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戰軍的老底子,分別是哪個“山頭”? ![]() 第一野戰軍(原西北野戰軍) 西北野戰軍,源自1942年組建的“陜甘寧晉綏聯防軍“,由晉綏軍區所屬部隊、八路軍留守兵團和延安總部的警衛部隊共同組建而成。 ![]() 第一野戰軍的老底子,是賀老總率領的八路軍120師,源頭是紅二方面軍(紅2、紅6軍團)。抗戰初期,這支部隊曾經挺進冀中地區,因此給晉察冀軍區留下了一些部隊,但是師部和120師主力,于1940年2月奉命返回晉西北,承擔保衛黃河河防的任務,再并入陜甘寧晉綏聯防軍。 ![]() 第二野戰軍(原中原野戰軍) 由八路軍第129師的野戰力量發展起來。源頭是紅四方面軍紅4軍、紅31軍。 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1948年5月,晉察冀軍區和晉冀魯豫軍區合并組建華北軍區,徐帥指揮的三個縱隊,整體上被劃入華北軍區野戰部隊。 其余三部分組建為第二野戰軍。 ![]() 第三野戰軍(原華東野戰軍) 抗戰勝利后,115師兼山東軍區的主力,大部隨羅帥北調關外。陳老總率新四軍軍部和部分部隊北移,接手了山東軍區的工作。 新四軍葉飛第1縱隊、羅炳輝第2縱隊,以及山東軍區留下來的第7師、第8師兩個師組建了“山東野戰軍”,陳毅擔任司令員。 在兩淮地區,新四軍華中軍區組建了“華中野戰軍”,以粟裕為司令員。 1947年1月,兩個野戰軍合組為“華東野戰軍”。 第三野戰軍由華東野戰軍改編,主體是新四軍部隊,還有部分八路軍115師部隊。新四軍是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南方諸省浴血堅持的各紅軍游擊隊。 ![]() 第四野戰軍(原東北野戰軍) 抗戰勝利后,山東軍區、晉察冀軍區、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新四軍、延安警備部隊和炮校等,累計出關兵力約11萬人。其中羅帥的山東軍區6萬余人,新四軍第3師3萬余人。 各根據地到東北的部隊,基本上都是由八路軍第115師發展起來。源頭是紅一方面軍,包括紅1軍團、紅3軍團、徐海東的紅25軍,陜北紅軍部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