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塊,下象地面。 土字的本義為土地,又指土壤。由土地引申為家鄉(xiāng),又指本地的、地方的,由此又引申為出自民間的、民間產(chǎn)的。 此外土還指不合潮流的、過時的或不開通的。 土是漢字部首之一。 用土作意符的字主要包括:1. 土的種類,如:地、壤、塵、埃。 2. 田間的工程,如:壟、埂、堤、塘。 3. 建筑物,如:城、塔、墓、壇。 4. 房屋的部分,如基、址、垣、堵。 5. 疆界,如:境、域、塞。 土是社的本字,甲骨卜辭以土為社,戰(zhàn)國時加示成為社。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chǔ),殷人已經(jīng)把土作為崇拜物進(jìn)行祭祀,可見在古人心中土的地位之高。 左面的示,表示神主;從古人的信仰來看,所謂社神,也就是土神。祭土地神的地方亦稱社,即社廟。 ![]() 土字頭形扁較寬,短橫抗肩,土豎必直,下橫伸展,略有弧度,重心平穩(wěn)。當(dāng)土字頭遇長斜撇時,土豎對下部左身。 ![]() 1、土字頭形扁較寬,短橫抗肩,土豎必直,下橫伸展,略有弧度,重心平穩(wěn)。 2、多橫等距扛肩平行,長短參差,主筆突出。 3、羊角勢兩點(diǎn)左低右高。 4、中間寬上下窄呈菱形,左右伸展,上下出頭,上下有豎,要做到豎豎對正。中心對齊,中軸對稱。 ![]() 1、土字頭形扁較寬,短橫抗肩,土豎必直,下橫伸展,略有弧度,重心平穩(wěn)。 2、多橫等距扛肩平行,長短參差,主筆突出。 3、寸豎錯位偏右,點(diǎn)靠上靠左,上緊下松。 4、中間寬上下窄呈菱形,左右伸展,主筆突出。 ![]() 1、土字頭形扁較寬,短橫抗肩,土豎必直,下橫伸展,略有弧度,重心平穩(wěn)。有長撇時,土豎對左身。 2、多橫平行抗肩等距,長短變化,主筆突出。 3、撇畫舒展,橫長撇長,撇不出橫,撇高右豎低,日偏右較窄,左豎對應(yīng)土豎。 4、上寬下窄,中宮收緊,結(jié)構(gòu)平穩(wěn)。 ![]() 1、土字頭形扁較寬,短橫抗肩,土豎必直,下橫伸展,略有弧度,重心平穩(wěn)。有長撇時,土豎對與左身。 2、多橫平行抗肩等距,長短變化,土豎寫直。 3、撇畫舒展,橫長撇長,撇不出橫,撇高鉤低,與偏右較窄。 4、上寬下窄,上緊下松,中宮收緊,結(jié)構(gòu)平穩(wě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