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cky Broken Girl》是美國作家兼人類學家露絲·貝哈爾(Ruth Behar)2017年出版的青少年小說,基于她自身童年經歷創作。 小說設定在1960年代的紐約皇后區,十歲古巴—猶太女孩露茜(Ruthie Mizrahi)隨家庭移民美國后,正在努力適應新環境,掙脫“弱智班”,渴望像美國孩子一樣擁有一雙go?go靴和普通的童年生活。一場車禍,她全身被打上石膏,困在床上長達一年。在此期間,她通過藝術、閱讀、與鄰里新朋友(來自比利時、印度、墨西哥等文化背景的人)互動,逐漸了解人際理解、同理心與“幸運”真正的含義,重拾希望并學會走路。 《Simon Sort of Says》作者艾琳·鮑(Erin Bow),2023年出版。主人公Simon O’Keeffe是12歲的少年,是五年級時校園槍擊案中唯一的幸存者。他目睹了班級同學的死亡,并由此患上創傷后壓力癥(PTSD)與嚴重焦慮。為了躲避媒體與公眾關注,Simon全家搬到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Grin and Bear It”——這里的科學家在此監聽外太空信號,是全國唯一禁止電子設備的“國家靜默區”。 在這里,Simon 結識了新朋友,在馴養小狗、養育山羊、追逐鴯鹋、與家中松鼠“圣餐事件”等一系列充滿童趣的冒險中,Simon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重新建構生活。這是一個關于創傷幸存、重新成長與人際連結的故事,是2024年紐伯瑞榮譽獎獲獎作品。 The Archer 是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Paulo Coelho)于 2020 年出版的寓言式短篇。主人公Tetsuya 曾是傳奇射手,退隱后以木匠身份隱居小村莊。全書是他應一個男孩的懇求傳授“弓道”——不是單純技巧,而是一整套生活智慧:練習與心態并重、勇于面對失敗、目標與專注、順應變化、信任直覺與自我協調。讀來有點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 3 四五月份開始和老公結成羽毛球搭子,空巢老人的生活算是多了一些色彩。他先生沒正經學過,但打了多年的野球,據說球技還行,我雖然跟教練學了幾堂課,仍然只有被遛的份。實力不對等,能玩起來全靠一方降尊紆貴。這也是空巢夫妻的命題吧,人生后半場,重新學習相處,在彼此身上尋找陪伴和慰藉。 不幸的是,我好像把小臂打傷了,捏拳頭都痛,更不要說拎東西了。好在天也熱了,羽毛球暫停,正好養養我的網球手。 4 了了回家兩周時間,小恙不斷。 大三醫學生隨時診斷自己,先是診出了闌尾炎,好在十分輕微,不到手術的地步,輸幾天液好了。接著喉嚨痛,自己捅了鼻子排除病毒,自己開藥方買藥,還是一連痛了好幾天,想吃的東西都沒法吃。 在這種時候,對她的期望又回到她剛出生時那樣簡單樸素:健康快樂,平安順遂一生。 但我也清楚,這是在我明知她這一生基本盤不會差的情況下,很有自知之明的不敢要太多。更明白,健康快樂平安一生,已是向老天許下了最大的愿。——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么,人心貪婪又復雜多變,此刻我只要她健康。 5 計劃和了了前后腳走,去澳洲呆兩個月。 早早地就告訴親朋好友,我周二走。結果發現機票是周三。 告訴他們晚上9點到,心里還擔心到得太晚不知公交車會不會收班。結果是21點才起飛。 了了剛上學時,寫過一篇《搞笑的媽媽》,列舉了類似的事件,說,“我這個媽媽呀,到我18歲的時候,不知道會提供多少笑料呢”。她今年21了,這個媽媽還在源源不斷地產出。老公說,如果我先死,你不曉得要吃好多苦。我:你最好先死,不然你個怪老頭一個人過起好惱火。——我們已經到了討論誰先死更幸福的年齡。 6 運氣到家兩年了,越來越像個粘人的小狗。我走到哪跟到哪,不見人就大聲叫,聽起就像在喊“媽”。每天晚上在房間外隔著玻璃坐著,眼巴巴看著里面,比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慘。 ![]() 我是喜歡運氣的,但現在,特別特別想見到財財,一年不見,真的想壞了。一想到后天就可以見到她,開心。 ![]() |
|
來自: b1avl2hx8flj5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