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于人情社會,肯定是“多個朋友,好過多個敵人”。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朋友更多,而敵人更少呢? 最關鍵的,就一點,學會一定的人情世故,讓自己擁有好人緣。 人緣越好,朋友越多,敵人越少。而人緣越差,朋友越少,敵人越多。 絕大多數人之所以處處受阻,就是因為缺乏人情世故的智慧,導致人緣太差。 人在單位,總喜歡做這些蠢事,人緣絕對特別差,很難混得好。 一、多管閑事,僭越本分。 你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究竟如何? 如果你覺得,這種態度不好,應該要多管閑事,那我認為,你的人緣不會很好。 反之,如果你覺得,這就是人在江湖之道,那我認為,你基本沒有什么敵人。 道理很簡單,多管閑事的本質,就是在越界,踐踏別人的底線。 一個人,如果被外人踐踏底線,那他會有什么反應? 絕對是奮起反擊,不死不休的。 管的閑事多了,跟你不死不休的人,也會特別多。如此,你不就四處樹敵了嗎? 煩惱皆因強出頭。你熱情好心,沒有錯。只是你犯了人情世故的忌諱罷了。 二、嘴巴太多,不懂閉嘴。 永遠都是“是非只為多開口”。 是非、矛盾、沖突,之所以會找上門,就是因為當事人的嘴巴太多了。 你以為,嘴巴能說會道,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殊不知,再怎么能說會道的嘴巴,都會講出讓人不高興、不喜歡聽的話,從而得罪了別人。 這句話,A喜歡聽,未必B也喜歡聽。 與其說多錯多,不如保持沉默,能夠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就不要發表自己的意見。 肯定有人會覺得,不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不夠積極的表現。 你要那么積極干什么呢?職場,或者說名利場,最厭惡的,就是那些表面積極的人。 三、高調顯擺,不懂隱藏。 人情社會有一個潛規則——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 誰高調,誰成為了眾矢之的,誰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你看西楚霸王項羽,還未徹底平定天下,就各種高調、狂妄,以至于天下群雄都不服他,給了劉邦崛起的機會。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那些“引人注目”的人,都會遭受他人的排擠、打壓、針對。 假設,你在單位里邊干出了一點業績。你很高興,就各種顯擺、炫耀。 你信不信,你身邊的領導、同事,都會特別討厭你,對你有意見,或者暗中“整你”。 道理很簡單,高調的你,太過于“礙眼”了。 對于“礙眼”的人,誰會有好態度呢?你不會有好態度,我也不會有好態度,你我他都是如此。
四、老實巴交,被人拿捏。 一個天真的想法:只要我老實巴交、真真實實,就肯定能結交到一堆朋友。 真有想象得那么簡單嗎?并沒有。 現實的情況是,老實人的人緣都一般般,甚至于,比小人的人緣還要差。 試想,一群狼里邊,出現了一只羊,難道說這一群狼,會對這一只羊,有好態度嗎? 并沒有好態度,只會“羊入狼口”。 對于狼而言,對羊善良、真誠,這是沒必要的。將善良的綿羊吃掉,才是喂飽自己、滿足需求的唯一選擇。 你越是柔軟,別人對你越是狠辣。這,看似無緣無故被人針對,實際上是犯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大忌。 與其老實巴交,不如“為人只說三分話,不敢全拋一片心”。別人看不透你,才有可能尊重你。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