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駱駝祥子》寫的是20世紀(jì)20年代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人生,主角祥子是個從鄉(xiāng)下來的年輕人,老實巴交,壯得像頭牛,夢想靠自己拉車攢錢買輛屬于自己的車,過上踏實日子。 可這本書讀下來,壓根兒不是什么勵志故事,而是一個老實人怎么一步步被生活磨得沒了人樣,變得自私、冷漠,甚至害了身邊人的故事。書里的祥子,表面忠厚,可他的“惡毒”不是明面上的壞,而是那種藏在骨子里的自私和懦弱,就像飯里的沙子,平時看不見,一咬下去崩了牙。 祥子生在北平郊外一個窮得叮當(dāng)響的農(nóng)民家庭,爹媽死得早,家里沒留下一畝地,他十八歲就背著個破布包,赤手空拳進了城。那年是1920年代初,北平城里軍閥混戰(zhàn),街頭亂糟糟,車馬喧囂,窮人為了口飯東奔西跑。 祥子沒啥文化,也沒啥背景,唯一有的就是一身力氣。他看中了拉人力車這行當(dāng),覺得靠自己流汗,總能混口飯吃。他租了輛車,起早貪黑干活,夏天汗流得像下雨,冬天凍得手腳發(fā)麻,可他從不偷懶,也不像別的車夫那樣抽煙喝酒賭錢,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攢著,想買輛自己的車。 那時候的人力車夫,地位低得不能再低,干的活兒累死人,賺的錢卻少得可憐。祥子卻不這么想,他覺得自己年輕力壯,只要肯吃苦,遲早能攢夠一百塊,買輛新車,擺脫租車交份錢的日子。他這想法聽著簡單,可在那個年頭,窮人想靠自己翻身,比登天還難。祥子不抽煙不喝酒,連茶館都不去,閑下來就坐在街角嚼窩頭,喝口涼水,腦子里全是自己的車。他這股子倔勁兒,確實讓人覺得他是個老實人,踏實得讓人有點感動。 三年苦干,祥子真攢夠了錢,1924年,他買了輛嶄新的車。那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覺得自己離夢想近了一大半。可好日子沒過多久,軍閥混戰(zhàn)波及北平,祥子貪了點小便宜,想拉遠(yuǎn)途客多賺幾塊,結(jié)果半路被士兵抓了壯丁,車被搶,人被關(guān)。 營地里吃不飽睡不好,虱子滿身爬,祥子咬牙熬著,瞅準(zhǔn)機會偷了三匹駱駝,賣了三十塊錢,逃回北平。這事兒讓他得了“駱駝祥子”的綽號,也讓他頭一回嘗到了“不老實”的甜頭——偷東西換來的錢,救了他一命。 回到北平,祥子沒了車,只能接著租車?yán)汀K∵M人和車廠,租了個小破屋,墻縫透風(fēng),屋頂漏雨。他還是那副老實樣,低頭干活,不惹事兒,可心里那股純樸勁兒,已經(jīng)被偷駱駝的事兒磨掉了一層。他開始學(xué)著別的車夫,挑肥揀瘦,專挑能多賺的車費,慢慢攢錢,想再買輛車。這時候的祥子,還是那個想靠自己雙手改變命的老實人,可生活已經(jīng)開始在他身上留下印子,讓他學(xué)會了點“精明”。 祥子的“惡毒”,不是明面上的害人,而是那種藏在老實人骨子里的自私和懦弱,細(xì)微得像飯里的沙子,平時看不見,卻能傷人傷己。回到人和車廠后,祥子遇到了劉四爺?shù)呐畠夯㈡ぁ;㈡と鄽q,模樣粗壯,嗓門大,管著車廠的事兒,車夫們都怕她。她看中了祥子的老實和勤快,主動湊上來,給他送吃的,許諾幫他買車。祥子嫌她年紀(jì)大,模樣也不好看,起初躲著,可虎妞手段高,硬是把他拉進了自己的局。 1925年,虎妞用五百塊積蓄置辦了婚事,還給祥子買了輛車。婚后,她操持家務(wù),在車廠幫祥子攬生意,懷孕后還堅持干活。按理說,虎妞對祥子夠好了,沒要彩禮,帶了巨額嫁妝,還幫他實現(xiàn)了買車的夢。 可祥子從頭到尾沒一點感恩。他嫌虎妞管得嚴(yán),嫌她強勢,甚至嫌她在私密生活里太主動,讓他覺得自己沒面子。