趙德裕(1887-?)云南陸軍講武堂第三期步兵科畢業。別號謹修,云南永昌保山人。1909年10月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丙班步兵科(后敘為云南陸軍講武堂第三期)學習,1910年10月畢業。投效滇軍部隊服務,歷任滇軍初中級軍職。1911年,參加護國討袁入粵作戰。1916年5月任護國軍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第二師第二十團團長◇滇軍總司令(李烈鈞)部第二混成旅旅長等職,曾任駐粵滇軍陸軍副司令兼聯軍前敵指揮官,1952年病逝 4月2日李烈鈞到了廣州,廣州已成桂系一家天下,國民黨的重要人物,包括國民黨籍的議員都已離開廣州,李頗懊悔自己不該再投火坑,而岑春煊承諾的滇軍發餉移防,也借口伍廷芳卷走關稅余款而不兌現。4月13日改編為邊防軍第二旅旅長趙德裕(李根源的部下)借口追查逃兵,公然包圍參謀部,先放槍示威,然后搜查,參謀次長蔣尊簋因此忿而辭職。同一天警備隊隊長進入贛軍司令部搜查。這兩處都是李烈鈞常到的地方,因此李烈鈞感到處境極不安全,遂跑到海珠海軍部暫避,4月27日秘密逃到香港,5月13日由香港到上海。 趙履強(1904 — ?),浙江嵊縣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縣立高等小學校畢業。1924年5月15日由周枕琴、徐桂人介紹加入國民黨。同月由竺鳴濤、邵力子介紹報考黃埔軍校,編入第一期第二隊學習。畢業后歷任軍校教導第二團排長,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師連長等職。1926年第二次南昌之役中受重傷致殘,返鄉居住。 1927年1月12日,軍閥孫傳芳部蔣起鳳師經新昌、嵊縣北撤,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某部營長長樂人錢倫體率一個營駐嵊縣,宣告嵊縣光復。時值國共兩黨合作時期,共產黨人同時也可參加國民黨,以共產黨員宣中華、潘念之為領導的浙江省國民黨省黨部,委派縣人張本芝、華倫初、應懷新、錢希乃等進步青年回嵊,于2月7日在剡山小學成立嵊縣國民黨臨時縣黨部,代替縣長吳光執掌縣事。其時,鎮海要塞司令張伯岐奉二十六軍軍長周鳳歧之命任寧紹警備統帶,收編地方武裝,組建二十六軍北伐義勇隊,回嵊收羅舊部。張伯岐帶著他的副官光復會同志張生泉回甘霖,打聽到王良運的下落,便決定動員他重建義勇隊。這時,恰巧北伐軍指導員趙履強也奉命回嵊招收義勇隊。趙履強是甘霖近邊的趙家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參加過東江戰役,父親趙伯堂和張伯岐、張生泉是光復會同志,叫張生泉娘舅。趙履強請張伯歧把王良運請下山來,張就差人去南山聯絡王良運。 趙壁光(1901—1975)號荊璞,四川西充人。川軍將領。1937年夏任第44軍149師447旅893團團長,1938年春任第44軍149師447旅副旅長,出川參加抗戰,后任第44軍149師445旅旅長,1940年任第67軍162師少將副師長,1941年5月任第44軍149師師長,1943年11月任第44軍150師師長,曾參加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1948年11月18日在淮海戰役中于江蘇碾莊投誠,后受中共委派回川從事策反工作,并任四川省西充縣軍事顧問,1949年底在四川西充迎接解放。