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苗 (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 中國注冊營養師) 提到補鈣,多數人會立刻想到牛奶、奶酪等乳制品,或是鈣片這類營養補充劑。但很少有人知道,身邊常見的蔬菜中藏著不少“補鈣高手”。它們不僅鈣含量可觀,還搭配了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是天然的營養寶庫。合理食用這些蔬菜,既能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又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綠葉蔬菜:補鈣界的“頂流選手” 綠葉蔬菜是蔬菜中鈣含量的“第一梯隊”,尤其是一些深色綠葉菜,鈣密度遠超想象。 - 芥菜:每100克芥菜的鈣含量高達230毫克,甚至超過了牛奶(每100克約104毫克)。它口感脆嫩,帶著微微的辛辣味,清炒時搭配蒜末,既能激發香味,又能讓鈣更好地被吸收。此外,芥菜中豐富的維生素K還能促進鈣在骨骼中的沉積,讓補鈣效果事半功倍。 - 莧菜:作為夏季常見蔬菜,莧菜有紅、綠兩種,鈣含量不相上下,每100克約187毫克。它質地柔軟,無論是清炒還是做湯,都能快速入味。值得一提的是,莧菜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鈣鐵同補,尤其適合生長期的孩子和缺鐵性貧血人群。 - 油菜:每100克油菜含鈣約108毫克,雖然不及芥菜,但勝在價格親民、全年可購。油菜纖維細膩,焯水后涼拌,或是與香菇同炒,都是經典吃法。它還富含維生素C,能幫助鈣的吸收,讓每一口營養都不浪費。 - 菠菜:菠菜的鈣含量為每100克66毫克,看似不突出,但勝在食用頻率高。很多人擔心菠菜中的草酸會影響鈣吸收,其實只需在烹飪前用沸水焯燙1-2分鐘,就能去除約80%的草酸,讓鈣的吸收效率大幅提升。清炒菠菜、菠菜蛋花湯,都是簡單又補鈣的選擇。 根莖與野菜:被低估的“補鈣黑馬” 有些蔬菜看似普通,甚至常被當作“邊角料”,實則是補鈣的隱藏高手。 - 蘿卜纓:蘿卜纓是蘿卜的葉子,卻常常被隨手丟棄,殊不知它的鈣含量高達每100克238毫克,是蘿卜本身的10倍以上。新鮮的蘿卜纓帶著獨特的清香,焯水后擠干水分,加入鹽、香油和醋涼拌,清爽解膩;或是切碎后與雞蛋同炒,簡單又下飯。 - 薺菜:作為春季的時令野菜,薺菜不僅風味獨特,鈣含量也相當亮眼,每100克約230毫克。春天挖一把新鮮薺菜,洗凈后切碎做餡,包成餃子或包子,一口下去滿是春天的味道,補鈣的同時還能嘗鮮。如果錯過了春季,市面上的速凍薺菜也能保留大部分營養,方便隨時食用。 - 芋頭:每100克芋頭含鈣約36毫克,雖然絕對值不算高,但它富含淀粉和膳食纖維,能提供持久的飽腹感。芋頭蒸熟后直接吃,或是與排骨同燉,軟糯香甜,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作為主食的替代品,用芋頭替代部分米飯,既能減少熱量攝入,又能悄悄補鈣。 菌菇與豆類:補鈣的“輔助能手” 菌菇和豆類蔬菜的鈣含量或許不是最高的,但它們能與其他食材搭配,讓補鈣效果更全面。 - 干香菇:鮮香菇的鈣含量不算突出,但曬干后鈣會被濃縮,每100克干香菇含鈣約83毫克。泡發后的干香菇香氣濃郁,無論是炒菜、燉湯還是做醬料,都能為菜品增香,同時悄悄補充鈣質。它含有的香菇多糖還能增強免疫力,讓身體更健康。 - 金針菇:每100克金針菇含鈣約12毫克,雖然鈣含量不高,但它富含氨基酸和鋅元素,能促進食欲和生長發育。搭配高鈣食材如豆腐、油菜一起炒,既能提升口感層次,又能讓鈣的攝入更豐富。 - 嫩豌豆:每100克嫩豌豆含鈣約21毫克,還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B族。春季的嫩豌豆清甜多汁,清炒豌豆、豌豆炒蝦仁,都是家常又營養的做法,給孩子吃不僅能補鈣,還能補充生長所需的多種營養。 蔬菜補鈣的小技巧 想要讓蔬菜中的鈣更好地被吸收,烹飪方式很關鍵。首先,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莧菜)建議先焯水,減少草酸對鈣吸收的阻礙;其次,搭配富含維生素D的食材(如雞蛋、魚類)一起食用,能促進鈣的吸收利用;最后,盡量采用清炒、燉湯等簡單的烹飪方式,避免過度油炸,減少營養流失。 其實,補鈣不必只盯著乳制品,日常餐桌上的蔬菜就是天然的“鈣庫”。把這些高鈣蔬菜融入三餐,既能享受多樣的美味,又能輕松補鈣,何樂而不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