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生在找老公的時候,邏輯一開始就是錯的!女性慕強這是刻在基因里的,人不要違背那些更底層的本能,否則你會收獲很多失望。而且是一步錯,步步錯,萬劫不復的那種循環(huán)嵌套的悲劇。 許多女生雖然喜歡口嗨,說自己慕強,必須上嫁,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完全相反。因為越是普通的女生就越?jīng)]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人會本人的追求可控和確定性。什么樣的人可控?什么狀況更有確定性?用腳后跟想一下就會明白! 女生們習慣說要找對自己好的人。而這個所謂的好,往往包含著一種無原則的遷就和態(tài)度卑微的乞討,以及不管合理不合理都順從的情緒滿足。你猜什么樣的人會這樣做?什么樣的人這樣做還沒有怨言。當然是覺得自己不配的人!什么樣的人會覺得自己不配?沒本錢,沒本事,沒希望、沒原則,在生存競爭中舉步維艱的人! 許多普通家庭的父母由于自身的匱乏和無力,往往極度缺乏安全感,更加無力為孩子的探索和嘗試支付成本。任何會產(chǎn)生成本的事情都不允許孩子去做,更別說那種會造成損失的事。這種無形之中的控制欲并不來自于他們的本性有多么的壞,思維有多么的保守,心態(tài)有多么的消極。主要來自于他們對自己的判斷和基于這種判斷所采取的生存策略。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諸多生存策略和他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南轅北轍:試圖通過持續(xù)的打擊和否定來達到鞭策和鼓勵的目的。通過控制孩子的各種行為來馴化孩子的順從,卻又急切的渴望這樣的孩子能出人頭地。如果孩子是水,自己就是杯子。如果那個水越是不會溢出杯子就越不可能超越杯子的范圍!理解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為也適應其他方面! 一個女生因為自身的普通、缺陷、匱乏,自卑而缺乏安全感。能夠讓其感到安全的人和事,就必定是糟糕的人和沒有挑戰(zhàn)的事。在這一種人和事的泥潭中,不管怎么掙扎,都只會持續(xù)惡化。因為對方都沒有希望,又能把你帶到哪里去呢?對方之所以跪舔,是因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拿得出手的東西。而此舉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能夠繁衍。因為除此之外也真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達到這個核心目的! 正因為如此,那些口嗨的女人,往往會在爛泥潭里面折騰。一邊咒罵自己周圍都是垃圾堆,一邊繼續(xù)在垃圾堆里面翻找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什么不會到光彩奪目的地方去尋找,反而要跟自己看不上的垃圾堆較勁呢?因為無法從優(yōu)秀的人那里獲得自己內心所渴望的那份安全感——因為那種安全感的內在訴求本身就是病態(tài)的,是內心對自身狀態(tài)的一種補償。上架害怕卑微,下嫁害怕艱難,中嫁心有不甘。所以才會進退失據(jù)卡在半空中。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慕強,反而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窘迫和糾結。低價值的人會特別享受那種整個世界圍著自己轉的幻覺。哪怕這種幻覺是由另外一個人刻意營造的,也感到滿足。她們討厭競爭,害怕不被重視,同時又鄙視自立自強——因為真的沒有這個能力。所以電視劇中才會出現(xiàn):多金帥氣專一的霸道總裁愛上一無是處的我,而且還任憑自己作死都至死不渝。因為只有這種充滿矛盾性的幻覺,才能恰好彌補那個擰巴的靈魂內心各種相互矛盾的訴求。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大多數(shù)人都存在一個思維誤區(qū):她們堅定地認為強者能夠提供物質保障,弱者能夠提供情緒價值。這個想法與現(xiàn)實不符。不管是物質保障還是情緒價值,都只能有強大的一方提供!弱小的一方會習慣性的把對方的意見看成是對自己的指責。其精神結構的防御機制更容易頻繁地啟動,每一次啟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去平復自己內心的波瀾。用通俗的話說,這就是一種內耗。能量是守恒的——你覺得是內耗的強度頻率更高的人有多余的精力和能量去理解,體諒、包容,撫平對方的情緒。還是什么都沒干就已經(jīng)精疲力盡的人,有多余的能量去為別人提供情緒價值?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什么叫提供情緒價值?就是用自己過剩的能量把對方從各種消耗之中拽出來,并撫平對方的情緒對自身造成的消耗。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其父母可能會把這個孩子咒罵半天。這個孩子會陷入到自責愧疚痛苦的內耗之中。這個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會責罵半天,是因為他們先于這個孩子陷入到某種自我消耗的漩渦之中。責罵是為了分攤痛苦轉移消耗!有些底層的家庭,父母為什么會習慣性的指責和羞辱孩子,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就是因為他們的低價值在自己的社交圈中感到羞愧痛苦,這種持續(xù)的內耗需要有人來分擔和轉移。而唯一沒有風險的轉移,就是那個能夠完全控制的自家孩子!由此可見,即便是親生的父母,只要是處于弱者狀態(tài),也沒有辦法提供情緒價值,反而會在無形之中本能的向孩子索取情緒價值來分擔自己的內耗! 如果你理解了這一點,你就能理解為什么許多女生會過得不幸福。她們自己就是一個不斷自我消耗的低價值深淵。她們無法憑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拉出來,即便遇到優(yōu)秀一點的人,也會倍感壓力。那種可能會不被重視的恐懼感,會驅使著她們退而求其次,以尋求某種充滿確定性的安全感。這個退而求其次,就是那種會無原則的遷就、順從和迎合自己內心各種充滿悖論的需要。只有在社會生存競爭中價值不夠的人才會去這樣做。然而,任何一種沒原則的擠壓,必將會產(chǎn)生劇烈的反彈!這就是她們以后會感到不幸福的根源所在… 這些人基于自身不正常的內在需求,挑選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人,簽署了一份不平等條約。這是后續(xù)所有悲劇的開始!真正的選擇從來就不是對別人。真正的選擇其實是對自己。你選擇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活成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擁有什么樣的價值和心態(tài),決定了你與外界的人和事之間的關系。 |
|
來自: sunflowerw386w > 《守夜人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