任四川省西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趙璧光,二中隊/四川西充/珞珈山軍訓團/連營團旅師長/整四四師一五〇旅少將旅長 趙翰章(1902—1938)中央軍校洛陽分校步科畢業。又名振威,別字炳章,別號鐵夫,河北豐潤人。早年入西北軍官學校學習,后入陜西第二混成旅(楊虎城部)衛隊營任排長。1934年任洛陽軍校教官,《唐山日報》社編輯。抗日戰爭爆發后,任華北抗日聯軍第一總隊總隊長。1938年9月在攻打孤山日軍據點戰斗中犧牲。 趙戴文字次隴,別署清涼山人,山西五臺人,生于1867年11月28日。晉陽書院肄業,又入令德堂(山西大學前身) 學習,后回五臺組織民團,任團長。1905年赴日,入東京宏文學院師范班,期間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后任教,并從事革命工作。辛亥革命中協助閻錫山領導新軍起義。1912年任山西都督府秘書監。1916年任山西都督府參謀長兼晉北鎮守使及將校研究所所長。1917年任陸軍第四混成旅旅長。1926年任中國國民黨山西省黨務改組委員會委員兼第三集團軍政治訓練部主任。后任太原政治分會委員、北平政治分會委員等職。1928年10月任察哈爾省政府委員兼省政府主席,同月任內政部政務次長兼代部長。1929年任監察院院長。“九一八事變”爆發,任太原綏靖公署總參議。1932年任國民政府委員。1936年任山西省政府主席。抗日戰爭中兼任第二戰區長官部政治部主任、山西省黨部主任委員等職。還曾任中國國民黨第三、四、五屆中央執行委員。1943年12月27日因病在吉縣逝世。著有《軍事講演錄》《清涼山人文稿》等。“文革”開始,他的墓為“紅衛兵”平毀 。兒子趙宗復,早在1933年就加入了中共,1967年,擔任山西大學校長的趙宗復跳樓自殺。 趙鶴庭(1905~1959),原名大仁、昂軒,出生于湖南雙峰縣花門樓老庵堂一個世代木工家庭,民國4年(1915)隨家族遷居東安井頭圩。趙于民國15年6月入國民黨軍隊,至民國38年,歷任班、排、連、營、團、師長。黃埔軍校第七期,步兵上校,第一九二師五八二團上校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趙隨軍參加上海“八·一三”抗戰,在新市區遠東運動場、吳淞口等地轉戰月余,在獅子林與日軍肉博一天一夜,身負三處重傷,被部下從死尸堆里救出。傷愈后又隨部轉戰浙江、安徽、江西、貴州、云南、湖南、四川,直至日本投降。1949年12月,第79軍第194師少將師長趙鶴庭在四川什邡率全師將士起義。1959年4月辭世。 ***************************** 第一期 趙勃然 陜西華縣 趙榮忠 山西五臺 趙敬統 河南鞏縣 趙能定 江西南昌 第二期 趙植勛 四川合江 趙援 四川 趙強華 廣東儋縣 第三期 趙玉嶺 山東滕縣 趙鐵臣 江蘇海門 趙鑫 江蘇儀征 趙愚 湖南零陵 趙宋 四川巴縣 趙逢玨 山東滕縣 第四期 趙芹圃 湖南石門 趙經庭 江蘇 趙桐 云南阿迷 趙連璧 四川重慶 趙惠謨 四川稚縣 趙睿 湖南湘潭 趙仁隆 陜西邰陽 趙克念 湖北黃岡 趙繩祖 陜西 趙震番 陜西武功 趙生綏 陜西渭南 趙開悟 湖北松滋 第五期 趙潤生 步云 27 湖北鐘祥 鐘祥縣北鄉轉斗灣 趙通魯 伯曾 23 四川渠縣 渠縣臨巴鎮郵局轉 趙惠風 云飛 24 安徽鳳臺 正陽關揚家腦交 趙 宣 重光 24 四川酉陽 酉陽城內營盤口何吉山轉 趙仲坤 生厚 24 陜西渭南 渭南固帝鎮源盛長號轉 第六期 趙柱中 昌麟 21 