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戰略部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河池市舉辦了“山水宜州韻·人文古邑情”2025年楹聯征集比賽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廣大楹聯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共收到河池范圍內作者的作品共204幅。 大賽秉持對文化負責、對參賽者負責的嚴謹態度,邀請市內資深楹聯專家、學者組成專業評審小組,經過初審、復審和終審和公示四個環節的嚴格程序,全過程匿名,做到絕對公平、公正。在比賽結果公示期間,評委組也收到個別聯友提出的一些問題,評委會針對這些問題,慎重審議,綜合各方面因素,確定最終結果,現公布如下。 一等獎(空缺) 二等獎(4 名) 覃練久(環江)5C: 流河寨碼頭 下枧放舟,一江畫卷隨篙醒; 流河登岸,三姐歌聲撲面來。 白如斗(宜州)22A: 題懷遠古鎮 八灘響水搖舟,商賈乘風穿暮雨; 五里橫橋走馬,駝鈴踏月破朝霞。 注:1. 八灘,即八灘山,在懷遠古鎮東約 4 公里處之龍江河之濱,舊時廣東客商走水路船隊由此處進出懷遠古鎮。2. 五里,即五里橋,在懷遠古鎮西約 1.5 公里處,雖已棄用,但橋體仍然屹立不倒,舊時貴州客商趕著馬幫由此進出懷遠古鎮。 蔣可煜(南丹)25B: 題會仙山 一山靈秀,幽谷流風,此間何引仙人會; 千古達開,白龍篆壁,化境云邀霞客來。 注:嵌“會仙山”三字;一山,音諧“宜山”;達開,意雙關,除字面意義外,亦指翼王石達開。 韋攀超(環江)72B: 題宜州歌仙橋 虹印河中,照影驚鴻三姐韻; 歌飛云外,傳情鳴鳳九霄音。 三等獎(7 名) 黃 江(鳳山)17B: 題懷遠古鎮紅七軍舊址 百姓長懷,懷遠鎮中奔馬嘯; 七軍不老,老街道里曉雞鳴。 覃想玲(宜州)26C: 題宜州山谷祠 點鐵成金,枯藤勁節開詩派; 投荒歷瘴,病鶴清操振墨濤。 魏 松(都安)39B: 題慶遠古鎮 粵館商聲,浙大書聲,九巷猶聞千載韻; 紅旌戰跡,文廟儒跡,一江長涌六朝風。 (注:上聯“粵館”指粵東會館,“浙大”指抗戰時期浙江大學西遷宜州辦學;下聯“紅旌”指紅七軍革命舊址,“六朝”泛指宜州自唐宋以來的悠久歷史。) 楊奉德(環江)50A: 題合寨村 興立寨規,肇啟先河驚世界; 合和民意,集成寶典播神州。 注:宜州區合寨村,于1980 年誕生中國首個村民委員會,被譽為“中國村民自治第一村”,開創了基層民主自治的先河,其經驗被寫入憲法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的典范。不少外國專家、學者對此非常感興趣,先后有 20 多個國際組織前來考察。 蒙義杰(環江)55C: 題宜州區金浪灣景區 野卉芬芳,佳木葳蕤,一灣盡攬千峰秀; 水光瀲滟,深山靜謐,四季長留百鳥音。 胡建玲(宜州)58C: 題宜州四牌樓 銅墻衛士,數朝風雨披霜立; 古郡鐘樓,幾度興衰對月鳴。 注:數朝即幾個朝代。四牌樓始建于明朝。鐘樓:即四牌樓 王遠陽(宜州)77B: 會仙山景區 虬枝掩徑,溶洞穿空,仙境時聞玄鳥唱; 碑刻盈眸,陸山降孽,古跡猶蕩白龍吟。 優秀獎(14 名) 歐其奎(羅城)4A: 題劉三姐故居 下枧飛歌,三姐蜚聲山載韻; 小龍傳唱,千秋迭夢世余音。 譚文武(環江)9B: 題懷遠古鎮紅七軍舊址 會館樓頭,猶聞北進軍歌壯; 龍江河畔,更講南巡故事多。 吳凡標(宜州)10C: 非遺文化 輕盈活潑,舞美腔圓,曾經走進中南海; 婉轉悠揚,情真語俗,此日傳紅八桂家。 注:上聯指宜州彩調,下聯指壯族山歌 韋瑞展(環江)14A: 題宜州會仙山 白龍破壁,丹井飛霞,百子巖前舒畫卷; 翼將陳兵,仙山載德,青碑韻里續鴻篇。 廖家宏(巴馬)15B: 題拉浪金浪灣 浪涌金灘淘歲月; 風傳古渡話滄桑。 林清宇(宜州)16A: 懷遠古鎮 古鎮千年韻,紅軍故事留遺址; 懷陽一首詩,強國雄圖奮后人。 羅電光(宜州)23A: 宜陽勝景 流彩會仙,霞客神游曾記石; 溢光行道,陸翁羽化自飛天。 胡春萍(宜州)37C: 題懷遠古鎮 龍江應鼓,鼓震宜陽傳雅韻; 壯寨飛歌,歌流古鎮喚新聲。 朱 丹(宜州)45A: 白龍洞 石洞盤龍居勝境; 云松立鶴會仙山。 藍必軒(宜州)49B: 題宜州流河寨景區碼頭 一方佳境,山環水繞人皆醉; 三姐故居,花俏風柔歌亦香。 黃麗文(金城江)68A: 題懷遠古鎮 懷古閱今,青石鋪書銘故事; 遠山近水,騎樓枕夢續風華。 楊炳英(宜州)69A: 宜州企業 古郡桑榮絲勝玉; 嘉聯業旺繭增金。 梁漢根(東蘭)70: 題山水宜州 一江春水,懷德懷恩兼懷遠; 萬古仙山,宜文宜武復宜州。 韋英記(宜州)73C: 會仙山景區 登會仙山,俯瞰鐵城新氣象; 覽詩題壁,賞知儒將灑文風。 主辦單位: 宜州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河池市楹聯學會 承辦單位:宜州區詩詞學會 協辦單位:宜州東正大酒店 2025年6月28日 |
|
來自: 新用戶6538360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