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為什么王家要第一時間清算石顯?王家吃相相當難看,等漢元帝一死,新的皇帝漢成帝劉驁剛剛上位,王家急不可耐地搶占了帝國所有重要的位置,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王政君成了皇太后。這時大舅舅侍中、衛尉、陽平侯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風自己掌握在帝國最高權柄,這時,王家才長舒一口氣。 這時丞相匡衡是第一個認清當前時勢的,他馬上提出讓皇帝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被別人利用,匡衡這樣一搞,皇帝劉驁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到也是勤奮執政,想要挽回元帝時代裝糊涂的統治風格。但這時王家繼續出手了,在漢元帝下課之后,王家不再隱藏自己,可以說是火力全開。 第一步是直接廢掉了石顯這顆棋子。 王風實際把控中樞之后,立即將石顯遷任長信宮去做中太仆,秩中二千石。長信宮是太皇太后住的地方,石顯到那里就等于失去了全部的權力,太監勢力在很大程度上只要一紙詔書就完蛋了,沒有什么抵抗力。那有人說了,劉驁當初差點被廢,石顯是支持的,為什么這個時候皇帝不救他呢?皇帝自己還在自保呢,需要尋找一個權力的支點,王家根本不給小皇帝反應的時間,小皇帝想依仗的所有人,王家都給他拿掉。 石顯既失倚仗,離開權力中樞,于是丞相、御史逐條上奏石顯舊惡;及其黨羽牢梁、陳順皆被免官,石顯與妻子徙歸故郡,憂懣不食,道中而死。 凡是和石顯有結交的,被他提拔為官的人全部廢罷;少府五鹿充宗左遷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為雁門都尉。 就這樣,王家還是不打算停止,因為王家需要更多的位置,司隸校尉涿郡王尊劾奏:“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知石顯等顓權擅勢,大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能及時報告上奏進行處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懷邪迷國,無大臣輔政之義,皆大逆不道!在赦令前。赦后,匡衡、張譚舉奏石顯,不自陳不忠之罪,而反揚著先帝任用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稱,失大臣體!” 王家火力兇猛,匡衡這種沒有勢力的新進勢力馬上就投降了,他現出漸懼,免冠謝罪,上交丞相、侯印綬。皇帝劉驁這個時候才新即位,王家就搞大動作,心里也不爽,用了一個不愿意重傷大臣的理由,強硬地制止了事態的發生,直接把王尊降職去做了高陵縣令。但是王尊的人多。匡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連乞骸骨讓位。皇上劉驁則以詔書慰撫,不同意。小皇帝被王家團團包圍,這時還不想舉手投降,但是匡衡這種無膽無智的人卻是幫不了他,而漢元帝也沒有給他留一個班底。 壬子,為了平衡王家,封舅舅諸吏,光祿大夫、關內侯王崇為安成侯;賜舅舅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爵關內侯。夏,四月,黃霧四塞,下詔向公卿大夫詢問,令無有所諱。諫大夫楊興、博士駟勝等上對策,皆以為“陰盛侵陽之氣也。高祖之約,非功臣不侯。今太后諸弟皆以無功為侯,外戚未曾有過,故天為見異。”于是大將軍王鳳憂懼,上書乞骸骨,辭職。 王家吃相太難看了,皇帝劉驁優詔不同意。 御史中丞東海薛宣上疏說:“陛下至德仁厚,而嘉氣尚凝,陰陽不和,殆吏多苛政。部刺史或不循守條職,舉錯各以其意,多與郡縣事,至開私門,聽讒佞,以求吏民過,譴呵及細微,責義不量力;群縣相迫促,亦內相刻,流至眾庶。