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內心最真實的樣子,往往離不開他對待物品的態度?!?/span> 舊衣大家都有,但多數人會選擇丟棄或壓箱底; 但有些人,會將自己的舊衣整理清潔,送給有需要的人。 那些,習慣將自己的舊衣送給別人的人,通常都是這種命運,一起來看看吧。 01 心地善良,結善緣 蕭伯納有句話說: “善良與品德兼備,有如寶石之于金屬,兩者互為襯托,益增光彩?!?nbsp; 心懷善意者,如潺潺清泉,能凈化靈魂,潤澤生命。 樂善好施之人,也許短期內得不到回報, 但等福報,最終必定會回流到自身。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為人謙和,且廣結善緣。 一次,一位農村老人托人送來, 幾件家傳的舊瓷器,請馬未都看看。 旁人認為,這些物件十分普通且粗陋。 但馬未都沒有小瞧,認認真真將每件器物都看了, 并轉告老人:東西雖然不是價值連城的古董, 但有著家族記憶,故而亦非常珍貴,可代代傳承。 令人動容的是,在了解到老人的清苦生活后, 他整理了幾大包自己的衣物,托人帶給老人。 且寬慰老人,說這些衣物是他用不上的。 正所謂: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nbsp; 與人為善者,終會有好報。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心懷善良,能結善緣。 能在他人困難之時提供幫助的人,亦會得到他人的善待。 02 德行厚重,有福報 《周易》有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個人的德行如何,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被稱為”最摳門的人“的我國首位女空降兵馬旭, 便是這樣一個外表樸實,內心豐富,有著大愛的人。 她和老伴住在武漢郊區一個小院,身上穿著的是部隊發的軍裝, 洗得發白也不舍得扔,家里也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 但在2018年,這對節儉了一輩子的老人, 卻將自己這一輩子,辛苦攢下來的一千萬元積蓄, 全部捐獻給家鄉,用于推動發展教育事業。 當家鄉的領導上門表達感激時,卻發現他們仍然住在簡樸的小院里。 兩位老人家身上穿的,依然是縫了又縫的舊衣。 面對贊譽,老人樸實地道: “我們有工資,夠吃夠穿就夠了,錢留著沒用,給孩子們讀書用才好?!?/span> 古人云: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節約不是寒酸摳門,而是懂得掌控生活,不被物欲裹挾的清醒。 那些能大方送出舊衣的人,都是有厚福的人; 是的,人這一生,唯有德行厚重者方能福澤綿長。 03 勤儉節約,不浪費 曾國藩有十六字箴言: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span> 勤儉節約,是興家旺家的不二法門。 明朝思想家袁了凡的母親李氏,出了名的勤儉節約。 年輕時她獨自一人將孩子拉扯大,再窮困時,都沒有喊苦。 兒子們一個個都長大成家了,生活也逐漸寬裕, 她仍然事事精打細算,持家有道。 一個冬天,大兒媳準備做棉衣,李氏提醒道: “棉花里可以加些麻,穿著一樣暖和,還能省些用料。” 這些,都是她多年紡織得來的經驗。 她不舍得扔掉舊衣,總是改改補補,做成新衣; 做成后,又將富余的棉花, 再縫成新衣,送給有需要的親戚朋友。 正如古人言: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span> 人這一生,要走得穩,過得好, 一定要懂得勤儉節約,不能肆意揮霍。 不克制者,即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會慢慢走向敗落。 勤儉節約不浪費,攢的是福氣,積的是福運。 ~~~~~~~~~~~ 《格言聯璧》有言: “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送人舊衣,其善雖小,意卻是真。 相信,心中有多少恩,命里就有多少福。 愿我們都能常懷善意,廣結善緣,這一生定能福運綿長。 點亮 在看,與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