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實話,喝茶這件事,門檻不高,但真正喝明白的人,沒幾個。 有些人一天三四杯,年年喝,反而越喝越沒精神。腸胃也越來越差,失眠、上火、心慌,問題一堆。 不是茶不好,而是喝法不對。 茶能養人,也能傷人。關鍵就看你怎么喝。 今天咱們就把這個事兒掰開揉碎說一說。 養生喝茶,最關鍵的6個習慣,別小看,都是實打實對身體有幫助的,越早堅持,越見效果。 ![]() 第一:早茶不空腹,先吃點東西墊墊底 很多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泡杯茶。覺得清腸通氣、提神醒腦。 但問題是,空腹喝茶,尤其是綠茶、濃茶,傷胃。 茶里的咖啡因、茶多酚、鞣酸,一空腹下去,胃酸立馬狂飆。長期這樣,胃黏膜容易出問題。 尤其是有慢性胃病、胃寒的人,早上喝茶,建議先吃點東西,比如一片面包、一把堅果、一小塊饅頭都行。 然后等個十來分鐘,再喝茶,既不刺激胃,也能更好地吸收茶里的營養。 第二:飯后不是立刻喝茶,最少等半小時 很多人飯一吃完就來一句:“泡壺茶!” 聽著很講究,其實不對。 吃完飯胃里正在消化吸收,這時候茶水一沖進去,尤其是那些重茶、濃茶,容易稀釋胃液、影響吸收。 而且茶葉里含有鞣酸,它會跟食物里的鐵元素結合,影響鐵的吸收。長期下去容易貧血,特別是女性。 所以喝茶解膩沒問題,但要注意時間。 最理想的喝茶時間是:飯后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 這時候腸胃已經開始初步處理食物,來一杯溫熱的茶,正合適。 第三:茶要喝溫的,別太燙,也別涼透了 喝茶圖一個舒服,溫潤的感覺。 可有些人喝茶就喜歡滾燙的,覺得熱才解乏。其實這最傷食道和胃。 醫學研究早就說了,茶水溫度超過65℃,長期飲用,會增加食道癌風險。 還有一部分人,尤其夏天愛喝冷泡茶、冰鎮茶,一口下去是涼快了,可胃氣也給壓了。 胃本來就喜溫怕寒,冰茶進去,立刻收縮,脾胃陽氣受阻,時間長了,人容易沒精神、拉肚子、手腳冰涼。 所以喝茶別太激進,最好的狀態是溫熱不燙,入口舒服,不用吹也不燙舌。 第四:別泡太濃,也別泡太久,傷的不只是胃 很多人以為茶越濃越提神,越能“刮油排毒”。 但真不是這么回事。 濃茶咖啡因含量高,會讓心跳加快、心慌失眠。有些人晚上喝一口濃茶,半夜兩三點還睡不著。 再一個,泡太久的茶,不光味道苦澀,茶多酚和鞣酸含量也超標,容易刺激胃黏膜。 而且時間太長,茶湯還容易被氧化,營養成分反而減少。 那茶泡多久合適? 一般綠茶、黃茶三分鐘左右就差不多;烏龍茶五六分鐘;黑茶、普洱這些可續水多次,但別泡到“黑不見底”那種地步。 總之,茶別泡成“藥湯”,你又不是練蠱。 第五:茶具常洗,茶葉別反復泡太多次 很多人家里那套茶壺、茶杯,一用就是一整年。外殼看著烏黑發亮,心里還美:這叫“包漿”。 其實那不是包漿,是細菌和茶垢堆積。 茶葉里的糖分、油脂、茶多酚,時間一長,和空氣里的灰塵、唾液殘留混一起,就成了細菌的溫床。 再加上有些人一泡茶就連泡七八次,第一泡有香,第二泡有味,第三泡還行,第四泡開始沒味,第五泡就純是泡水了。 泡到最后,茶葉早就泡得“脫胎換骨”,營養沒了,味也淡了,水還容易變質。 所以別貪,茶葉最多泡三四次就好。喝完就倒,茶具趕緊清洗晾干,才不積臟氣。 第六:茶要選對,不是人人都適合一種茶 這是大多數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不是說綠茶就一定清爽,黑茶就一定養胃。關鍵得看你體質和當下狀態。 你要是經常胃脹胃寒、拉肚子,那就別老喝寒性的綠茶,多喝點熟普、黑茶、紅茶; 你平時愛上火、嗓子干、長口腔潰瘍,那綠茶、黃茶、白茶反而更適合; 你晚上容易睡不著,別晚上喝茶,尤其是濃茶; 你女性經期期間,茶就少喝,尤其別空腹喝,寒涼刺激,容易引起痛經或加重宮寒。 喝茶,別盲目跟風,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真正養生,是養自己,不是湊熱鬧。 說到底,茶是個好東西。 但再好的東西,只有用對方式,才有好結果。 養生不在于“多喝”,而在于“喝得對”。 從今天開始,把這6個習慣慢慢養起來,不用太急,先改一個也好。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茶不止解渴,更是在溫養你的一整天。 喝茶這事,不用玄,不用神,只需要一點點認真。 溫杯、泡茶、靜靜喝下去,這一口,就是最簡單、最踏實的養生。 溫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