是故鄉黨闕于嘉賓之歡,九族忘其親親之恩,飲食周急之厚彌衰,送往勞來之禮不行。夫人道不通則陰陽否隔,和氣不興,未必不由此也。《詩》云:'民之失德,乾糇以愆。'鄙語曰:'苛政不親,煩苦傷恩。'方刺史奏事時,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務。” 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從漢代開始同氣連枝,薛家為了轉移矛盾,不讓皇帝一心放在忌憚王家身上。皇上嘉許采納。 實際上,到此為止,劉家大勢去掉一半,我們研究王家的手法,可以稱為和平演變,而這種招法,韓非子把他稱為《八奸》,說這是權術里的陽謀。 八奸是指什么呢? 韓非子說:“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術。”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想搞定任何人,只需這八個“大招”,韓非子出手,讓你招招都打在人性的要害上。先看看八種奸術(八奸)具體內容: 同床:通過賄賂君主的妻妾、寵妃等內廷美色,利用其在君主放松(如宴飲、醉酒時)的時機,滿足自己的私欲,使君主受其迷惑。 在旁:收買君主身邊的近侍、優伶、侏儒等親信,這些人能察言觀色、阿諛奉承,通過一致的言辭影響君主決策。 父兄:結交君主的叔伯兄弟、宗室公子及朝廷重臣,通過提供聲色、子女或利益誘惑,使其為自己的目的向君主進言。 養殃:迎合君主對宮室、臺池、子女、狗馬等享樂的喜好,耗盡民力、加重賦稅來滿足其欲望,從而擾亂君主心智并謀取私利。 民萌:用公家財物收買百姓,施行小恩小惠,使朝野贊譽自己,從而蒙蔽君主以達成私欲。 流行:豢養能言善辯之士,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輿論,用巧言令色和利害恐嚇來動搖君主意志。 威強:聚集帶劍門客和亡命之徒,通過武力威懾群臣百姓,宣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威勢以遂私愿。 四方:加重賦稅、耗盡國庫來事奉大國,利用外部勢力的威脅或舉兵壓境來脅迫君主就范。 這八招就藏在韓非子的《八奸》篇中——可惜大多數人把《八奸》當成“御人術”來讀,但司馬家卻和王家卻能用的奪權術中,在高手的眼里,人的弱點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今天我們對照八奸來解讀一下王家針對劉姓漢家江山的圍獵手段,為了更好的理解,我們花些時間來理解一下八奸的真實含義: 比如第一術:同床先別急著腦補畫面,韓非子說的“同床”,是“乘其最保之時而求其所欲,此必聽之術”。這里的核心邏輯是:在人最放松、最私密的時候,灌輸觀點最易成功。因為人類再高級,本能仍脫不開四樣東西:食、色、安全、認同感。當這些需求被滿足時,你不經意間提到的東西,會直接與本能對話——本能沒有是非判斷能力,會接收并潛移默化影響理性,最終讓人不知不覺接受觀點。 舉個例子:小王想說服伴侶小李買車,但小李因投資失敗對大額消費抵觸。若正兒八經坐下來談,小李的理性腦會立刻介入(算存款、車貸、養車成本),大概率拒絕甚至吵架。但用“同床術”,可以選兩人剛吃完燭光晚餐、依偎看電影時,小王隨口說:“昨晚夢見咱倆開車去自駕游了,你笑特別開心。”此時小李正沉浸在美食滿足與伴侶認同的愉悅中,本能會接受這個美好畫面,畫面直接扎進潛意識,想忘都難。之后正式提買車時,小李腦子里會不由自主浮現這個畫面,成功率大大提高。 同床術的核心運用,就是在對方最放松的場景下,并局限于伴侶關系,任何兩人獨處、放松的場景,職場高手的陽謀從來不在會議室吵鬧的場景下,而是在以下幾個地方:如和老板出差晚餐、與同事茶水間閑聊、和同事一起乘坐電梯等場合,其運用關鍵在于“目的性不太明顯”。核心在于借勢力和造勢。 第一層:借勢(借環境之勢)比如說,蘇超為什么會火,而搞了10年的浙超卻沒有人看?