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蔡瀾 文/楊士虎 2025年6月25日,蔡瀾走了,83歲的人生斑斕著世界,通透的把自己升入了“天堂”,讓世間的其它“艷羨”的不能自己,人本來的本來竟可以是這樣的活著啊,真不白來一回呀! 他的生命是瀟灑的,祖籍廣東潮州的他,1941年8月18出生在新加坡,與金庸、倪匡、黃霑并稱香港四大才子。14歲就在新加坡發表《瘋人院》影評,轟動一時,16歲就被邵氏電影公司派往日本,學習電影編導,22歲定居香港,監制成龍電影《快餐車》《龍兄虎弟》,可謂影視界少年天才;57歲又開始寫作,出版超300本書籍,又是了個大器晚成了的著名作家;他主持多個飲食節目,如《蔡瀾人生真好玩》等,還在2012年擔任《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可謂美食界的“大哥大”;有人不完全統計(可查可記載的),他一生共61段情史,方瓊文又是唯一的太太,幾乎是《紅樓夢》中賈寶玉女人數的“幾次方”。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回看人生83載,活過,愛過,也吃過,這人間,我玩夠本了,無債一身輕,一生足矣! 好個蔡瀾,讓世間的男人無不眼紅,都覺得自己活得“窩囊”,因為了和他比較;讓世間的女子無不疑惑,他身上究竟長了什么“肉肉”,那么吸引人又把最難“擺平”的女人個個“擺平”。 我翻看他的《活過》是自傳式的文字的集合,摘來有深度的幾句: 你只是來體驗生命的,不是來演繹完美的。你什么都擁有不了,也什么都留不住,更不需要證明什么。這世上99%的人都不會有太大出息,都只能普普通通的過完這一生。所以請放下你的焦慮,這輩子無論你怎么過,怎么活都不重要。你到這世上也僅僅是為了體驗這個世界的花花草草,成功了體驗而已,失敗了體驗而已,結婚了體驗而已,離婚了體驗而已。這其中你帶不走任何東西,也沒有什么是一定要完成的。也許對我們來講,健康的活著,平靜的過著,開心的笑著,適當的忙著,就是對自己人生最好的交代。 已經“非常圓滿”的他說自己并不是在追求圓滿,而是了“委曲求全”:人生一定不要太追求圓滿,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財旺人不旺,人財兩旺壽不長。所以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求缺不求全,而且求全一定要加上委屈這兩個字,因為委屈才能求全。所以福不可享盡,留三分給子孫。利不可占盡,舍三分給別人。 他還是個“潮人”,吃的忘我和痛快淋漓,將吃做到了“極致”,他為了吃一碗心怡的面,會不辭辛苦翻山過海到了日本的鄉下;蔡瀾談過61段戀情一生無兒無女,曾勸年輕人應該躺平,曾坦言已看淡生死,一輩子不后悔“丁克”,自曝不生孩子原因,無法照顧覺得自己沒長大;曾說女人漂亮無趣,有腦子才好,直言獨立的女性最可愛;坦言已看淡生死,能掙錢更能花錢,晚年每個月花50萬雇8人服侍,高喊著“委曲求全”的他不讓自己受丁點的“委屈”,慧智的如“開了天眼”。 老金(查良鏞)的江湖,倪匡的衛斯理,黃霑的詞曲,蔡瀾的豁達人生,“四大金剛”濡染了六十年代出生的我。 蔡瀾說:盡量地學習,盡量地經歷,盡量地旅游,盡量地吃好東西,人生就比較美好一點;人間好玩,我走了。 我以為,紀念蔡先生,就要像他一樣把每一天都過成盛宴,這其實比哀悼更有意義! 蔡瀾先生走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