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神經官能癥,靠2個思路,幾張中藥方子,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我從不讓我的患者長期吃藥 神經官能癥,就是包括強迫癥、焦慮癥、軀體障礙在內的一系列精神障礙,在頭部可能會表現為頭痛、失眠、健忘,有時候嗜睡;在胸腹部可能會表現為胸痛、胸悶、胸部感覺異常,心熱、心慌、呃逆等;在小腹部可能表現為小肚子發硬,失精遺精,月經不調等。 西醫對本病,大多采用精神安慰輔以谷維素,安定等藥進行治療,尚無更理想的方法。中醫治療起來,卻也頗具戲劇性,就是你找中醫看,頭三劑藥一般都管用,然后喝著喝著又不管用了。比如用個逍遙散、歸脾湯,甚至柴胡舒肝散,統統都容易這樣。 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該怎樣去治這個病呢? 我是認為,治療神經官能癥,根本應抓住精血虧虛、神經失養這個病機。舉個例子: 曾有一患者,女,54歲,連續失眠4個月,心情急躁,易怒易悲,老想打哈欠,欠伸,體檢未見異常,診為神經官能癥,西醫開谷維素、鹽酸氯丙嗪(冬眠靈)等藥服用無效,改安神丸亦不見效。刻診:舌整體偏紅,少苔,脈弦細數,兼小便黃,大便結(自述3天一次)。遂開方,以甘麥大棗湯加龍骨、牡蠣等,復診調方一次,共服3個療程,諸癥平息。 像上面這個甘麥大棗湯,主治證為:婦人臟燥。臟燥就代表體內津液不足,這樣的患者很容易情緒不穩定,有時候會歇斯底里,甚者會被當成精神病。其實這就是神經官能癥患者,神經得不到濡養的一個重要表現。 我認為治這樣的神經官能癥,就一個思路:養陰生津 在此介紹中藥中兩個方子,一個是甘麥大棗湯,一個就是生脈飲,甘麥大棗湯含甘草、小麥、大棗,生脈飲含紅參、麥冬、五味子,所以都是生津的,對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官能癥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治療神經官能癥,我的第二個思路:去瘀生津 干枯的河流一定要去通水,但還應該疏通河道。很多神經官能癥患者就是這樣,他體內的神經得不到精血濡養,除了本身精血少外,還與體內的淤堵有關。 而人體內的瘀血、壞血能遺害于全身,比如刺激腦神經使其發生錯亂,或者發生種種血液病變,如皮膚病、瘍瘡,以及攻沖性、游走性之疼痛、腹痛。這些在沒有器質病變前,很多就會被診為神經官能癥、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以只要看他有血瘀,就按這個思路。 中藥去淤血,今天我要說一個血府逐瘀湯,其含有桃仁、紅花、當歸、生地、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殼、甘草、柴胡等,幾乎能讓全身的陳舊血液都活動起來,又能行氣止痛。臨床上我們會發現,這個方子對大腦、神經相關的一些病癥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我是中醫胡慧,歡迎大家關注我,與我交流! ![]() 血府逐瘀湯 |
|
來自: 東北人yhi4ef4x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