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剎那 敦 煌 滄海桑田 HeXi Corridor ![]() ![]() 第七集 敦煌 01 我們不知道他是誰。 他的名字應該被留在編號220的洞窟里。但是,按照當時的慣例,繪畫的工匠的名字不能出現在他們所做的壁畫上。于是,這個杰出的畫工被時間的洪流湮沒了。但,為了呈現發生在莫高窟的這個故事,我們還是為他取了一個名字——李工。 彈指間,滄海桑田。一剎那,轉身千年。 02 作為溝通歐亞的商業大道、中原王朝的前出基地,敦煌寄托了熙來攘往各色人等的夢想。而從敦煌再往西進入西域,則要穿越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生死叵測。 于是,人們在離開敦煌前就在莫高窟捐錢造一個窟,供養神靈佛祖,祈求得到保佑;從西域荒漠里平安過來的人們,為感謝佛祖的保佑和恩賜,也開窟造佛供養;平民百姓在豐年和平安盛世,希望好景長久,遇荒年戰亂亦盼望能擺脫苦難,為精神上的寄托,心理上的滿足,也開窟造像,求得安慰。 03 石窟在不斷增加,窟中的佛像在改變著容顏,從雄渾健壯變成秀骨清像,繼而轉向柔和豐腴,色彩逐漸細致艷麗,構圖愈加大膽,佛國世界變得前所未有的宏大歡樂。 一代又一代的僧侶、畫匠、供養人將他們的信仰和希望刻繪在石壁之上。 ![]() 04 盛唐時期,凈土宗十分流行,所以,在石窟中繪制西方凈土便成為佛教壁畫的主流。 所謂凈土,就是通常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那是一個鳥鳴花香、四季如春的地方,佛陀在這里說法,聆聽到真理的眾生則享受無限的快樂。 李工開始在翟家窟南壁描繪他的西方凈土變—— 在巨型水池的中央,阿彌陀佛坐于蓮花寶座上,周圍擁繞著的眾多菩薩正在悉心聆聽,化生童子游戲其中,空中樂器不鼓自鳴,地下舞伎翩躚。李工用鮮艷明亮的色彩,流暢而精湛的線描,勾勒出歌舞升平、華麗燦爛的極樂世界。 05 當人們注目于這幅壁畫,沉浸在由光輪、衣帶、波浪般的紋理組合成的廣大繁復的旋律中時,仿佛真的可以聆聽到宇宙的音樂。 有專家辨認出,這些舞者腳踩小圓毯、衣帶飄舞、急轉如飛,她們的舞蹈極可能就是在唐代盛行的胡旋舞。隨著唐太宗對河西走廊與西域的強力管控,絲綢之路暢通無阻,東西方之間的交流日漸繁榮。來自中亞的風俗開始傳入中原,胡旋舞風靡一時,“人人學圜轉”成了大唐的風尚。 今天,胡旋舞已經失傳,而在敦煌,胡旋舞卻凝固在了石窟壁畫之中,令人遐想無限。 06 莫高窟——這座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延續時間最長的佛教藝術和歷史文化寶庫自此蜚聲世界。 以敦煌地區保存、發現的豐富歷史文獻和藝術、文物為研究對象的敦煌學也因為這些經卷的發現和研究,開始逐漸成為一門國際性的顯學。 而形成敦煌石窟群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在穿越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上處于獨特的樞紐地位—— 它是西去的分叉點,也是東來的住泊地。 由此,造就了這里商貿往來的興盛景象和東西方文化藝術的切磋交融,并最終成就了敦煌莫高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以及在世界藝術寶庫中的巔峰地位。 圖丨出自Evilrose 文丨出自《河西走廊》,由古韻風雅集整編,僅供參考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