湖南益陽 湖南益陽蘭溪德興隆大號轉 趙廷珍 登凱 21 浙江上虞 浙江甬紹線百官橫街 趙 綱 中天 24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靖港新康鎮學務委員會轉 趙潤生 文芬 26 湖南衡山 湘潭白果市郵局轉潔廬塘 趙 瑛 瓊樓 20 湖南桃源 湖南桃源縣東街趙氏宗祠交 趙佩珠 子珍 24 河南商丘 河南商丘縣城南二十五里李口集 趙楚藩 孟超 26 湖南湘鄉 湖南寧鄉七都石壩王祥興寶號轉 趙光烈 23 浙 江 浙江寧海飲和堂藥號 趙國雄 新垣 21 湖南長沙 湖南岳州柴家嶺趙松勝號交 趙 鵬 越翔 23 貴州畢節 畢節城內大東門龍齊轉趙雙璧 趙 勛 拯民 25 湖北鄂城 鄂城大南門內曲街交周榮升棧轉 趙作均 統 20 湖 南 長沙靖港新康鎮學務委員會轉 趙任俠 元卿 27 湖南長沙 長沙路邊井乾盛祥號 趙學隆 21 四川綿竹 四川綿竹縣南城外義合公轉交 趙菊生 寒星 22 浙 江 浙江臨海城內楊柳橋交 趙 賢 炳由 20 浙江于潛 浙江臨安藻溪桂芳橋趙后昌寶號轉交平越莊 趙 毅 志剛 21 四 川 四川南溪縣郵局轉交 趙紀三 潔民 24 浙江諸暨 浙江諸暨街亭轉 趙 樸 寒橋 23 江 蘇 江蘇睢寧縣城內粹精石印局轉 趙柱中 昌麟 21 湖南益陽 湖南益陽蘭溪德興隆大號轉 趙廷珍 登凱 21 浙江上虞 浙江甬紹線百官橫街 趙 綱 中天 24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靖港新康鎮學務委員會轉 第七期 趙宇年 君實 27 湖 南 長沙上東長街周長泰號轉 趙楚珩 23 云 南 安寧縣陶華村 趙 文 炳恒 22 湖 南 湖南邵陽棠下橋 趙學圃 夷農 22 浙 江 上虞北門外橫塘鎮趙福州交趙埠村 趙爾玉 爾岳 22 貴 州 興義縣宣化街書院側 第八期 趙志誠 23 陜西醴泉縣 咸陽縣城內西大街順興酒店 趙宗克 吞侖 23 福建閩侯 福州市府西廊三號交 趙燮雍 森賓 21 湖南衡山 衡山縣白果郵局轉桎木牌交 趙振宇 漢勛 24 河南商城 商西城縣鐘鋪集周廣成交欽吾先生交 趙國清 理真 25 福建閩侯 福州楊橋巷九號 趙家義 宜生 21 云南昭通 云南昭通縣北大街永記工廠二十一年二月轉入航空學校 趙國斌 光壽 23 貴州遵義 貴州遵義縣尚稽鎮 趙 維 宜相 24 四川鬧中 四川閬中白廟場郵局代辦趙治安轉 趙翔龍 渤 24 貴州鎮寧 鎮寧縣凹廠徐聘儒轉 趙 烈 國璜 24 貴州關嶺 關嶺縣縣城場壩 第九期 趙德軍 介夫 25 吉林伊通 南滿路四平街驛南蓮花街本宅 趙長澤 翼龍 20 察省延慶 延慶縣城內昌平街趙宅 趙國昌 21 遼寧沈陽 南京新街口北高家酒館安樂里五號 趙樹銓 東白 20 遼寧錦西 遼寧省錦西縣四合爐交南葦子溝 趙 琪 美東 24 河北徐水 河北徐水縣大王店轉西黑山村 趙天鐘 21 遼寧沈陽 遼寧省城小西關元寶石胡同九十七號 趙相亭 漢壽 23 山西天鎮 平綏路天鎮城內西南街德興永趙宅 趙坤廣 資生 25 察省懷安 平綏路孔家莊左衛鎮 趙健錚 偉璋 23 河北雞澤 永年城內東街天豐轉交 趙子和 世禮 21 山西晉城 山西晉城縣東溝鎮德順奎轉賀跋村 趙民藝 22 遼寧鐵嶺 遼寧鐵嶺福聚厚 第十期 趙純佑 武安 24 河南臨汝 天津河北東三經路十九號 趙崇善 冬可 25 四川郫縣 郫縣新民鎮 趙 仁 逮明 22 陜西三原 三原東鄉大程鎮唐村 趙輪升 聘衡 20 遼寧莊河 莊河大孤山老德記 趙志英 昌賢 19 黑龍江織線爾 黑龍江海拉爾 趙 華 24 貴州貴陽 貴州貴陽□行路九十號 