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靈犀一墨 2013年注定是中國考古史上不尋常的一年,就在這一年,隋煬帝墓在揚州曹莊被發現,楊氏第21代主將楊鏗夫婦墓被發現,一代女相上官婉兒的墓被發現。在此之前,上官婉兒的墓地一直是個謎,直到考古人員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附近發現一座破壞較為嚴重的唐墓,通過對墓志銘的解讀確認了墓主人就是曾經風華絕代的風流奇女子上官婉兒。 ![]() 根據墓志銘的解讀和勘探結果顯示:該墓有斜坡墓道,五個天井和磚券墓室,根據墓葬形制,可以初步判斷這是一座高等級的唐代墓葬,這種形制和規模的唐代墓葬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較為常見,如果墓主人是位籍籍無名的人物,那么可能就失去了對歷史研究的價值。 隨著考古的深入進行,考古人員發現了讓人驚奇的一幕,在接近天井 底部的位置,墓室被破壞嚴重,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最關鍵的是墓室里沒有一件隨葬器物,棺槨和墓主人的遺骨也不翼而飛。考古人員根據跡象推測,如此程度的破壞十有八九為“官方毀墓”。在挖掘將近完成的時候,一塊青石墓志在甬道被發現,墓志蓋頂面篆刻“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到這里關于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并躍然紙上了,在唐代被冊立為昭容又姓上官的,唯有一人,那便是上官婉兒。 只是曾經權勢滔天,風華絕代的風流女人上官婉兒的墓,為何如此寒磣,并且遭遇嚴重的官方毀壞呢?帶著疑問,我們一起走進關于這位傳奇女性的生平。 上官婉兒,唐代著名女官,詩人,皇妃,公元664年出生,祖父上官儀為唐高宗的丞相,父親上官庭芝為唐朝大臣。如此顯赫的家世,上官婉兒的一生應該是幸福美滿的,可就在上官婉兒出生的同一年,祖父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廢武則天的詔書,與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則天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同母親鄭氏一起配沒掖廷為奴,鄭氏出生官宦世家,從小精通文墨,盡管在掖廷為奴,鄭氏始終沒有放棄對女兒的培養,在母親鄭氏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機會永遠給有準備的人而備,公元677年,女皇聽聞掖廷有名少女出口成章,于是立即派人前去傳話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前有曹植七步成詩,現有上官婉兒須臾成詩,且文采斐然,辭藻華麗,武則天見如此奇才,興奮不已,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自從得幸武則天后,上官婉兒小姐的人生如同開掛一般,平步青云。 ![]() 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武周皇帝,上官婉兒也正式成為了武則天的政治筆桿子,從此專掌詔命起草。換我們現在話來說,那就是成為了總經理的辦公室主任兼秘書。老大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文書需要下達的,都由她來撰寫并發出去。 但自己爺爺和父親都死于這女皇之手,開始侍奉時,是個正常人都會多少帶點情緒的,但是人家是一國皇帝,自己也不敢太過表現出自己的情緒,所以不久后,上官婉兒就因忤逆旨意,犯下了死刑,可這武則天可不是普通的女人,我們知道,她是相當的惜才的,經過一番心里較量后,武則天最終特予赦免了上官婉兒的死刑,只是處以黥面,什么叫“黥面”,就是在犯人的面部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然后涂上墨汁,留下永久性的標記。 據說上官婉兒被施以黥面后,為了遮擋額頭的標記,于是用紅色的顏料在額頭畫上了一朵梅花形的標記,沒想到的是,這么一弄,原本就絕美的面龐,瞬間更增添了幾分嫵媚,從此,長安的世族貴女們爭相效仿,一時之間梅形額心標記成了長安城的時尚風。 有了這次經歷后,上官婉兒更加佩服眼前的主子的心胸和魄力,也充分意識到自己在自己的女子面前,生命就如同一只螻蟻,為了更好的活下去,也為了報答武則天的知遇之恩,上官婉兒開始盡心盡力伺奉武則天,處處迎合,更得武則天換新。 要不然人家能夠當上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皇,武則天這胸懷也是沒誰了,要是換別人,誰有膽量將一顆定時炸彈放在自己眼前,你殺了人家爺爺父親,人家不恨透了你,斬草除根都來不及呢,還留在身邊當貼身女秘書。 