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不容有失!”已經成為泰國的頭號任務。 泰國《Nation》報道顯示,作為全球榴蓮出口第一大國,泰國去年對華出口量達60萬噸,遠超本土30萬噸消費量,出口總值達236億元。中國榴蓮市場正爆發式擴張,行業預測未來規?;驅⑼黄?500萬噸,較當前激增15倍。面對這片藍海,東南亞各國開始加速搶占市場份額。 出人意料的是,中國本土榴蓮產業開始嶄露頭角。目前,海南產區首批榴蓮已上市,另有4萬噸產能即將釋放。國內消費者欣喜表示:“水果皇后身價終于要回歸親民了!” ![]() 想賺1950億,泰國死守中國市場 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蓮,原產于泰國、菲律賓、越南等熱帶地區。早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海南就曾嘗試引種,但因氣候與地理條件制約,歷經60年未能成功掛果,當時業界就對我國的土地下了定論:中國種不了榴蓮。 因此,多年以來我國國民想吃上口榴蓮,只能依靠向東南亞進口?!董h球時報》數據顯示,泰國年出口榴蓮總值約40億美元,其中39億美元銷往中國。美國CNBC報道更指出,中國消費量占全球榴蓮市場的91%,穩居世界第一大消費國地位。 為鞏固中國市場,泰國宣布將嚴格管控榴蓮出口品質,僅對華出口頂級品質榴蓮,并設定干重標準——金枕頭品種需達32%,青尼品種需達30%。同時,泰國更是“野心勃勃”的公布自己的出口目標,計劃將榴蓮年出口額提升至1萬億泰銖(約1955億元人民幣)。 ![]() 以前泰國在我國市場份額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如今,東南亞的菲律賓、越南,甚至連馬來西亞都想來分一杯羹。 特別是越南,今年前2個月,向我國出口3.27萬噸榴蓮,第一次反超泰國,市場份額從32%躍升至57%,而泰國卻比去年銳減50%。關鍵就在于,越南與我國接壤,運輸方便,且價格比泰產便宜約20%。 國產榴蓮上市,價格有望大跳水? 但榴蓮市場的“大混戰”也引發了國人的警覺,不禁有網友疑問:“這么大的市場真要便宜了外國人?”“中國真的生產不了榴蓮?”原本競爭對手就頗多的東南亞,瞬間更加不安,因為中國真的種出了自己的榴蓮。 2020年,我國科研人員已全面掌握榴蓮種植技術,次年即實現規?;a,并將榴蓮成活率迅速由30%提升至98%。如今,海南已種下超3萬畝榴蓮樹,2024年就將迎來4.1萬噸大豐收。隨著未來種植規模擴大,一旦能覆蓋國內需求,那么長途跋涉而來的進口榴蓮,價格貴口感卻不佳,勢必會陷入滯銷的窘境。 除了榴蓮,我國在種植業上下了不少功夫,曾經的貴價水果也更加普適化。例如,車厘子從300元/斤降到45元;陽光玫瑰從500元/斤降至20元;魚子醬從一勺1000元到100元一盒。 ![]() 隨著我國技術的介入,從前舍不得、買不起的高端精品水果的都逐漸走向平民價,目前有些品種榴蓮的市場價格已經從70元/斤跌至不足30元,相信實現“榴蓮自由”也是早晚的事。 泰國慌了:高價榴蓮以后賣給誰? ![]() 當前國際社會普遍認同:“只要中國參與,這個產業競爭壁壘驟升。” 曾經,泰國占據全球榴蓮市場95%的份額,掌握絕對定價話語權。然而,隨著榴蓮價格日趨親民,東南亞國家正面臨嚴峻挑戰——不僅可能失去龐大的中國消費群體,更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逐步喪失優勢,定價權正向中國轉移。 盡管中國榴蓮產業已具備規模化生產與品質保障能力,完全有條件抬高價格、攫取高額利潤,但中國市場的目標并非以高價筑起消費門檻。 相反,讓榴蓮走入尋常百姓家,惠及更廣泛的消費者,才是中國產業發展的核心追求。這一戰略不僅推動市場擴容,更彰顯了中國在全球農產品貿易中的普惠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