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酒癮、親情,劉歡如何在絕境中翻盤?人生最怕什么?不是摔得頭破血流,而是摔了沒勇氣爬起來。劉歡,那個嗓子一開就能點燃全場的歌王,硬是被“不死癌癥”摁在地上摩擦了十幾年。股骨頭壞死、酒癮纏身、父女冷戰,外人看他,妥妥的“晚年凄涼”劇本。可61歲的他,硬生生靠音樂、愛和善意,活出了讓人眼紅的新人生。這一路,他咋做到的?咱們來扒一扒。劉歡的家,曾經有個“小酒吧”。 朋友來了,推杯換盞到天亮;沒人時,他也得端著酒杯才覺得日子有滋味。可這“滋味”差點要了他的命。中國醫學科學院的數據說得明白:長期酗酒和股骨頭壞死脫不了干系,30%的患者都跟酒精過不去。劉歡就是活例子。確診時,醫生撂下狠話:“再喝,輪椅伺候。”2010年,他換了髖關節,以為能翻篇,可酒癮像鬼影,甩都甩不掉。粉絲拍到他術后還醉醺醺地買酒,急得在網上喊:“劉歡,你可長點心吧!”救他的,是妻子盧璐。這個1988年跟他九天閃婚的湖南妹子,成了他命里的定海神針。 術后,盧璐把家里酒瓶全清空,還拉著醫生和朋友組了個“健康生活小組”。她逼著劉歡在北京的公園練太極,研究低脂菜譜,半夜疼得睡不著就陪他聊到天亮。盧璐笑說:“我得讓他比我活得久!”如今,劉歡舉著茶杯打趣:“茶比酒貴,可命更金貴!”我咋看?盧璐的愛,簡直是劉歡的救命稻草。家人的陪伴,能讓人從地獄爬回人間,你有沒這種被拉一把的經歷?劉歡給女兒取名“一絲”,盼她活得灑脫。可這閨女偏不按套路出牌,愛音樂卻不肯練鋼琴,大學直接跑去紐約大學學電影,30多歲了還不談婚論嫁。劉歡急得拍桌子:“我像你這么大,你媽都懷你了!”“一絲”卻懟回去:“你的人生是你選的,我想走自己的路!” 父女倆冷戰,家里氣氛冷得像冰箱。轉機來得意外。2018年,“一絲”在紐約拍了部紀錄片,講底層人的奮斗故事,拿了獎。劉歡窩在沙發上看完,眼淚吧嗒掉:“這丫頭,比我更會講故事。”從那以后,他不再逼婚,見人就炫:“我閨女在紐約拍電影!”收到女兒的新片,他挑半小時毛病,最后不忘問:“錢夠不?爸再轉點。”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得好,父母和孩子吵翻天,歸根結底得靠理解和放手。劉歡這步,邁得漂亮。我挺感慨,父愛有時候得學會松開拳頭,才能抱得更緊。你家有沒有這樣的“代溝大戰”? 病痛沒讓劉歡的音樂夢熄火。2012年,他在杭州錄《中國好聲音》,站12小時腿都腫了,還堅持教選手怎么唱《彎彎的月亮》。他拄著拐杖在錄音棚里“蹦”,告訴年輕人:“唱歌得用心,不然白搭!”選手回憶:“劉老師那股勁兒,太燃了!”離開導師席,他沒閑著。2020年,他給云南麗江一所山區小學捐了音樂教室,送去鋼琴、吉他,還視頻教孩子們唱《我和我的祖國》。他甚至悄悄資助三個貧困學生學音樂,其中一個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他跟校長拍胸脯:“合唱團?我派專業老師去!”中國鄉村教育報告說,音樂教育能讓鄉村孩子的自信心提升40%。 劉歡的善舉,不只是送樂器,更是給孩子們送希望。我看他這是在用音樂“種樹”,種出的是未來的花。你說,這種善心是不是比啥都值錢?2008年,劉歡疼得只能躺著,可腦子沒閑著。他在病床上用筆記本寫歌,試著把北京胡同的吆喝聲融進民樂,搞了幾首還沒公開的曲子。后來,他給《流浪地球2》寫了片尾曲,用電子音效炸出太空感,年輕人直呼:“這老頭比我們還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