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之外,唐小雁的氣質變了,她也成了制片人,協助丈夫完成一些工作。 她臉上滄桑依舊,那是一種見過塵世丑惡的淡然。 2009年,《新京報》關于紀錄片《算命》評論如下: “如果說《麥收》是一個關于底層個體的故事,《算命》則更像一個游民社會的群像。該片在形式上使用了章回體,共分九回,比如“厲百程算定孤單命 唐小雁棒打無賴漢”等,有一種濃重游民江湖的世俗味道,電影里面的生命既粗鄙又堅韌,其中展現的生活沒有導演先驗的判斷,而是徹底遵循了這個階層的生活邏輯。” ![]() 應該說該報對《算命》表達的主題評價很中肯客觀。 作為一部紀錄片,《算命》延續了導演徐童極力保持的風格: 用最真實的人物闡述,讓一些如今未必能擺上桌的社會現象和人物呈現給觀眾。有人說《算命》充滿了道德挑戰,這是一種近乎“何不食肉糜”的心態,紀錄片中出現的所有人至今依然存在于社會上,和其他人一樣等待命運的安排。 ![]() 另外,《算命》里接受采訪的唐小雁后來成了徐童的妻子,厲百程成了徐通的干爹。這兩個社會底層人物的命運也迎來了巨大的轉變。 或許這也是坊間對于《算命》最大的好奇—— 導演“入戲”了,他不排斥一個“小姐”和一個“神棍”成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看過《算命》的人都會對片中出現的幾位主要人物產生非常強烈的印象,如唐小雁,她面對徐童的提問毫不掩飾地說出了自己的性經歷,包括但不限于黑社會的脅迫與看似朋友的普通人的強暴。 對此,她以“無所謂”的態度應對。她說自己“反正也不是處女了,怕啥?” ![]() 而來找厲百程的另一位“小姐”小云,則告訴徐童自己第一次“做生意”時面對“客人”奇怪的要求很為難,“沒辦法,我只能學著做……”小云說。為了犯了事的丈夫,她咬牙忍受各種“客人”的發泄,還要被老板抽成,每單“生意”所獲極少。 ![]() 但小云依然是善良的,樸實的。她會為了一個心愿相信算命先生的話,帶著一份希望繼續卑微地活著。 這是小云與唐小雁這類女子真實的人生。 ![]() 而作為影片主要人物,厲百程的人生同樣悲催: 他生來就有眼疾,因此處處受人歧視。 說不上親的他被安排和一位智力障礙女性結婚,這女人叫石珍珠,她同樣也處處受到哥嫂的歧視甚至虐待,對方像售賣一頭牲畜一樣把她“嫁”給一個瞎子。 厲百程就帶著自己的妻子繼續著苦難的人生。 ![]() 《算命》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場景: 為了拿殘疾人救助金,厲百程與妻子去當地殘聯,這個單位在三樓,沒有電梯。要知道這對于殘疾人來說不算太友好。 更不友好的是,隨后接待人員告訴對方一番“你這是給國家制造負擔”時,一輩子鮮少和政府打交道的厲百程臉上浮現出愧疚、無措的神態。 ![]() ![]() 對于石珍珠,或者說對于這對殘疾人夫婦,徐童用很“殘忍”的方式記錄了他們真實的生活: 1992年,厲百程用130塊(原來“定價”是300)從別人手里把這個“傻子”買回家。那年他四十多歲,娶親無望,恰好從別人口中得知有一個常年被家人虐待的女人,她什么都不會,只會傻笑。 ![]() 徐童見到這個“算命先生”時他在燒香,拜的是財神,口中卻念著佛號。 他對所有來算命的人一視同仁,他心里清楚“算命”是底層人對生活最后的精神寄托。因為“窮算命,富燒香”,窮人也想燒香,可香火錢把大多數窮人拒之門外,所謂“我佛不度窮批”正是如此。 因此本身命苦的厲百程在窮人眼里成了類似“牧師”的存在: 人們在他這里找到了善意的謊言,謊言中沒有他(她)們日常遭遇的欺凌,只有“你要好好活著”的勸導。 哪怕厲百程本人也是一個可憐人。 ![]() 厲百程對徐童吹噓自己在小旅店里找“小姐”的經歷,吹噓自己的“狀態”。徐童質疑他,他不服氣,說自己對妻子石珍珠很好: “她什么都不會,我伺候她。” 厲百程說。 后來有人問過徐童,他是不是有意撕破夫妻之間的溫馨? 徐童反問: “為什么到這里你就覺得不溫馨了?我是在當他講述性經歷的時候才覺得歷百程是一個可愛的人。” 厲百程說他們在一起十四年了,他不可能放棄石珍珠,他不忍心。 《算命》本身的故事設計也有意思,它是章回體: ![]() ![]() 觀眾能跟隨徐童的視角,逐漸看到圍繞在厲百程身邊很多人的故事,然后通過這個故事,見到一個真實的人間,或許他們直白的語言表述會讓一部分人感到不適甚至惡心,但他們是真實的,因為他們的生活是真實的。 徐童并沒有刻意強調或有意引導觀眾贊美誰、譴責誰,他也只是用“真實”這個核心創作理念拍了一部看起來不夠“喜氣洋洋”的作品。 ![]() 然后,這部作品在某瓣上拿了9.2的高分。 《算命》之于本文,與其說解讀一種“苦難”,不如說旨在解讀“悲憫”。因為看完《算命》真的會感到“世人皆苦”,而厲百程用自己的善意謊言“度化”了苦命人,包括他自己。 ![]() 在故事之外,唐小雁的氣質變了,她也成了制片人,協助丈夫完成一些工作。 她臉上滄桑依舊,那是一種見過塵世丑惡的淡然。 后來,她通過朋友圈告訴大家故事的后續。 ![]() 所以,沒有人(也許)會對她,或那位說自己“接客”經歷說著說著哭了的小云心生鄙夷。 鑒于《算命》如今看來尺度頗大的對話情節,不在此一一闡述。 但這并不妨礙它作為一部優質的國產紀錄片的存在價值。 說來慚愧,想要安利一下《算命》,竟也只能用“大尺度”作為噱頭。 或許,這也是一種“苦”吧。 ![]() 「四味毒叔」 出品人|總編輯:譚飛 執行主編:羅馨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