趙鳴皋 24 遼寧遼中 遼寧遼中小新民屯振興孚交 趙锝鈞 陶齋 22 河北滄縣 北平東城小方家胡同一號 趙 瓏 子玲 25 青海循化 青海循化城內東大街趙峻德堂 第十一期 趙寶善 20 遼 寧 遼寧省立一師附中 平綏新保安源茂德 趙乃賢 侃 23 浙江富陽 杭州師范 浙江富陽虎嘯杏轉溪西村 趙恩璋 23 河北鹽山 通縣潞河高級中學畢業 天津南開大街永慶里二號 趙盂潭 23 四川粱山 四川梁山南正街蓬萊醫院轉交 趙志洪 中人 24 遼寧遼源 遼寧西洮鐵路茂林站本宅 趙建新 健心 23 江 蘇 揚州大芝麻巷十九號 趙潔民 22 遼寧沈陽 沈陽大南門內秋爽胡同 第十二期 趙燦煌 22 湖南長沙 湖南湘潭第七區石鼓市石灣 趙振華 治中 23 云南大理 云南大理中陽和 趙祟武 21 遼寧黎樹 黎樹郭家店 趙從云 22 四川郫縣 四川郫縣花園場郵轉 趙拔才 25 河南滑縣 河南滑縣趙草坡 趙學詩 頌平 23 江蘇儀征 儀征城內鼓樓街 趙乃魯 20 遼寧沈陽 沈陽城北虎石臺 趙丕勣 后茂 20 四川云陽 四川云陽縣小河口街川發榮號交 趙有章 俊民 24 四川冕寧 冕寧馬房溝 第十三期 趙宗潞 為民 22 河南安陽 河南安陽城內大街西記染坊轉 趙秉青 勝藍 22 江蘇宿遷 江蘇宿遷陸集合順興藥棧 趙飛崑 21 福建閩侯 福州南臺石田街十四號 趙正芳 春華 23 山東濟寧 山東濟寧西門內老同升德糧店 趙璋 煥文 21 湖南衡山 湖南衡山萱州河郵柜交 趙華雄 24 安徽巢縣 巢縣西鄉唐家嘴 趙學書 同文 20 江蘇儀征 儀征城內鼓樓橋 趙鳳梧 沈舍 22 河北隆平 河北隆平沙灣村趙宅 趙維遠 23 云南尋甸 云南昆明威遠街義合當轉 趙繼宗 杰讓 20 河南開封 開封小紙坊街十九號 趙肅深 21 四川重慶 重慶文華街五三號 趙克海 佐圣 20 安徽蚌埠 上河西摩路一二七號 第十四期 趙承英 24 山東平陰 山東平陰城西南云門小屯 趙德鑫 金三 24 安徽宿縣 安徽縣古饒集半壁峭圩子或城中西門大街三十七號 趙益軒 開延 24 江蘇連云 連云市墟溝鎮義和永號 趙五瑞 20 山西河津 山西河津城內南里店 趙祖田 繩武 21 江蘇溧水 江蘇溧水永北門恒泰祥轉 趙壽誠 23 河北北平 河北省北平市井憲胡同一號 趙克歐 士諤 23 河南溫縣 河南溫縣林村交 趙治業 子成 22 云南鄧川 云南鄧川縣教育局轉下江尾 趙子純 19 四川江津 四川江津石門場 趙汝榕 19 貴州貴陽 貴陽忠烈街十號 趙家學 彤 20 四川巴縣 重慶藩寺范莊 趙世琨 19 四川成都 成都協進中學校轉交 第十五期 趙行昭 21 湖南邵陽 湖南邵陽太平二巷四號轉交 趙聚英 行 22 湖南衡山 湖南湘潭花石瓦鋪子轉船圮交 趙文蔚 23 江蘇鎮江 鎮江大港鎮 趙 杰 之□ 26 安徽泗縣 安徽五河雙溝郵局 趙志遠 24 黑龍江 海倫縣郵局轉 趙庭琴 22 河南唐河 河南唐河祁儀鎮交 趙子修 22 河南鄢陵 河南鄢陵縣 趙登岳 崧峰 25 河南新安 新安縣第二區東崗村 第十六期 趙昌言 洞瀛 21 安徽太平 江西泰和江西省參議會趙昌蓉轉 趙康衢 鵬 24 安徽合肥 安徽霍山新華街一二二號 趙思輪 豈隅 23 四川仁壽 仁壽古佛洞鄉郵轉 趙文楚 21 四川榮縣 趙朝輝 23 河南西平 西平縣五色廟何莊交 趙蔚觀 建中 20 湖北沔陽 沔陽彭家場趙復生轉 趙悖然 20 湖北鄖縣 鄖縣南化鎮 趙世棟 20 湖北棗陽 棗陽資山鎮交 趙鎮中 原名道金 22 湖北公安 徐郭巷交 趙華峰 21 河北河縣 河縣雙廟 趙季奎 21 西康西昌 西康昌禮州郵局轉 趙成業 28 陜西長安 