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現實:這年頭,真正合群的人,沒有幾個。絕大多數人都是在“裝合群”。 什么是裝合群呢? 看到別人群來群往,自己不甘落后,不想成為異類,也學著別人群來群往。 這就是所謂的“從眾心理”。 以別人的言行、舉止,為自己人生的風向標。卻沒有想過,自己是否喜歡合群,是否喜歡做這些事。 啥都沒有想過,就盲目去“裝”,又能有什么好結果呢? 人到中年,誰還在裝合群,誰就真的輸了。 02 裝合群,其實是“不成熟”的表現。 是否合群,要不要合群,明明要看自己的個人意愿,為什么非得“裝”呢? 因為每個人都害怕“人言可畏”。 什么是人言可畏?指的是,別人有什么看法、評價、印象,自己就特別緊張,甚至于過分畏懼,害怕別人對自己印象不好。 你希望,活成“受人歡迎”的樣子。 殊不知,在你害怕人言可畏的那一刻,你也就活成別人的模樣了。跟是否受歡迎,沒有一毛錢關系。 你覺得,別人會因為你的合群,而徹底接納你?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沒有實力,缺乏自己的主見,哪怕你天天合群,別人一樣會討厭你,認為你過分窩囊,不懂得堅持自己。沒有人會喜歡不成熟的人。 03 人到中年,我建議,就不要裝合群了。 年輕的時候,沒啥閱歷,也不懂事,那裝一裝合群,嘗試融入圈子當中,問題不大。 中年的時候,有閱歷,也見識過世道、人心,還裝合群,那就有點不夠理性了。 道理很簡單。如果合群可以給自己帶來利益、好處,那裝一裝合群,算不得什么。 可如果合群無法給自己帶來利益、好處,那刻意裝合群,除了折磨自己,又有什么真正的意義呢? 做人啊,還是要“現實”一點。 有好處的事兒,才去做。而沒有好處的事兒,那就直接拒絕。不要管別人怎么評價。 別人怎么評價,那是別人的自由,跟我們沒有一毛錢關系,那我們為什么要在乎? 生活,并不是過給別人看的,而是過給自己看的。 只要你覺得生活快樂,過得幸福,那就足夠了。合不合群,無所謂。 04 獨處,才是中年人最恰當的選擇。 人越老,越討厭喧囂、吵鬧的地方,而傾向于一個人獨處,簡簡單單,歲月靜好。 湊熱鬧,這是年輕人的事兒,而不是中年人的事兒。 你想想,這事兒,自己根本就不喜歡,那湊什么熱鬧呢?別人湊,那是別人的事兒,跟我們無關。 肯定有人會疑惑,一個人獨處,真的就快樂嗎? 答案是肯定的。這年頭內卷嚴重,生活節奏極快,誰不想一個人獨處,過得安穩、清靜、簡單一點呢? 一個人獨處,既沒有人情世故,也沒有爾虞我詐,還沒有你謀我算,更沒有虛偽復雜,只有真實而活。這,就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 至于什么孤獨,都成年人了,誰不是孤獨一個人面對生活呢? 05 寫到最后 為了別人的看法、評價、印象,而委屈自己合群,這是極度不明智的。 別人有什么看法,隨他們吧,這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 別人有什么評價,隨他們吧,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 既然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也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那就屏蔽一切,單純做好自己,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人到中年,需要具備兩力。首先是屏蔽力,其次是獨處力。 屏蔽,是為了減少干擾;獨處,是為了減少喧鬧,提高生活的質量。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