可人家武則天就是武則天,不僅重用人家還人家常伺左右,培養人家的處理公務的能力,教人家如何為官,從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上官婉兒開始組織撰寫《景龍文館記》《舊唐書》,除此外,武則天還讓她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上官婉兒也由武則天的貼身秘書直接晉升為了實際上的丞相,小至皇帝的日常事務,大到軍國謀略,殺生大權,上官婉兒無不參與。 ![]() 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隨著權勢日盛,找她巴結她的人也如過江之鯽,這其中就包括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武三思等人。 作為武則天親手培養的女官,上官婉兒不僅在政治上展現出出色的敏銳度,更是給武則天的各項計劃的執行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就這樣她完成了從罪臣之女到朝廷女官的逆襲。 隨著跟武則天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上官婉兒與武則天兩人之間逐漸形成了區別于其他上下級之間關系的更為復雜的關系。在這位一位睿智的偉大女性面前,上官婉兒變得越發智慧,面對武則天挑剔的眼光,她總能迅速吸收上級傳達的指令,并潛移默化中自己變得越來越像自己的“老師”。 在女皇武則天身上她不僅學會了政治技能,更是染上了一些自己偶像身上的不良習慣,比如年紀輕輕的上官婉兒便開始如自己的主子一樣豢養男寵。 據史料記載:上官婉兒豢養的男寵數目眾多,一度超過了自己的主子武則天。她豢養的男寵,不僅僅有美男,也有不少的權力人物。可以說她儼然成為了一位最早的女神,周旋于不同的男人之間,從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到武則天的兒子李顯,據說都是她的裙下之臣。與武則天不同的是,上官婉兒畢竟年輕,很快武三思和李顯就被她厭棄,她開始需要更多的男性滿足于自己的需求。為了尋找更多的青年才俊,開始頻發出入于長安的酒樓和酒肆等娛樂場所。絕美的容顏滔天的權勢讓她在聲色場所如魚得水,流連忘返。 畢竟是朝廷官員,這是要是被主子知道了,總歸影響不太好,于是她便以自己的身份來威脅那些被自己所看中的男人,為了給自己行事方便,她便巧立名目,以挖掘朝廷人才的名義,向這些青年才俊許諾,只要能夠討她開心,便可以給他們進入朝廷工作的機會,此畫面一出,是不是很像我們娛樂圈的某些不良大佬們。 那些有野心和抱負的年輕人開始紛紛想盡辦法討好她,獻上各自的才藝,更多的人甚至提供優質的私人服務。隨著男寵數量的不斷增加,上官婉兒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奢靡無度起來。 ![]() 我們不竟要問,自己的秘書兼丞相如此做派,難道武則天不知道?當然知道,只是她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由此也足以可見武則天對她的寵愛。可是千不該萬不該,這女子玩膩了別的男人,開始把手伸向了武則天身邊的男寵張易之。這下女皇是不能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她非常憤怒,懲罰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黥面。 上官婉兒也是為自己捏了把冷汗,從此以后不再敢招惹主子看中的男人了。就這樣兩人各玩各的,也就相安無事了下來。 直到公元705年,張柬之等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復辟,上官婉兒再次被任命為唐中宗的貼身秘書,隨著兩人的曖昧升級,加上唐中宗的信任,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其母也被封為沛國夫人。 為了討好韋皇后,她將武三思推薦給了韋皇后,據史料記載:韋皇后與武三思關系曖昧,完全被蒙在鼓里的唐中宗,以為自己老婆給自己找了位得力干將,沒想到是給自己找了頂綠帽,李顯全然不知地與武三思商議政事,張柬之等人從此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不久,武三思依靠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 眼見武三思權力日盛,上官婉兒并投入了武三思的懷抱與之私通,并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上官婉兒的做派顯然是得罪了李家皇室,公元707年,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余人,殺武三思、武崇訓于其府第,并誅其親黨十余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這次上官婉兒是險些喪命,好在最后李重俊兵敗被殺,要不然死的就是上官婉兒和韋皇后她們了。 