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北京,繁華喧囂,車水馬龍的街頭,一輛公交車悠悠駛過,宛如城市脈絡中流動的血液,穿梭于大街小巷。誰又能料到,這看似平常的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激烈沖突,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讓一個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也使兩個家庭墜入了痛苦的深淵。 晏繼勤,一個13歲的少女,誕生于一個令人稱羨的家庭。她的父親晏某與母親鄭某,皆是清華大學聲名遠揚的教授,在學術的浩瀚海洋中,他們如璀璨星辰,造詣深厚。然而,事業上的順風順水,卻讓他們的感情與家庭規劃姍姍來遲。 直至40歲,事業根基穩固,他們才攜手步入婚姻的神圣殿堂。婚后,忙碌的事業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他們無暇顧及生育之事。待到考慮孕育新生命時,兩人都已年近五旬。備孕之路,荊棘叢生,他們甚至一度將希望寄托于試管嬰兒技術。但命運似乎格外眷顧,鄭某在59歲高齡時,成功懷上了孩子。 1991年初,得知懷孕消息的那一刻,夫妻倆激動得相擁而泣,淚水里滿是喜悅與期待。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中,晏繼勤呱呱墜地,宛如一顆明珠,降臨到這個家庭,成為父母心中的無價之寶。 作為獨生女,晏繼勤自幼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家中的每一個人,都將她視若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小時候,她調皮搗蛋,父母總是笑著包容,覺得那是孩子天真爛漫的天性。 隨著時光的流轉,晏繼勤的性格愈發囂張跋扈。在學校,她欺負同學;在外面,她欺負鄰居家的孩子。每次惹了事,父母總是以“童言無忌”“年紀還小”為由,為她擺平一切。在父母的無限縱容下,晏繼勤越發肆無忌憚,甚至將爸爸媽媽的學生也當作使喚的對象。 鄭某和晏某作為教授,手下有不少研究生學生。他們上課時常帶著晏繼勤,憑借著父母的威風,晏繼勤在實驗室里對那些比自己大很多的哥哥姐姐頤指氣使。同學們心中雖有不滿,卻敢怒不敢言,畢竟自己的論文命運掌握在她爸媽手中。而晏繼勤的這些囂張行徑,在父母眼中,卻成了孩子童真的可愛表現。 2005年的假期,陽光明媚,鄭某和晏某決定帶女兒去游樂場游玩。出發時,晏繼勤覺得坐車太悶,提議坐公交車,欣賞沿途風景。一家三口從新街口站上車,此時車上已座無虛席。晏某和鄭某站著倒也無妨,可心疼女兒的他們,剛站一會兒,晏繼勤就說腿酸。 鄭某立刻將目光投向離自己最近的女子,眼神中滿是期待,仿佛在說:“姑娘,給我女兒讓個座吧。”那女子卻不為所動,依舊穩穩地坐著。鄭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惡狠狠地瞪著對方,甚至想上前理論。后邊的一位男子見狀,趕緊起身讓出了座位。 鄭某讓女兒坐下后,仍咽不下這口氣,陰陽怪氣地說道:“還是學生的素質高啊,不像有些人屁股就像粘在凳子上一樣。”對面的女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回懟道:“對啊,還是學生的素質高,確實不像某些人自己來得晚,還想搶別人的座。” 這時,售票員過來催他們付票錢,晏某掏出兩元錢。原來,他不需要付錢。坐著的售票員女子立刻站起來提醒:“他們一家給的錢不對啊,從新街口上的車到藍旗營一個人是兩塊。”原來,這位女子也是售票員,對票價了如指掌。 鄭某和晏某覺得丟了面子,撒謊說從豁口站上車。女子聽后失笑:“還以為是什么大款呢,騙人都不打草稿,一個車上的人都知道你們是從新街口上的車,為了兩塊錢編出這樣的瞎話,丟不丟人?”這話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晏某和鄭某的自尊心,他們氣急敗壞地和女子爭執起來。 晏繼勤見母親受氣,立刻沖上前,趾高氣揚地喊道:“你算個什么東西?你知道我媽是誰嗎?她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售票員女子看著這個乳臭未干卻如此囂張的小女孩,也不甘示弱: “清華大學的博士怎么了?大學的博士不也是沒有素質,也是得坐公交車嗎?” 車上頓時亂成一團,晏某被隔在人群外,看著女兒被掐住脖子,他聲嘶力竭地威脅道:“我告訴你,你敢動我女兒一根頭發,我讓你吃不了兜著走。”售票員女子吃軟不吃硬,聽到這話,手上的力道更重了。 在一群人的推搡中,女子竟活活掐斷了晏繼勤的脖子。在咽氣的前一秒,晏繼勤滿臉通紅,眼中滿是恐懼與悔恨,她艱難地求饒:“阿姨,我錯了,求求你放……” 晏繼勤的父母悲痛欲絕,他們的世界仿佛瞬間崩塌,要求將兇手判處死刑。最終售票員女子為自己的莽撞行為付出了代價,被判處死緩。晏繼勤的父母依然無法釋懷,尤其是她的母親,在女兒剛去世的前幾年,精神恍惚,如同行尸走肉,沉浸在無盡的痛苦與自責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