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寶葫蘆。 作為一個北方人,面湯這個東西從小喝到大,沒覺得有啥特別之處,也并不覺得它的能量有多大。 但是印象里,生病后補虛喝它,孩子出生怕沒營養喝它、肚子不舒服時候也喝它。 而且越是虛的時候,越能感受到它的補力。 不信可以看看網友的真實體驗: ![]() 為啥? 因為對于虛人來說,糟心的點不在于這個東西有多么高的營養,而是在于這些東西能否真的被身體吸收,被利用! 小面湯的核心點就在于它能“快速吸收、快速到達”。 舉個例子,一頓正常的飯需要耗費5分的能量來消化,那么小面湯需要耗費的能量只有0或者1分。 對于脾胃好的人來說,這幾分之差不值一提。 但對于那些虛人來說,消化上能省一分力氣,那都是天大的恩賜。 01 小面湯有此神效,就是因為它從原料到制作每一步都發揮到了極致。 ①健脾胃 首先,它的原料是小麥 小麥是秋天種、冬天長、春天開花、夏天收獲,經歷四個節氣,集“四氣”之精華,是五谷中最珍貴的。 作為五谷之貴的小麥磨成的粉,天然自帶平和而深厚的滋養力。 醫書里直接說它能補虛、厚腸胃,相當于在胃粘膜表面加了一層保護膜。 小面湯的制作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攪拌,一定不能忽略。而且要長時間、同方向的攪拌。 因為這樣它就有了旋轉之性,形成一個勢,即“運化之勢”。 既能去掉干擾消化吸收的物質,還能把部分淀粉轉化為小分子糖,更利于人體吸收。 ②補津液 白面湯并不是我們當代的發明,古人早就發現了,列一些醫書原文。 《圣濟總錄》:熱渴心悶:溫水一盞,調面一兩,飲之。 《千金》:中暍卒死:井水和面一大抄,服之。 書中提到的熱渴心悶和中暍卒死(暑熱耗氣傷津導致的虛脫性休克) 根源都是因為津液耗傷過度,小面湯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就是因為它能快速幫我們補津液。 它的質地跟粳米湯、蒸藕粉類似,都是那種“黏黏糊糊的水”。 如果你屬于津虧陰虛體質,每天喝了不少水,還不解渴。 下次你可以選個自己口干舌燥的時刻,喝一碗白面湯,感受一下它的補力基本無需運化。 從入口的粘潤,到身體不渴,延時不超過5分鐘。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面粉里的谷蛋白水解后形成膠質,特別潤滑,就像銀耳湯的黏液,所以它生津力特別強。 我再來總結一下,小面湯尤其適合兩種情況。 ①慢性調理,像小兒脾虛、大病初愈,或者脾胃虛弱都可以吃它。 ②快速補津液救急,夏天心煩口渴時、虛脫時,嘔吐后 等身體很虛弱的時候喝。 02 那這碗小面湯到底該怎么做呢? 食材:一勺面粉、一個雞蛋 1、碗里加面粉,邊少量加水邊攪拌,攪面絮。 2、再加一點水,朝著一個方向打圈攪拌,攪拌成面糊。 3、蓋上保鮮膜,醒發10分鐘,加點溫水,沒過面糊,攪開。 4、鍋中加入500毫升水,大火燒開轉小火,倒入面糊和水??焖贁嚿?。 5、開始出現很多細小的面絲,打入一個攪散的雞蛋,再煮3分鐘就可以了。 ![]() 建議早上喝。早上7到9點是胃經當令的時候,用小面湯來養脾胃生發胃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