西安圪塔寺六號 第十七期 趙人龍 君乾 19 江蘇吳縣 蘇州滾繡坊七十八號 趙福生 政然 21 陜西蒲城 蒲城高陽鎮升明通寶號轉 趙淵祥 伯信 23 浙江東陽 浙江東陽巍山上街頭花柳巷 趙曉春 公瑜 22 遼寧輯安 輯安臺上村趙家大院交 趙文林 力行 24 遼寧海城 海城西牛莊慶發和轉 趙樹藩 蔭侯 28 云南楚雄 云南楚雄第五區呂合鎮交 趙年熙 壯圖 27 河南濟源 河南濟潭縣城東南官莊郵局轉梨林村 趙漢鼎 志久 24 遼寧法庫 遼寧法庫西雙臺子村 趙秉信 秋海 22 浙江黃巖 黃巖城內大寺巷 趙昭敏 當五 23 河南陜縣 河南陜縣菜園鎮轉田京莊村 趙沛璋 家懋 25 貴州松桃 貴州松桃縣東門口 趙伯秀 旭升 24 浙江麗水 浙江麗永碧湖章得利寶號轉趙付 趙駿伯 育麟 25 安徽阜陽 安徽阜陽東北關桅桿街 趙季仁 24 湖南邵陽 湖南邵陽西門指揮頭本宅 趙槐庭 23 四川眉山 四川彭山南街新盛隆 趙玉峰 23 陜西蒲城 陜西蒲城南街德豐魁交 趙得俊 杰軒 22 河南汲縣 河南汲縣橋北德南街路東交 趙錫裕 云虎 20 浙江諸暨 浙江諸暨楓橋趙家 趙紹安 康候 22 河南宜陽 河南宜陽城內 趙錫范 晉三 22 山東萊陽 萊陽河頭店郵局轉黑石埠 第十八期 趙善頌 達人 24 江蘇吳縣 吳縣帶城橋 趙之儼 一平 24 山西五臺 山西五臺槐蔭村 趙山民 云樵 23 河南唐河 唐河湖陽趙橋 趙治國 20 河南新鄉 平漢路黃河北岸新莊 趙子云 志云 23 浙江仙居 浙江仙居縣大見下應 趙子珊 24 浙江縉云 緒云南區溶溪橋鎮 趙伯雄 25 江蘇睢寧 睢寧文學巷后 第十九期 趙仁化 清園 22 山東萊陽 萊陽前頭村 趙 榮 26 青海循化 循化縣民匠莊 趙禎林 達德 23 四川成都 成都桂王橋東街二號 趙效曾 21 河南涉縣 涉縣更爾村交 趙 忠 23 浙江黃巖 黃巖教善巷四號 趙光軒 22 遼寧撫順 撫順千金寨 趙 剛 斌武 21 貴州遵義 貴州遵義三岔河 趙銀泉 寶溪 24 河南新鄭 新鄭縣西趙家寨 趙學暢 燦 24 四川閬中 閬中郵交萬年埡 趙心善 嘉軍 22 四川郫縣 趙文琦 22 江西安福 安福北外街趙金麗爐 趙銅金 22 湖北沔陽 沔陽仙桃鎮 趙祥甫 鳳至 26 河南河間 河間趙家莊 趙風麟 23 河南鎮平 鄧縣黑龍樂方坡 趙明啟 23 河北深縣 深縣唐奉鎮 趙興鎮 23 貴州銅梓 貴州銅梓 趙國斌 志強 23 江蘇徐州 徐州新東門二三號 趙以矩 23 四川巴縣 巴縣仁厚鄉窩□ 趙明禮 22 河南伊川 彭婆鎮東趙溝 趙 忠 盡已 20 浙江東陽 東陽巍山斧頭塘沿 趙孝先 子敬 23 陜西臨潼 陜西臨潼田市鎮南趙村 趙宏綴 至剛 24 甘肅臨夏 蘭州林森路四九號 趙念茲 源 26 河北北平 北平西四牌樓兵馬司五 趙善文 28 廣東高要 高要天寧北路光園 趙丹亭 蔚福 23 湖北鐘祥 鐘祥臼口同發祥交 趙哲民 22 浙江黃巖 黃巖橋上街六號 趙永禎 25 河南武陟 武陟木欒店東門外侯園鎮 趙希□ 24 湖北公安 公安朱家嘴 趙文紹 丹青 24 陜西華縣 華縣瓜坡鎮仁壽堂號 趙天杰 普麟 22 浙江仙居 仙居南關雙廟轉溪頭 第二十期 趙 文 濟武 23 四川梁山 四川梁山袁驛鎮郵交 趙 航 文榜 23 湖北江陵 湖北松滋米積臺聚茂源轉 趙敬藩 子云 22 云南洱源 云南洱源上北門 趙 柏 恒崐 22 云南彌勒 云南彌勒竹園鎮萊市 趙鵬鈞 光澤 21 四川綦江 四川綦江橋河鄉勝利蛋莊 趙德新 友泉 24 浙江杭州 浙江杭州下城仙林橋十二號 趙聞起 中亮 22 浙江瑞安 浙江瑞安大學龍川里后宅 趙承禹 命之 22 湖南湘潭 