他從不主動幫虎妞干活,回家就悶頭吃飯,吃完就出門拉車,連句好話都沒有。虎妞懷孕后,身體笨重,干活吃力,祥子還是那副冷臉,從不搭把手。 1926年,虎妞難產(chǎn),折騰了三天三夜,帶著死嬰死了。祥子沒找大夫,也沒送她去醫(yī)院,就站在一邊干看著,嘴里念叨著“愛死就死”。虎妞死后,他賣了車辦喪事,臉上沒一點悲傷。 這事兒讀起來讓人心里堵得慌——虎妞再怎么強勢,也是真心對祥子好,掏心掏肺幫他,可祥子連最基本的關(guān)心都不給,冷漠得像塊石頭。他的“惡毒”,不是故意害人,而是那種對身邊人徹骨的冷漠和自私。他覺得虎妞的死是她自找的,壓根兒不覺得自己有啥責(zé)任。 這種“惡毒”在祥子身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生活一點點逼出來的。第一次買車被搶,他學(xué)會了偷駱駝?chuàng)Q錢;第二次攢錢被偵探敲詐,他學(xué)會了更精明地拉客;娶了虎妞,他學(xué)會了用冷漠保護自己。 他一直覺得自己是老實人,受了天大的委屈,可他從沒想過,自己的冷漠和自私,也在傷害別人。虎妞的死,是祥子“惡毒”的集中體現(xiàn)——他不是直接殺了她,而是用漠視和逃避,慢慢耗盡了她的希望。這就像飯里的沙子,平時挑不出來,可一口咬下去,牙崩了,心也涼了。 老舍寫虎妞的死,只用了十七個字:“虎妞在夜里十二點,帶著個死孩子,斷了氣。”冷冰冰的,像在寫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人。可這十七個字背后,是一個女人全部人生的否定。虎妞在那個社會,本就是底層中的底層,年紀(jì)大,模樣差,沒人看得上,還要幫父親管車廠,操持家務(wù)。她看中祥子,以為找了個老實人,能托付終身,結(jié)果卻撞上了祥子的冷漠。她的死,不是祥子一個人的錯,也是那個吃人社會的縮影,可祥子的冷漠,絕對是壓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祥子的“惡毒”,還體現(xiàn)在他對自己的“清白”執(zhí)念上。他總覺得自己是老實人,受了社會的害,所以他從不恨搶他車的兵,也不恨敲詐他的偵探,卻把滿腔怨氣撒在虎妞身上。他覺得虎妞毀了他的體面,讓他成了“吃軟飯”的男人。 可事實上,虎妞給他的,是他一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和機會。他恨虎妞,不是因為她真有多壞,而是因為她讓他看到了自己的無能——他沒法靠自己實現(xiàn)夢想,只能靠一個女人。這種自卑和懦弱,化成了他對虎妞的恨,化成了他骨子里那點隱秘的“惡毒”。 虎妞死后,祥子徹底垮了。他搬出小院,租了個破屋,靠拉車混日子,可那股子老實勁兒早就沒了。他開始酗酒,胡子里沾著酒漬,衣服破得像抹布,拉車也偷懶,專挑短途客,賺了錢就去酒館。他愛上了鄰家女孩小福子,一個清瘦的窮姑娘,靠做針線活養(yǎng)活弟弟和醉鬼父親。祥子常幫她干點活,倆人有了點情愫,可祥子沒錢沒能力,帶不了她離開苦日子。 1927年,小福子的父親欠了賭債,把她賣進了妓院。祥子知道后,啥也沒做,沒去找她,也沒試著救她。不久,小福子上吊死了,尸體被扔在亂墳崗。祥子沒去送她,也沒掉一滴淚,只是悶頭拉車,眼神空得像個死人。小福子的死,像壓垮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從此徹底沒了希望。 1928年,祥子的身體越來越差,咳嗽得像要咳出血,拉車沒力氣,車行嫌他偷懶,把他趕了出去。他開始混街頭,偷工友的錢,干點零活,換口酒喝。1929年,他徹底成了乞丐,睡在橋洞下,裹著破棉被,身上虱子爬來爬去。北平的街頭,車夫們還在吆喝,攤販還在叫賣,可祥子已經(jīng)沒了人樣,成了個“行尸走肉”,連夢想的影子都找不著。 祥子的墮落,不是一夜之間的事,而是生活一點點磨出來的。