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已經購置了香港保險,后續涉及的資金該怎樣轉回內陸呢? 比如,從香港保險中提取分紅、辦理退保獲取現金,又或是收到理賠款項之后,這些資金要如何轉回國內并兌換成人民幣呢? 這些操作是不是都符合相關規定,手續是否完備無缺呢? 今天,咱們就一次性把香港保險資金轉回內陸的所有相關事宜,給大家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事實上,對于內陸客戶赴港投保后可能遭遇的各類后續服務難題,內陸相關部門與香港特區政府早已有所關注。 那么接下來,咱們就先一同來探究一下香港保險大灣區服務中心的具體情況吧! ![]() 香港保監局官網新聞稿件 早在2020年11月,中央政府就已公開表態,支持香港保險業于大灣區的內陸城市設立售后服務中心。 到了2022年10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發布的施政報告里明確提出,將在短期內于南沙、前海等地區設立香港保險售后服務中心,以便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客戶持續提供后續服務保障。 去年,金融監管局對外發布消息稱,相關工作方案已制定完備。 根據后續規劃安排,該中心將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客戶打造一系列貼心服務。這其中,備受大家關注的保單查詢、管理服務,以及續保、索賠等業務都在服務范疇之內。除此之外,其他客戶服務也一應俱全,例如更改保單信息、安排體檢等。 這對內陸客戶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 可以說,這一舉措既是未來大灣區經濟深度交融、快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精準地滿足了當下市場的實際需求,真正順應了民眾的心聲與期盼。 不過,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 我們究竟該如何有效解決理賠金、退保金以及紅利轉回內陸的問題呢? Part 01. 資金回流至內陸的8種途徑 不少內陸朋友打算前往香港投保時,通常最先考慮做的一件事,就是開設香港銀行賬戶。 這么做有兩大益處。其一,便于后續保險費用的繳納;其二,能確保保險公司發放的分紅金、退保金或者理賠款等各類資金順利到賬。 那么,當保險公司的款項匯入你的香港銀行賬戶后,要怎樣把這些錢轉回內陸以便正常使用呢? 接下來給大家歸納了8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全是實用的干貨內容,建議大家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1.跨境匯款回內陸再結匯 這是目前最為便捷、適用范圍也最廣的一種資金轉回內陸的方式。 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在此,有幾項重要事項需要提醒大家留意:
接下來,為大家列舉幾個具體實例,供大家參考借鑒: 以香港招行卡為樣本展開分析: 打開手機銀行APP并完成登錄,在界面中找到【兌換內陸人民幣】的功能選項,結匯操作會依據實時匯率來結算,你只需將結匯所需的相關信息補充完整就完成操作啦。 ![]() ![]() 以香港匯豐卡為范例,深度解讀金融操作: 開啟手機銀行APP并完成登錄操作,在APP頁面右上角找到菜單欄,點擊其中的【轉賬】選項,隨后選取【跨境支付通至中國內陸】功能。 進入對應的頁面后,點擊頁面底部的【新增收款人】按鈕,仔細且準確地將收款人的完整信息逐一輸入,輸入完成后點擊【繼續】。 接著,把中國內陸銀行卡的卡號以及收款人姓名準確填寫好,填寫完畢后點擊【儲存】就設置好了收款人信息。 ![]() ![]() ![]() ![]() 完成上述操作步驟之后,便能直接點擊轉賬,將款項轉給剛剛添加好的收款人啦~ ![]() 接下來,您只需安心等待內陸銀行發送的外匯收入通知。 從香港向內陸轉賬資金時,一般情況下,款項能在當天順利到賬(不過,要是轉賬時間較晚,比如下午臨近下班時段,那么款項可能要到第二天才會到賬),所以您務必預留出充足的到賬時間。 待內陸收款銀行成功收到款項后,會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系,協助客戶開展外匯收入申報工作。申報流程結束后,客戶便可在內陸銀行的APP上自行操作,將收到的款項結匯為人民幣。 2.內陸銀聯POS機刷卡消費 ![]() 優勢: 無需占用個人外匯額度,且能實現實時結匯。 在境內刷卡消費極為便捷,適用于各類日常消費場景,比如購房購車、在商場超市購物、去醫院就醫等。 操作步驟: 持有帶有銀聯標識的香港銀行卡,便可以直接在內陸配備POS機的場所刷卡消費。(在辦理境外銀行卡時,建議優先考慮帶有銀聯標識的儲蓄卡。) 消費時,系統會自動依據實時匯率,將人民幣消費金額換算為港幣或美元,并從香港銀行賬戶中扣除相應款項。 