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披露盜經過直到2022年4月,一位考古專家發文,才首次披露了錢镠墓被盜的大致經過。 ①東陽人發起 發起者是東陽人。 他主動邀約道上各路高手,來浙江一游,著手盜掘“浙江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錢镠墓”。 來自浙江、湖南、重慶、福建等地的6個盜墓團伙表示了興趣,前往當地洽談、踩點。 ②盜墓手法 關于盜墓手法,各專家說法不一。 一位知名文物界學者說: 錢镠墓盜掘難度不高,因為目標太明顯了,不會像野外那樣用洛陽鏟打洞。 這種盜墓,一般是在旁邊租一個小房子,打地道鉆進去。 浙江省考古專家王安認為: 盜墓者是白天躲到叢林里,夜間出來盜掘的。 太廟山林木茂密,一兩個人躲進林子里,確實很難發現,而且盜洞也易于隱蔽。 這種盜掘方式,最少要連續作業十幾、二十天,而文物保護部門一直沒有發現,確實不應該。 其實,這些專家的說法,大多是自己的猜測,與實際作案過程相差甚遠。 盜墓賊的手法出人意料。 實際上,他們就在陵園附近租房,作為窩點,晝伏夜出,采用攀爬圍墻的方式進出陵園。既沒有打地道,也沒有潛藏在山林中十幾、二十天。 攀爬圍墻時,他們巧妙利用了一棵大樹作掩護,躲過了監控。 進入陵園后,直接在封土堆上打出盜洞,直通墓室。 黎明之前,用樹枝、泥土掩蓋盜洞洞口,再用蛇皮袋把盜墓泥土偷運出去。 ③第一次失手 第一批前來盜掘的,是一伙重慶人。 2019年4月,盜墓者打探洞后發現,墓室距離地面僅4米,分前后兩室,俗稱“一室一廳”。 但進入墓室后,發現前后室都是空的,沒有找到任何隨葬品。 這些人的第一想法是,錢镠墓已被古代盜墓者光顧過了。 這一推測,并非沒有可能。 1965年,在杭州市玉皇山腳,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發掘第二代吳越王錢元瓘墓時,便發現這座王陵早已被盜掘。 這批人覺得運氣太差,算是白干一場,返回了重慶。 ④福建人第二次得手 牽頭組織的東陽人不死心,對第一次盜掘情況進行了仔細分析。 他認為,錢镠墓是王冢,必然設置了“障眼法”,第一次發現的應該是虛冢。 而且,錢镠墓是“浙江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這一說法由來已久,是有可靠歷史根據的。 那么,真冢在哪里? 他又查閱了歷史資料:錢镠下葬時,腰鼓城——吳越國都城實施封控,多門出殯,但送葬隊伍大致是往太廟山方向。 結合第一次盜掘的墓室的結構,他判斷,真冢很可能就在空墓室的下方。 于是,他又找來一批盜墓者:福建人蔣明磊、李常偉。 5月初,二人從福建趕至臨安,對目標進行踩點。 踩點后,在附近租房,作為窩點,購買盜墓工具。 一切準備妥當,二人借夜色、大樹掩護,攀爬圍墻,進入陵園。 他們往空墓室下面打洞,在7米深處發現異常。 往下挖,果然發現了大量的隨葬品,其中一級文物就有138件。 圖 | 錢镠墓的金玉腰帶頭(警方追回) 錢镠墓保存完好的說法,坐實了! 盜運文物完畢,他們對現場進行了偽裝,導致陵園管理處渾然不覺,一直沒有發現。 大約一年之后,臨安公安分局在工作中發現一條重大線索:有人準備出手從錢镠墓盜出的珍貴文物。 陵園管理處聞訊,嚇得魂飛魄散,急忙和干警趕往現場,實地勘查。 但是,大家找了很長時間,個個滿頭大汗,卻沒有發現盜掘的痕跡。 管理處人員甚至懷疑線索的可靠性。 盜墓者的狡猾之處,由此可見一斑。 浙江省內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錢镠[liú]墓 于2020年被盜, 作為千年下來都保存完好的帝陵, 還位于臨安區中心。 公安部官網曾發布 《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成效顯著》一文, 稱浙江省公安機關偵破了 杭州臨安“3.24”系列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案, 抓獲犯罪嫌疑人39名, 成功追繳秘色瓷、金玉腰帶等 一大批極其珍貴的文物。 嫌疑人于2019年5月以來 從錢镠墓盜掘文物, 并嘗試售賣。 目前抓獲涉案違法犯罪嫌疑人39名, 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 其中實施盜掘錢镠墓的犯罪嫌疑人2名, 經梳理核對犯罪嫌疑人作案時拍攝的文物照片, 結合供述、辨認等情況, 確認該墓被盜文物175件已全部追回。 