他第一次買車被搶,第二次攢錢被敲詐,第三次靠虎妞買車又賣車辦喪事,每一次失敗,都讓他對生活少了一分信任。他的“惡毒”,從偷駱駝開始,到冷漠對待虎妞,再到對小福子見死不救,一步步放大,最后把他自己也毀了。他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社會不公,命運不濟,可他從沒想過,自己的自私和懦弱,也是悲劇的一部分。 老舍寫祥子的結(jié)局,沒給他一個痛快的死,而是讓他活著,拖著殘破的身子,在北平街頭茍延殘喘。這比死還殘忍——一個老實人,懷著簡單的夢想,卻被生活磨得沒了靈魂,只剩一具空殼。祥子的悲劇,不只是他一個人的,而是那個時代無數(shù)底層人的縮影。20年代的北平,軍閥混戰(zhàn),窮人沒活路,祥子這樣的車夫,想靠自己翻身,簡直是癡人說夢。社會像個大磨盤,把人的希望和善良一點點碾碎,留下的只有絕望和麻木。 老舍為啥要寫祥子這么個人?因為他看透了底層人的命。祥子不是什么大英雄,也不是啥大惡人,他就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車夫,代表了那個時代無數(shù)掙扎求生的窮人。他的“惡毒”,不是故意使壞,而是生活逼出來的自私和冷漠。這種惡毒,比明面上的壞更可怕,因為它藏得深,平時看不出來,卻能在關(guān)鍵時刻要了命。 錢鐘書說,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沙子,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祥子就是這樣,他的冷漠傷了虎妞,傷了小福子,也傷了自己。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好人,可他的“好”只是表面上的老實,骨子里卻藏著自私和懦弱。 他不愿意面對自己的無能,不愿意承認(rèn)自己的選擇,所以把怨氣撒在別人身上。這種“惡毒”,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是那個時代底層人普遍的生存狀態(tài)——為了活下去,只能變得麻木,只能學(xué)會保護自己,哪怕這意味著傷害別人。 老舍的筆厲害就厲害在這兒,他沒把祥子寫成一個單純的受害者,也沒把虎妞寫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壞女人。他用平視的眼光,寫出了底層人真實的樣子——他們不是圣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盤。祥子想靠自己翻身,這沒錯,可他忘了,一個人再努力,也斗不過整個社會。虎妞想找個老實人過日子,也沒錯,可她忘了,老實人也有自己的陰暗面。他們的悲劇,是社會的錯,也是人性的錯。 讀《駱駝祥子》,最讓人難受的,不是祥子最后墮落成乞丐,而是他一步步走向墮落的過程。每次失敗,他都離原來的自己遠(yuǎn)了一點;每次選擇,他都讓自己的心硬了一點。他從一個老實巴交的小伙,變成了一個冷漠自私的“末路鬼”,這過程比結(jié)局更讓人揪心。老舍沒給祥子留一點希望,也沒給讀者留一點安慰,他就是要告訴你:那個時代,底層人想活得像個人,太難了。 祥子的故事,讀完像吞了塊石頭,沉甸甸地壓在胸口。他的“惡毒”,像飯里的沙子,細(xì)小卻致命,讓人不寒而栗。老舍用這本書,寫出了底層人最真實、最殘酷的命。你覺得祥子的悲劇,到底是社會的錯,還是他自己的錯?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想法,聊聊這粒沙子,崩了誰的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