注意事項: 由于香港與內陸使用的幣種不同,刷卡消費時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貨幣兌換費用,因此建議提前了解相關費用標準和匯率知識~ 3.現金支票進行托收處理 在香港保險公司向客戶支付理賠款的場景中,現金支票是最常被采用的方式。當我們拿到香港保險公司兌付的現金支票后,內陸四大國有銀行是辦理托收業務的不錯選擇。 具體操作流程是這樣的:保險公司會將保單分紅或者理賠款,以港幣或美元現金支票的形式寄給客戶。客戶收到支票后,要帶上本人身份證以及這張現金支票,前往內陸銀行(像中行、農行、工行、建行這類四大行均可)辦理托收。隨后,銀行會依據相應匯率,把支票上的金額兌換成人民幣,并存入客戶在內陸的銀行賬戶。 這里有幾個注意事項要提醒大家:托收業務辦理起來耗時較長,一般大概需要45天左右。此外,如果收到的是劃線支票,那么款項只能存入保單持有人本人名下的賬戶,不過這種方式能很好地保障資金安全。 4.國內銀行ATM機取現操作 香港銀行卡支持在內陸銀行的ATM機上進行取現操作,這種方式不會占用個人外匯額度,不過一般會設有取現限額,并且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注意事項:
開通【海外提款】服務功能有兩種方式,一是撥打銀行客服電話進行開通,二是通過銀行官方線上渠道自助開通。
5.內陸銀行卡直接接收外匯 如果持有內陸銀行卡,只需提前與銀行客服聯系申請開通外幣接收功能,就能夠接收來自境外的外匯款項。 操作流程 申請開通功能:主動向內陸銀行提出開通外幣接收功能的申請。 提供收款信息:向銀行提供詳細的收款賬戶信息,包括收款賬戶的賬號或卡號、戶名、當地分行的英文名稱及地址、SWIFT代碼,以及銀行境外代理行的相關情況(若不清楚,可致電開戶當地銀行進行咨詢),并將這些信息通知給匯款人。 銀行審核入賬:銀行在收到境外匯款并對相關信息進行審核后,會將外匯款項存入賬戶,并按照實時匯率結匯為人民幣。 注意事項 信息完整性:境外匯入款的報文中,若僅包含收款人姓名,而沒有收款人賬號以及其他個人信息(如證件號),銀行將無法確認收款人身份。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一般不會進行匯款和解付操作,而是會向匯出行發起查詢請求,直到獲取足夠關于收款人的信息。若最終無法獲得充足信息,銀行將進行退匯處理。 結售匯額度:國內個人每年擁有5萬美元等值的結售匯額度,接收海外匯款時需留意這一限制。 匯款限制情形:根據外匯管理局的規定,境外公司向境內個人匯款時,存在一些原則上不能入賬的情況。
款項審查:如果該款項不屬于貿易或經營性投資外匯,一般可以入賬。但銀行會對款項的合法性和真實性進行嚴格審查,以確保符合相關規定。 額外提醒 總而言之,在接收海外直接匯款時,務必確保匯款用途符合外匯管理局的規定,避免因涉及貿易或投資性質而導致款項被拒收。 6.第三方支付平臺(如PayPal)介紹 操作流程 先把保單所涉及的分紅款項或者理賠金額轉到自己的PayPal賬戶里。
注意事項 使用這種方式手續費相對高昂,每次提現大約要收取35美元的手續費,所以比較適合進行大額資金的提現操作。
7.微信如何綁定香港銀行卡 若持有內陸銀行卡,只要提前與銀行客服溝通并申請開通外幣接收功能,就能夠順利接收外匯款項。
優點 僅需一部手機就能完成操作,便捷性十足,尤其適用于小額的日常消費場景。 匯率按照實時情況計算,并且在交易過程中不會收取手續費。 操作流程 把香港銀行卡與微信香港錢包進行綁定。 當在內陸使用微信支付時,系統會自動把人民幣消費金額換算成港幣或美元,然后從綁定的香港銀行賬戶中扣除相應款項。 注意事項 未完成認證的用戶,每日的消費限額為1萬港幣,年度累計限額為2.5萬港幣。 完成認證(僅需完成銀行轉賬認證流程)后,年度累計限額將提升至10萬港幣。 操作圖示說明 ![]() 8.支付寶綁定境外銀行卡的步驟攻略 境外用戶使用支付寶的流程和國內用戶基本相同。目前,支付寶支持綁定的境外卡類型有 Visa、Mastercard、Diners Club 以及 Discover 這幾種。 操作流程 賬戶注冊與認證:先注冊國際版支付寶賬戶,并按照要求完成實名認證。 綁定銀行卡:把香港銀行卡綁定到支付寶香港錢包中。 內陸消費支付:當在內陸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時,系統會自動將人民幣消費金額換算成港幣或者美元,然后從綁定的香港銀行賬戶里扣除相應款項。 注意事項 在進行支付操作時,務必確保將錢包地區切換至香港地區,否則支付時將只能使用本地賬戶里的余額。 操作圖示指引 ![]() 總結來說: 要是你只是進行小額的日常消費,那么有兩種便捷的方式可供選擇,一是直接用內陸銀聯POS機刷香港銀行卡,二是把香港銀行卡綁定到微信或者支付寶上進行支付。 要是涉及大額資金的提取,那就只能通過跨境匯款或者辦理現金支票托收的方式來完成。 倘若你對資金的使用場景不太確定,希望資金調動更加靈活,那么在內陸ATM機取現,或者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像PayPal這類)也是相當不錯的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