本質的原因,浙超無勢可借,蘇超卻勢力滿天飛,所有的人都是在極其不嚴肅的環境下了解到蘇超的,大家并不是看足球的心態去看蘇超,而一個家庭里都有的十三太保爭吵無解的矛盾,放大到了足球來解決的一場景下。所有人都是在不經意間被帶了節奏,而且帶節奏的人就是身邊的人。 第二層:造勢(引導對方自我說服)核心是“引導歸因”:通過布局,讓對方自己得出你想要的結論,并堅信這是獨立思考的成果。 回到買車案例: ·小王在溫馨夜晚說完“自駕游的夢”后,不再提買車,轉而做幾件“無關”的事:周末帶小李看望郊區朋友(回程難打車)、下雨天忘帶傘(兩人渾身濕透等公交)、朋友聚會時讓有車的朋友主動分享自駕游照片…… ·小李看著照片,聯想到小王描述的畫面,逐漸心動,主動問小王是否考慮買車。此時小王卻立刻拒絕:“買車要花好多錢,還車貸、養車成本高。” ·這招叫“因其所獲而為之”:在對方理性腦介入前,先說出對方最大的顧慮,既讓對方覺得“巧合”與你無關,又讓TA認為你們是同一戰線,為收網鋪墊。 ·小王繼續埋“引線”,直到某天晚上小李鄭重提議買車。此時最易翻車——若小王立刻同意,會被識破。正確操作是:小王反問“為什么突然這么說?現在這樣不好嗎?”用“先問再否定”的格式,打消對方最后一絲疑慮,迫使TA捍衛自己的觀點。 ·小李會把小王埋下的“引線”(難打車、等公交、自駕游照片)當論據,向小王“匯報”。小王只需認真聽、點頭、提問,最后用贊許的眼神一錘定音。 “同床術”的核心是利用人在放松、低防御狀態下的本能接收信息,本質是“繞過理性腦,直接與潛意識對話”。 首先是劉詢的好朋友,這個人在劉詢未當皇帝前就是好朋友,他的一個姐姐和誰訂親就克得對方身死道消,而且邊續三個人,成了當時人談之色變的女人,嫁不出去,只能求當了皇帝的劉詢借助天子之氣來克制,劉詢對這兩人都,一方面也真的是自大,一方面確實想要幫朋友一個小忙。這個王氏進了宮最后成皇后,一切都充斥著古怪和巧合。 有了這個王皇后,同床術就更容易了,比如太子娶王政君,再比如讓石顯成為太子的親信,都是王家的同床術在起作用。 因為同床術不僅限于伴侶關系,還能在職場、親子、朋友、客戶等場景中靈活應用。舉個例子,你在職場里:想要說服領導采納方案。向領導提新項目/資源申請時,直接匯報易觸發“成本-風險”理性評估(如“預算太高”“市場不確定”),但在放松場景下“不經意”傳遞信息,能降低防御。 具體操作: ·借勢場景:陪領導出差,晚餐后散步閑聊(非正式場合,領導卸下工作壓力)。 ·低目的性對話:假裝“隨意”提起:“上次去客戶那兒,他們說現在行業里XX項目(你想推的項目)特別火,還說如果我們能做,愿意長期合作。”(結合客戶真實反饋,降低編造感) ·后續造勢:領導讓你幫忙接電話時,乘領導不注意用他的抖音搜索行業報告的關鍵詞,之后在茶水間偶遇領導時,“順便”遞一份行業報告(標紅XX項目數據):“您之前說要看的行業趨勢,我整理了下,發現XX項目增長特別快。”(讓領導“在刷視頻時”,不斷刷到相關的信息,自己發現“數據支持”)。 ·收網時機:當領導主動問“你對XX項目怎么看”時,先否定:“我覺得可能風險挺大的,畢竟預算高。”(觸發領導捍衛自己的興趣),等領導說“但市場確實好”后,再補充細節:“其實客戶那邊有合作意向,如果能談下來,回本周期可能比預期短。” 底層邏輯:領導在放松時接收“項目受客戶認可”的信息,后續通過“偶遇遞報告”強化潛意識,最終讓TA認為“推進項目是自己的判斷”,而非被下屬說服。王家針對漢宣所用的招法除了第一術同床、還有第二術在旁。 《韓非子·八奸》第二術“在旁”,原指通過收買或影響君主身邊的近臣、侍從、寵信之人(如宦官、妃嬪、門客等),利用他們在君主耳邊“吹風”,從而操控君主決策。其核心邏輯是:直接說服目標易觸發防御,但通過TA信任的“身邊人”間接傳遞信息,能繞過理性抵抗,讓TA“自己說服自己”。 “在旁者”不再局限于“近臣”,而是目標的信任圈層(同事、朋友、家人、合作伙伴等)。借助于職場來拆解“在旁術”的具體用法,涵蓋“識別在旁者→傳遞信息→引導決策”全流程: 推動領導采納方案(繞開“直接匯報”的阻力)適用場景:你提的方案被領導以“風險太高”“預算不夠”為由擱置,但領導對某位心腹下屬(如辦公室主任、資深老員工)的意見格外重視。