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要找到屬于他自身的使命——活出他自己。 天地谷神及人自身,都是因為遵從了道才得以顯現自己的特性。 大道無處不在,在不同事物上有不同的體現,每一個事物和道結合,都能夠發揮其獨有的本性。 《易經》講: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使命。 我們都是一步一步活成了自己,也是一點點成就了一件事。“一”是道生的,它是基礎,是最本質、最樸素的東西。它可以是九層高臺的一筐土,也可以是千里遠行的一步路,也可以是漫漫人生的當下每一分每一秒。 沒有這個基礎的最樸素的本質的東西,天地谷神都會有走向覆滅的極端的危險,所以人不順著道做自己,是最大的煩惱來源。 道是事物變化的樞紐,是鑰匙,得到它,就能充分發揮本性,失掉它,就會走向相反的覆滅極端。 道是一個捆綁著所有基本單位運動的事物。 于人而言,想要得到道,所要做的反而是舍棄,越是去抓取的,反而越會失去道。 因為道本就貫穿于我們自身,聽憑內心指引反而過得更好,太多的所謂智慧反而會誤了自己。所以人要克服自己的私心欲念,做到少私寡欲。 天地生萬物,日月星光給予人恩惠,卻少有人贊譽它們,因為太普遍了,所以真正的愛是無聲的,然而人們最不珍惜的恰恰是身邊享受著的自以為是尋常的愛。 高貴的基礎是低賤,每一個事物的發展都必然有它的基礎,我們不能只看到表面的浮華而忘卻浮華之下的基礎。 我吃了十口飯吃飽了,不能說我吃第十口飯飽了而不承認前邊九口飯的作用。每一口飯既是吃飽了的那一口,又是沒吃飽的那一口。 璞玉雖美,卻也是石頭。若為虛名做璞玉,不承認是石頭,是脫離本根,不能長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