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寒腿”秘方來了【藥方組成】羌活 , 當歸 ,獨活 , 防風, 明天麻, 制川烏, 制草烏, 川芎 ,海桐皮, 制首烏各30克。用法:共碾細末,煉密為丸如桐子大,每服1丸,空心細嚼溫酒服下,一天一次。 主活:此丸治老寒腿,且僵且冷,無論遠年近月。 【驗案舉例】本方治愈眾多老寒腿,切記一點就是一定不能讓患者超量服用。曾治一漁民,常年在海上作業,患老寒腿30余年,百治不效。當時給該患者服用此丸,患者服了三天,膝部覺有熱感,但是認為藥量太小,自己加服三丸,結果出現中毒反應,到醫院搶救。當時藥丸中含有生川,草烏,毒性大,患者治病心切,恨不能一下把病治好,往往不聽醫囑,私自加量服用。漁民的兒子找我說他父親不聽醫囑,私自加服藥量,出現中毒的事,我告訴其解毒的方法,用綠豆120克,生甘草60克,水煎二次,合在一起頓服。患者從此多年的老寒腿竟然治愈。 服此藥丸中病即止,不能長期服用,以免積蓄中毒,只要服本方不超量,一般不會出現中毒反應。 濟川煎加減治療老年習慣性便秘濟川煎加減治療:肉蓯蓉12 g,牛膝10 g,當歸10 g,升麻10 g,肉桂3 g,制首烏10 g,熟地黃12 g。便秘日久,加黃芪、陳皮、萊菔子;畏寒肢冷、胃脘冷痛,加小茴香、香櫞。本方中肉蓯蓉味甘咸性溫,功能溫腎益精,暖腰潤腸;當歸補血潤燥,潤腸通便;牛膝補益肝腎,壯腰膝,性善下行;枳殼下氣寬腸而助通便;澤瀉滲利小便而泄腎濁;妙用升麻以升清陽,清陽升則濁陰自降,相反相成,以助通便之效。諸藥合用,既可溫腎益精治其本,又能潤腸通便以治標。用藥靈巧,補中有瀉,降中有升,具有“寓通于補之中、寄降于升之內”的配伍特點。 五圣止痛湯方藥組成:白術,杜仲(炒斷絲),防風,穿山甲(炒,研碎),各12克,黃酒60克。 用法:加水600毫升煎取400毫升,一日分兩次服完。也可研碎成細末,灌裝進膠囊里面,每次四粒,黃酒50毫升送下,一天三次。 主治:本方具有祛風止痛,舒筋通絡,活血化瘀之效果,用來治療腰肌纖維炎,脊柱韌帶炎,腰扭傷等引起的慢性腰痛。 肢節疼痛外洗方〔組成〕 海桐皮12克,細辛3克,祈艾12克,荊芥9克,吳茱萸15克,紅花9克,桂枝9克,川斷9克,歸尾6克,羌活9克,防風9克,生川烏12克,生姜12克,生蔥連須5條。 〔用法〕 煎水加米酒30克,米醋30克,熱洗患處,每日2次。 〔功效〕 祛風活血,通絡止痛。 〔主治〕 肢節疼痛,風寒濕痹,瘀痹。 注:此方為家傳方。 組成:生川烏、生草烏、紅花、薄荷各30克,當歸、威靈仙、土蟞蟲、生大黃各60克,芒硝120克,生馬錢子、全蝎、蜈蚣、烏梢蛇各15克。 功能:活血化瘀,搜風剔邪。 適應癥: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偏于寒型者加川椒、桂枝、細辛各30克,鹿街草60克;偏于熱型者加忍冬藤、豨薟草、知母各60克。將上藥放入廣口容器內(可用大號搪瓷臉盆代用),加水約3000ml,煮沸后繼煎20min,取出藥汁,再加水約2000ml,煮沸后繼煎20min,取出藥渣不用。將二次藥汁混合,加入60度白酒100ml,混勻于臉盆中備用。將受累病變關節浸泡于藥汁中,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浸泡15~29min,脊柱及大關節等不便之處可用毛巾浸藥濕敷,浸泡前將藥汁略加溫,每劑藥可用一周左右,二周為一療程。夏季宜煮沸保存,防止藥汁變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