此時可通過這位“在旁者”間接傳遞信息。 具體操作分四步:1. 識別“在旁者”觀察領導日常決策習慣:誰的建議TA常采納?誰和TA私下關系更近?比如領導對行政主管張姐(跟了TA5年,性格穩重)言聽計從,張姐就是關鍵“在旁者”。 2. 向“在旁者”傳遞“關鍵信息”,這里注意,非直接說服,而是“提供線索”)·第一步:找張姐閑聊(如茶水間偶遇),假裝“請教”:“張姐,我最近做了個項目方案,想推智能辦公系統,但領導說預算高。您覺得現在行業里這種系統普及嗎?”(用“請教”降低張姐的防御,同時傳遞“項目存在”的信息)。 ·第二步:幾天后,給張姐發一份行業報告(附標注):“張姐,我找到份數據,顯示用智能系統的公司效率提升30%,成本反而降了15%。您幫我看看是不是真的?”(用“客觀數據”強化信息可信度,讓張姐主動關注)。 3. 引導“在旁者”向領導傳遞信息(讓TA“自己發現”價值)張姐收到報告后,可能因“幫你確認”而主動研究數據。當她發現數據對領導關心的“降本增效”有幫助時,會自然向領導提:“最近小李做的智能系統方案,我看行業數據挺扎實的,效率提升30%,成本還能降15%,要不您再看看?”(張姐的“主動建議”比你的直接匯報更易被領導接受)。 4. 收網:讓領導“自己決策”領導聽張姐說完,可能主動找你聊方案。此時你只需補充細節(如“某客戶用了這套系統,確實省了人力”),領導會認為“采納方案是張姐的建議+自己的判斷”,而非被你說服。 底層邏輯:領導對“直接下屬的推銷”有防御,但對“心腹的客觀建議”無戒心。通過“在旁者”傳遞信息,本質是“借信任背書降低決策阻力”。 王家在漢宣帝這里是布局,借漢宣帝的手在漢元帝身邊布局關鍵棋子,保證漢元帝成為王家的傀儡。 漢元帝太子時的司馬良娣是個非常厲害的女人,比漢宣帝的許皇后要強很多,所以王家根本沒有給司馬良娣成長的機會就用暗殺的手段直接物理消滅了這個對手。 然后漢元帝的母后,就是父兄術主要發動者、漢元帝最信任的石顯就是在旁術主要發動者,拉攏史家、薛家、賈家成為同盟都是要發動在旁術; 皇后呢就是同床術的發動者; 甚至一些王家的門客用在重要崗位上,進行逼漢元帝用國家糧倉去救王家勢力范圍內的老百姓,讓當地老百姓更感恩王家。 養殃術的發動者本來是王昭君:迎合君主對宮室、臺池、子女、狗馬等享樂的喜好,耗盡民力、加重賦稅來滿足其欲望,從而擾亂君主心智并謀取私利。王昭君是王家精心訓練出來的一個奇女子,本來他們的計劃是通過不經意的偶然事件讓這個王嗇迷住漢元帝,然后達成王家的權術計劃。但是南匈奴單于橫插一杠把這個計劃給破了,而漢元帝自己也看明白了王家的局。四大美國哪個不是養殃術的發動者,西施、貂蟬是明牌,而王昭君和楊貴妃是暗牌。 民萌:用公家財物收買百姓,施行小恩小惠,使朝野贊譽自己,從而蒙蔽君主以達成私欲。剛才說了,王家經常用國家的財物為自己買名聲,比如虛報山東災情,逼漢元帝減稅,開倉救災等等。 流行:豢養能言善辯之士,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輿論,用巧言令色和利害恐嚇來動搖君主意志。這就是貢禹等人要做的事,包括了京房,京房雖然不是王家的人,但其目標是一樣的。 威強:聚集帶劍門客和亡命之徒,通過武力威懾群臣百姓,宣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威勢以遂私愿。王家從漢成帝上位開始,要用到這一招了,不聽話的全部給干掉,物理消滅。接下來我們會看到王風和王政君兩人內外一結合,所有不聽王家話的人都會被物理消滅。 四方:加重賦稅、耗盡國庫來事奉大國,利用外部勢力的威脅或舉兵壓境來脅迫君主就范。這一招王家用得不明顯,但是整個王家的勢力也有這個方面的預案,后面我們繼續讀這部中國最具有血性的王朝歷史,看看王家如何一步步控制中央核心從而奪得漢家江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