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不是你拿捏別人,就是別人拿捏你。 你是打工人,跟身邊的同事、上司打交道。要么別人吃定你,讓你干最苦最累的活;要么你吃定別人,甩鍋給更老實的同事。 你是老板,跟下屬們打交道。要么別人反客為主,讓你這個老板難堪,要么你順勢而行,吃定他們,讓他們心甘情愿給你996。 可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一場“博弈”。 在棋局的博弈當中,沒有共贏,只有零和,不是你贏,就是他輸。 拿捏、控制一個人,最有效的方式,也就這三點。 一、畫大餅,迷惑人心。 控制人心,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招。最實用的一招,莫過于“畫大餅”。 說一個案例,你就懂了。 東漢末年,曹操領兵在外。途中,遭遇了干旱,將士們饑渴難耐。 曹操為了防止兵變,也為了走出困境,就跟將士們說“前邊有一片綠洲、梅林,梅子又大又甜,只要走快點,就到了”。 將士們聽了曹操的話,立馬變得斗志十足。沒幾天,就走出了困境,回到了大本營。 這就是著名的歷史典故《望梅止渴》。 梅子,自然是虛假的,也就是所謂的“畫大餅”。問題是,這大餅,很實用,除了曹操本人沒信,其他人都相信了。這,就說明曹操成功了。 你看職場的老板,最喜歡用的,就是這招,天天畫大餅,總有老實巴交的員工,會中招。 二、先給一個巴掌,再給一個甜棗。 人性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喜歡“先抑后揚”的事物。 如何理解呢? 你讓他先甜,后苦,那他絕對是無法接受的,只會要求更多。 反之,你讓他先苦,后甜,那他絕對是可以接受的,哪怕只有一點甜,他都無怨無悔,認為自己值了。 這就延伸出一個“管理”定律——胡蘿卜加大棒策略。 為了馴服驢子,人類先給驢子大棒,打它一頓,隨后再給它一點胡蘿卜。吃了胡蘿卜的驢子,立馬忘了被大棒胖揍的疼痛,變得愈發乖巧、聽話。 為什么“先抑后揚”的策略會奏效? 道理很簡單,生物對于任何事件的印象,多數停留于最后。只要最后對他好一點,哪怕一開始打到他半死,他也不會怨恨你。 三、以利誘之,讓人之想法、主見,變得動搖。 有道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絕大多數人,都會為了金錢而來,也會為了金錢而去。甚至有些時候,為了金錢而死,也都在所不惜。 絕大多數動物,都會為了食物而來,也會為了食物而去。甚至有些時候,為了食物而死,也都毫無畏懼。 不論是為了金錢,還是為了食物,本質上,就是為了“利益”。 用江湖的話術來說,就是“爭食”。 在“爭食”的過程中,稍微給別人一點好處,你信不信,別人會心甘情愿為你辦事。 但是,要注意,由于人性“得寸進尺”,所以不能完全滿足,滿足一半,就行了。一半一半,適可而止,乃是馭人之術。
寫到最后 談到這里,肯定有人會說,難道非要如此嗎? 也許,你很討厭這些“馭人之術”,但是,你的上司、老板,以及社會的精英,都會拿這些“馭人之術”對待你。 你不喜歡,可不代表別人不拿捏你。 還是那句話,要么你拿捏別人,要么別人拿捏你。如果你選擇退讓,那就不要怪別人拿捏你了。先發制人,而后發制于人。 江湖,并不是美好的烏托邦,而是赤裸裸的修羅場。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都改變不了“殘酷”的現實。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