湖南湘潭回水灣 趙 鎂 25 云南龍陵 云南龍陵大街立生祥 趙師董 景平 22 浙江黃巖 浙江黃巖西鄉頭陀橋南奧 趙志遠 鵬 22 河南固始 河南固始縣北鄉馬家埠東趙家園 趙中金 振魂 26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東南鄉六家畝趙家巷 趙觀成 22 湖北沔陽 湖北沔陽彭家場趙復生轉 趙超群 勤殯 23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二馬路二四號 趙煥奕 仁威 24 廣東臺山 廣東臺山縣斗山浮石村和興里 趙文秘 覺龍 22 福建福州 福建福州南臺倉前山嶺后里二十號 趙希曄 霆生 24 陜西紫陽 陜西紫陽高灘 第二十一期 趙華魁 23 湖南邵陽 湖南邵陽東鄉兩市塘石橋頭轉交 趙詩英 23 湖北天門 湖北天門皂市西趙家場 趙謙衡 欠恨 23 浙江諸暨 浙江諸暨街亭鎮郵局轉浮塘樓店橋頭 趙萬富 子益 20 云南鎮南 云南楚雄呂合郵局轉交牛風龍 趙庭樞 為政 21 四川古藺 古藺縣水屯鄉郵局轉廟耳坪 趙榕卿 20 湖南湘潭 廣西桂林定桂路魁星巷第六號 趙崇尚 20 湖南新寧 武岡東路回龍市立家灣 趙定國 25 湖北當陽 湖北當陽河溶鎮大順全寶號交 趙煥佐 22 浙江仙居 浙江仙居大見郵分局轉下葉 趙文生 豪善 24 江西玉山 江西玉山六都橋轉白橋 趙仲喜 振原 22 浙江浦江 浙江浦江二十四都石宅郵局轉茶山 趙東鱗 21 朝 鮮 朝鮮平安北道定州郡德達面星洞 趙卓云 令序 24 河南伊川 河南伊川海角鎮尚禮村 趙敬三 敏杰 21 河南填平 河南省宛西鎮平縣禹艇鎮大趙營交 趙新民 雨田 20 陜西長安 西安北關外聯志村二十五號 趙廣武 斌 22 山東平陰 山東平陰王橋澗莊三O號 趙連棠 馥亭 25 山西興縣 晉興縣趙家川口村 趙克鼐 □ 23 安徽桐城 桐城呂亭驛郵交 趙書勤 光輝 24 河南襄縣 襄縣康封鎮竹園村交 趙思敬 永恭 23 四川郫縣 四川郫縣新民鄉 趙 盛 永鵬 22 甘肅武威 武威北街永興和 趙 遼 允中 25 遼寧海城 海城縣西牛莊城南濟沙河沿屯 趙忠信 俊杰 21 陜西大荔 陜西大荔黃家營村 趙 剛 鎮宇 21 河北景縣 河北景縣趙林家 趙禮謙 超逸 21 湖北天門 湖北天門皂市西趙家場 趙世霖 雨生 23 陜西興平 陜西成縣和興泉號轉陳千村南堡 趙國武 六學 20 陜西長安 陜西長安第九區木塔寨南村居仁堂 趙應梅 植三 22 山西孝義 孝義縣胡家窯 趙熙平 振東 21 山東文登 文登城內亭子街詢交 趙英杰 北辰 22 綏遠薩縣 薩縣夕城基督教會轉 趙明棋 振亞 24 河南南陽 南陽瓦店鎮趙莊 趙漢賢 杰勛 21 河南息縣 息縣萬興店北交趙家寨 趙嘉廉 子正 23 山東齊河 齊河城油房趙家莊 趙培能 23 江西上猶 上猶社溪圩陳合順號 趙宗平 虛白 23 安徽宿縣 宿縣南小趙集南趙莊 趙 英 24 陜西華陰 華陰車站道北長和堡 趙自修 振已 23 河南郾城 郾城西大新店北街趙宅交 趙璧書 22 陜西乾縣 乾縣南鄉姜村鎮郵局交 趙華南 丙離 25 河南沈丘 項城水寨單東南姜村省 趙守玉 22 安徽合肥 合肥東三官策文崗上趙村 趙佐臣 衡 23 湖北宣恩 宣恩獅子關郵代所轉 趙尊志 衛民 21 河南西平 西平西儀封鎮南街交 趙鐵英 21 河北唐縣 唐縣固城村趙宅 趙光先 啟子 22 河南長葛 長葛東北十二里南北趙村 趙松蔭 岳中 21 甘肅酒泉 酒泉河東鄉下河清 趙新超 群軼 23 河南唐縣 唐縣桐河鎮同盛樣 趙樹屏 翰黎 22 河南汜水 汜水木樓鎮郵局轉交后真村 