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恍如一場舊夢, 浮沉半生,不過三見。 弘一法師言:“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歲月流轉,回首時, 每道坎,每個笑,每次落寞,都在這三見之中化作塵埃。 ![]() 見自己鏡前細看,經年漸老, 鬢間添霜,不再年少。 所謂“自己”,原來只是一團未曾馴服的 野獅, 七情六欲,將人牽絆。 曾為名而累,為利所困, 也曾在深夜靜坐,看江水東流,心事微瀾。 或許只有疲憊時,才敢卸下偽裝, 才知所謂追逐,終究不及一枕清安。 見了自己,是坦然收起貪嗔, 讓欲望褪色,讓本心歸位。 豁達與溫柔,原來都住在心安之后。 ![]() 見眾生世事如云,眾生百態, 善惡混雜,是非難分。 眾生,是人間煙火的紛爭, 也是名利捉弄下誰都難逃的局。 見眾生,如身處熙攘市集, 但見面具背后,有的人堅守善良, 有的人忘記底線,成了逐利的行者。 明白了人性無常,更懂得不苛責于人, 寬容之心,由然而生。 正如《紅樓夢》里寶玉曾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年歲漸長,眼中風雨都是云淡。 ![]() 見天地天地遼闊,日月更替, 花開有期,葉落歸根。 看過至親別離,聽過風過竹林, 才知生死本是定數。 天地無言,卻教會我們謙卑。 生命似草木,順天而生,隨風而逝, 承認渺小,是和解,也是擔當。 滄海桑田,春去秋來,悲喜自有定分。 寫在最后:靜中歲月,自有長春閑看庭前花開落,漫隨天外云卷舒。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唐代法融禪師句:“境隨心無,心隨境滅”, 世事越紛擾,愈需內心安然。 如果心中浮躁,即使身在凈土,亦覺煉獄; 若心自恬淡,哪怕兩袖清風,也自在如仙。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心靜了,歲月便悄然流淌,憂愁化作輕煙。 ![]() 人生路上,已走過半生風雪, 懂得消磨雜念, 學會獨處無言, 善待無常歲月。 三見之后,莫問前塵,心安即可為歸處。 一杯清茶,一卷書, 一窗明月,一席安眠。 淡泊不等于退縮, 而是,在瑣碎塵世中尋一片心靈的凈土。 讓熱愛常存于心,讓平凡也能燦爛, 老去的,只是容顏, 常新的,卻是心燈未滅。 歲月無聲,總有人仰望星空。 你能讀到此處,也許皆有緣由—— 愿這段光陰里的靜好, 在你我的心中,留下一縷溫柔的余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