這么看下來,這上官婉兒就一典型的奸臣啊,見利忘義,見風使舵,可真實的歷史卻并非如此,從陜西咸陽的墓志記載可以看出:上官婉兒曾多次進諫,反對立安樂公主為黃太女,從檢舉到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發為尼,辦法是想盡了,可是始終沒有得到唐中宗的準許。甚至最后都死諫了都沒有動搖唐中宗的決定。 ![]() 眼看軟硬都不行,上官婉兒也只好放棄,開始每天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吟詩作賦,游山玩水,在外人看來這妞怕是徹底躺平了。安心做起了唐中宗的妃子,唐中宗看她消停了,于是開始以各種方式來補償她,又是建豪宅,又是送樂隊,可人家這時卻是徹底死心了,竟然用著李顯送的豪宅豢養男寵。 據史料記載:上官婉兒常與一些宮官在宮外宅第宴樂,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原職。 逍遙自在的日子過多了也就乏了,有句老話說得好,樂極生悲,公元710年,隨著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眼見唐中宗李顯被韋皇后母女玩于鼓掌之間,她毅然選擇了投入太平公主的陣營,隨著李顯的駕崩,朝政大權落入韋氏手中,眼看朝廷一片混亂,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 就這樣戰爭一觸即發,危機情況下,當時身為臨淄王的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于是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唐隆之變,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后一黨。 在李隆基率軍進入宮中時,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并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 只是這次的上官婉兒卻未能如愿,畢竟叛變主子多了,總歸給自己留下了無情無義的名聲,風吹兩邊倒的生存之道,試多了也有過時的時候,李隆基面對上官婉兒的投誠,絲毫不為所動,他立即下令斬了上官婉兒,就這樣風華絕代的一代女相上官婉兒身首異處。 太平公主之道后非常哀傷,她派人前往吊祭,并將草草掩埋的上官婉兒尸首合并起來安葬于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第二年公元711年7月,李隆基下令復封上官婉兒為昭容,謚號惠文。 由此可見,在李隆基的心中已經承認了上官婉兒為唐中宗的妃子。 如此安穩死去也是一種幸福,無奈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矛盾達到了巔峰,在姑侄倆的斗爭中,太平公主事敗身死,李隆基于是將壓抑許久的怒火對準了那些與太平公主有關的死去的人。首先就是駙馬武攸暨,接著是薛紹,因為上官婉兒的墓距離武攸暨的不遠,李隆基那是看著就來氣,為了宣揚自己的權力,他直接命人去毀了上官婉兒的墓,于是就有了開始介紹時,上官婉兒的墓被挖掘開后竟無任何陪葬品的景象。 那么至于墓中上官婉兒的尸骨失去蹤跡,只有等待歷史給我們揭開謎底的時刻了。曾經風光無限的上官婉兒,就這樣死不見尸,就像她飄零不定的人生一樣,生前無數人追隨她的裙裾,死后,也有無數的人尋覓她的蹤跡。由此我們不得不感嘆命運的無常,政治漩渦中的她榮寵無比,而身后的她歷經千年仍舊難以安息。 她將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用在了為封建統治者服務上,玩弄權謀的同時也被權謀給反噬,她的悲劇結局從她踏入政治舞臺的那一刻已經注定。假設如此聰明美好的女人能夠學會收斂鋒芒,尋找一處寂靜平常的人生興許不會遭遇如此悲慘的命運。一輩子玩弄權術,最終遭遇權力反噬,萬劫不復!悲哉哀哉! ![]() 作者簡介:靈犀一墨,原名:李海燕,80后,畢業于武漢大學計算機軟件工程專業,愛好寫作,擅長隨筆,散文、詩詞賦、作詞、劇本、微小說等。有不少作品見于刊物和多家知名平臺并多次獲獎。多家網絡小說平臺簽約作家,發表中長篇小說近100萬字。現為一知名中外合資文化公司的企劃總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