趙開福 惟忱 24 山東蓬萊 煙臺西八角口天佑號轉大趙家村 趙心惠 化邦 22 安徽臨泉 臨泉界首東南十八里范寨 趙保華 24 陜西華縣 華縣西關天興堂轉馬家堡 趙子匯 成 24 湖北公安 公安麻豪鎮河東河萬興 第二十二期 趙子望 21 浙江諸暨 浙江諸暨洮么埠村下趙 趙 柱 鼎臣 19 山西寧武 山西寧武縣城內小教廠街趙宅 趙勝元 19 新疆喀什 新疆疏附騎九旅機槍連 趙世鎧 21 河北天津 河北天津第一區寶雞道一O 趙鈞衡 21 山東平原 山東平原東門里大街七五號 趙鴻志 21 河北清苑 河北清苑 趙遠恩 遠 19 安東寬甸 安東省寬甸縣虎山鄉 趙景武 春發 21 山東壽光 山東壽光縣柴莊鄉東方呂莊 趙振義 平 21 安東孤山 安東省孤山縣龍王廟裕和順 趙布箴 21 山西清源 山西清源縣西青堆村 趙仲謙 19 新疆英吉沙 新疆英吉沙縣政府交 趙志本 19 陜西長安 西安南郊黃良鎮郵局轉魚包頭村 趙曉晨 21 河北武清 河北武清縣楊村北大頓邱村小學校 趙文治 家麟 22 河北文安 河北文安縣蘇橋鎮北大街門牌一號 趙長春 22 遼寧營口 遼寧營口田莊郵轉 趙壽齡 祝壽 20 山西垣曲 山西垣曲縣趙家嶺村 趙天英 20 河北唐縣 北平西四牌樓白塔寺巡捕廳卅一號 趙崇惠 21 河北滄縣 北平崇外唐波洞后街八號 趙景淮 其錦 23 江蘇高淳 溧陽椏溪巷 趙之壁 23 河北寧河 河北蘆臺鎮南街一三一號陳宅轉 趙欽和 22 浙江瑞安 浙江省文成縣龍鳳鄉郵柜 趙世祥 鉞城 22 山東臨朐 北平內四區后毛家灣一六號 趙承毅 卓然 23 安徽宿縣 安徽宿縣土祠巷一九號 趙玉文 21 遼寧遼陽 遼寧省遼陽縣南判甲爐村 趙達善 20 北平市 山西臨汾左義南村 趙新朝 22 陜西朝邑 陜西省朝邑兩宜郵局交北健村 趙可權 世麟 22 河南固始 河南固始縣東關七株樹巷王贊 趙鐵英 23 北 平 北平王府大街二十五號 趙昌頤 22 河北天津 天津市北門里府暑街二十六號 趙文海 涵之 20 山東館陶 山東館陶縣城東北青石□村 趙善勤 趙勤 22 廣東高要 廣東高要桂林圩發記郵代所轉 趙廷琛 22 哈爾濱市 遼寧省錦縣石山站古物街三九九號 趙梅仙 福田 22 山東濱縣 山東濱縣何集鄉山趙村 趙中平 聲業 20 遼北開原 北平宣內后王公廠一O號 趙 憲 培華 24 河北定縣 北平西單松竹胡同二號 趙克宏 夢愁 22 安徽宿縣 河南開封南門外私立施宜女中事務科 趙桂生 23 山西榆次 山西省榆次縣富戶街一五號 趙滌亞 21 河南方城 河南省方城縣中封村 趙振華 瀾民 23 河北磁縣 河北磁縣東鄉東玉曹村 趙允楨 建華 21 山西崞縣 山西省崞縣南大常村東街 趙培柘 霞 23 浙江仙居 浙江仙居南鄉雙廟鎮轉下應交 趙 魯 鐵正 22 山東新泰 山東省新泰縣第四區靈查鄉王靈查莊 趙善國 21 河南安陽 河南安陽鄴西鄉娘娘廟村 趙國潘 20 四川眉山 四川眉山小南街十七號 趙當才 義典 20 河南武陟 河南省黃河北岸平漢路詹店車本文轉載自趙氏宗親微信公眾號,作者趙英雄。 趙鳳翔 22 河北藁城 河北正定城東趙莊 趙建隆 世雄 22 河北欒城 河北省欒城縣程上村 趙思溫 晉雄 21 山西平遙 山西省平遙縣黎基村北新堡二五號 趙連珍 立中 23 山西大同 山西大同皇城街五四號 趙廣仁 靜山 23 山西代縣 北平西單二條十三號 趙東熙 海波 26 韓 國 韓國平安北道義州群月華面麻龍洞二三六號 趙多善 積慶 23 云南澄江 云南澄江聯慶鄉七保 趙庭舫 震遠 20 河南商城 河南商城新生鄉達權店 趙柱生 22 西康冕寧 西康冕寧城內西街一一一號 趙尊才 清松 