這些被盜追回來的文物, 目前在杭州臨安吳越文化博物館展出, 作為基本陳列展現五代時期吳越文化, 展出了350余件文物其中150件一級文物 利用本篇重點對錢镠墓中出土文物重點呈現 展廳里還有展示從錢镠母親水丘氏墓出土的文物 選擇盜墓目標 時間回溯至2019年4月底。蔣某磊和李某偉是一對“好朋友”,老家都在福建。一次兩人在網絡上聊天,都透露想找一條容易暴富的途徑。一番密謀,兩人決定盜掘古墓葬。于是,他們對全國的重點古墓進行了一番篩選,最后選定杭州臨安的吳越國王陵墓作為目標,此墓葬就是錢镠的墓。錢镠,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第一代國王,他有一句非常出名的書信文字傳世,即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臨安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王錢镠的出生地和歸息地,為做好錢镠陵墓的保護和管理,1988年,臨安縣設立錢王陵公園管理所,負責吳越國王陵的文物保護、環境保護等相關工作,并先后于1994年和1997年,對錢王陵園外部環境進行了修繕改造,恢復了神道、門闕、牌樓,修建了錢王祠等建筑。錢镠墓建于后唐,陵園占地面積約120畝。墓坐北朝南,背靠太廟山。墓塋為一大圓形封土堆,高9米,長寬各50米,“封土保存完好”。墓前尚存清代墓碑,上刻“唐故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守尚書令兼中書令吳越國王謚武肅錢王之墓”。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錢镠墓、錢寬水丘氏夫婦墓、康陵 (合并為“臨安吳越國王陵”)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錢镠墓在國家博物館的介紹中被稱為“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蔣、李兩人之所以選擇盜掘臨安的錢镠墓,是因為他們知曉墓地里肯定有大量的隨葬品珍貴文物。 2019年5月10日,蔣某磊和李某偉從福建趕到杭州市臨安區,對盜掘的目標進行了幾次踩點。兩人在臨安租房作為窩點,并購買了大量的盜墓工具,白天窩在屋內,夜里便蒙住臉面,采用攀爬圍墻,用工具挖洞的方式,一段時間后終于打通了這座王陵,并在古墓中盜取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得手的那天,暗暗竊喜的兩人還跑到附近一處酒店“慶賀”。之后,在劉某的“幫助”下,兩人將盜取的墓葬品銷贓外地。正當蔣、李二人看著到手的贓款“歡天喜地”的時候,警察便找上了門。 警方重拳出擊 2020年3月,杭州市公安局臨安分局在工作中,發現一條盜掘古陵墓的重大線索。公安部與省、市公安機關高度重視,成立了省市區三級聯合專案組(代號“3·24”專案),按照“時刻緊盯、適時打擊、人贓俱獲、確保文物不流失”的原則,開展專案經營偵辦工作。2020年5月23日,專案組發現蔣某磊等人前往廣州準備倒賣文物的重大線索后,立即組織警力趕往廣州,在當地警方配合下,成功將犯罪嫌疑人蔣某磊、李某偉、劉某抓獲,當場查獲金玉腰帶、古劍等一批珍貴文物。經突審,蔣某磊等犯罪嫌疑人交代,該批文物系2019年5月以來從錢镠墓盜掘所得。 2020年5月26日,專案組根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及前期深度調查發現的文物銷贓情況,出動警力,兵分廣東、湖南、廣西等地,克服多方困難,一舉抓獲盜、銷、收文物犯罪嫌疑人14人,并追繳全部被盜文物。通過專案組深挖細查,發現涉及全國其他省市的盜掘古墓葬線索10余條。經過縝密偵查和全鏈條打擊,公安機關成功破獲這一盜掘古墓葬、非法倒賣文物案,查明蔣某磊等為首的犯罪團伙盜掘錢镠墓等古墓葬,并倒賣文物非法獲利的犯罪事實,共抓獲涉案違法犯罪嫌疑人39名,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其中實施盜掘錢镠墓的犯罪嫌疑人2名。經梳理核對犯罪嫌疑人作案時拍攝的文物照片,結合供述、辨認等情況,確認臨安錢镠墓被盜文物175件已全部追回。 39名犯罪嫌疑人中,具體實施盜掘錢镠墓的犯罪嫌疑人只有蔣某磊、李某偉二人。涉案文物從被盜到追回,歷經了整整一年時間,這批文物的情況如何?