21 四川成都 青龍街一五號附一號 趙鴻永 玉松 22 越南河內 越南河內 趙惠卿 林階 22 江蘇銅山 江蘇銅山縣北六十里馬坡 趙銳師 經武 22 甘肅臨夏 甘肅臨夏積石鄉劉家集 趙 熹 公白 21 遼寧錦具 江蘇無錫社橋頭忠勤高級職業學校肥皂廠九號 趙成鏞 成章 22 四川西充 四川西充仁和鄉常山茶園 趙象乾 22 河北大興 河北大興 趙萬鎰 裕臣 22 青海循化 趙樹元 21 河北昌平 河北昌平 第二十三期 趙成山 垠潮 20 安東鳳城 安東鳳城通遠堡國民中心學校 趙九成 22 遼寧遼中 遼中久才崗代辦所 趙德輝 23 吉林舒蘭 吉林舒蘭縣天德鎮 趙華林 23 遼寧蓋平 遼寧蓋平熊城 趙志英 21 陜西蒲城 陜西蒲城洛西鎮郵局轉 趙幼成 立 22 四川崇慶 四川崇慶上南街一O一號 趙 鉞 劍英 22 遼寧遼陽 遼田縣柳河鄉唐家堡子保 趙德義 21 遼北昌圖 沈陽市大西街一段一0二號 趙學儀 應龍 19 阿拉善旗 蒙古定遠營阿拉善旗旗政府轉 趙光太 21 吉林懷德 懷德縣大榆樹鄉 趙恩榮 劍光 21 遼寧蓋平 蓋平縣熊岳城東正白旗 趙 偉 化天 21 遼寧鞍山 鞘山市永樂區信記當 趙國輝 文彩 21 四川西充 西充大南街永盛源 趙濟群 銳 23 遼寧本溪 本溪石橋子鎮下石橋保趙家店交 趙繼契 舜卿 19 江蘇徐州 徐州市東大湖站南趙家圩 趙玉堂 子云 21 新疆木壘 木壘河頭畦村 趙洪彬 靜波 23 河北趙縣 趙縣六市莊 趙征非 永謀 22 松江肇東 肇東三友街一四四號 趙 琪 20 山東昌邑 膠濟路□山站郵局 趙志道 雨南 20 浙江文成 浙江文成縣龍川鎮 趙之偉 立心 22 吉林長春 吉林長春平治街一八號 趙鳳林 21 遼寧本溪 遼寧本溪清河城鄉清河城保 趙樹藩 籬 23 遼寧復縣 遼寧省復縣李官鄉郵局 趙鳳翔 偉騫 21 遼寧新賓 遼寧省新賓縣夾河村上夾河保 趙常忠 競云 20 遼寧本溪 遼寧省本溪縣張其寨鄉達貝溝保 趙長慶 立平 21 遼北開原 遼北省開原縣寶和鄉樣堡 趙幼龍 19 四川新都 四川省新都縣龍門街十三號 趙炳星 宜軍 20 河南宜陽 河南宜陽縣韓城鎮 趙義杰 威 23 遼寧莊河 遼寧莊河縣太平岑趙家屯 趙德芳 曙光 3 安東孤山 安東孤山縣孤山街天昌隆 趙仕鏞 天一 21 貴州安順 貴州安順縣交通路三六號 趙志侃 23 陜西寶雞 寶雞西固川鎮轉交北橋上 趙世俊 子英 23 陜西戶縣 戶縣西街積德生轉交南柳吊莊 趙希功 21 河南新鄉 新鄉縣南六十里小趙莊 趙叢實 敏 23 遼寧沈陽 沈陽市大南城門里書院胡同二號 趙 旭 宗信 21 陜西長安 長安斗門鎮積義成轉韓家莊南村 趙振甲 21 甘肅皋蘭 皋蘭縣蘭谷鄉豐登村 趙坤定 一之 21 陜西潼關 陜西潼關南源太要街萬壽堂轉姚青東村 趙祖芳 健吾 22 河南商城 河南商城三義鄉 趙至斌 允中 20 甘肅酒泉 迪化市西大街復興隆轉 趙輩福 22 山爾歷城 山東歷城高家鄉城角頭城 趙士英 季龍 21 江西南昌 江西南昌市將軍渡三十號 趙紹武 止戈 22 江蘇銅山 江蘇鋼山西北黃集 趙仲玖 展云 21 江蘇銅山 江蘇銅山第三區古道鄉陳塘 趙衛養 世教 23 河南固始 郭陸灘張少培交 趙作華 鴻書 23 遼寧營口 營口市綏定區日新街六二號 趙文學 緯明 22 熱河南凌 熱河凌南六家子小學校 趙 智 子久 21 湖南瀏陽 湖南瀏陽北鄉北盛倉交 趙俊華 明 21 陜西褒城 褒城新集鎮老豬集河壩張西軒先生轉 趙萬祜 福卿 20 陜西西鄉 陜西西鄉三川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