對此,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某負責人介紹:“文物專家積極配合公安機關案件偵辦工作,依法對追繳的被盜文物進行了鑒定。從鑒定情況看,這些文物大多器形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中不乏秘色瓷、金玉腰帶等珍貴文物?!?/p> 作為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級別的墳墓,地處城區鬧市之中,又在重重保護之下,竟然會神不知鬼不覺地被盜掘?被盜的帝王墓本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第一代國王錢镠的墳墓,作為千年下來都保存完好的帝陵,還位于臨安區中心,卻早在2020年就被“摸金校尉”們暗度陳倉。此案一經警方通報,便引來公眾嘩然。在錢镠墓墓穴中的文物全部被成功追回之后,警方與專家工作組立即對文物以及錢镠墓本體進行了受損情況的評估,并確保了所追回文物的完整性,也增強了錢镠墓本體的穩定性,縮小損失。 兩主犯獲判無期 2021年11月12日上午,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蔣某磊、李某偉盜掘古墓葬案并當庭宣判:被告人蔣某磊、李某偉犯盜掘古墓葬罪,均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追繳二被告人的違法所得,予以沒收。 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查明:2019年4月底,被告人蔣某磊、李某偉經網上聯絡預謀盜墓,并選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安吳越國王陵作為盜掘目標。同年5月初,蔣某磊、李某偉從福建趕至杭州市臨安區,對盜掘目標進行踩點,并在臨安區租房作為窩點,購買盜墓工具。二人晝伏夜出,采用攀爬圍墻、工具挖洞等方式盜掘吳越國王陵并盜得大量、各類珍貴文物,后通過劉某(另案處理)等人銷贓非法獲利并分贓,案發后被盜文物均已追回。2020年5月23日,蔣某磊、李某偉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公安機關依法凍結、查封、扣押蔣某磊、李某偉的贓款贓物一批。 在當天的遠程視頻庭審中,法庭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各項訴訟權利,辯護人依法進行了辯護。被告人蔣某磊、李某偉對指控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蔣某磊僅對分贓數額及部分涉案財物處置提出異議;蔣某磊的辯護人認為蔣某磊主觀惡性不深,李某偉的辯護人提出李某偉作用相對較小,二辯護人均以涉案文物已全部追回、二被告人系坦白且自愿認罪等為由,請求從輕處罰。 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蔣某磊、李某偉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其行為均已構成盜掘古墓葬罪,且盜掘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墓葬,竊得大量珍貴文物。蔣某磊、李某偉盜掘古墓葬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影響極為惡劣,依法應予嚴懲,雖然二被告人歸案后能夠坦白罪行并認罪,經公安機關全力追贓悉數追回本案被盜文物,但不足以對二被告人從輕處罰,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臨安區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被告人的親屬、群眾代表、媒體記者等200余人旁聽了案件審判。同日,臨安區人民法院對關聯案件被告人唐某、劉某等10人倒賣文物,敲詐勒索,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分別判處唐某、劉某等10人有期徒刑11年10個月至3年不等,并處罰金,追繳各被告人的違法所得,予以沒收。 一審宣判后,蔣某磊、李某偉不服提起上訴,2022年2月底,浙江省高院組成合議庭,經二審審理,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