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節(jié)內(nèi)容主要從Robert B. Colvin和Anthony Chang所著《DIAGNOSTIC PATHOLOGY:KIDNEY DISEASES》中譯出。 ![]() 鐮狀細胞腎?。ňc版) 術(shù)語: ·鐮狀細胞病(SCD)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β-珠蛋白基因突變 〇11p15.5號染色體 〇單個核苷酸的變化導(dǎo)致氨基酸的轉(zhuǎn)換--從谷氨酸到纈氨酸 的序列 臨床表現(xiàn): 〇蛋白尿 〇慢性腎病 肉眼觀: ·乳頭狀壞死 ·腎髓質(zhì)直血管充血 ·腎小球硬化 ○球性 ○節(jié)段 微觀: ·腎小球肥大 ·腎小球基底膜雙軌 ·鐵血黃素沉著癥 ·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血栓僅在某些鐮狀細胞特征患者中表現(xiàn) ·鐮狀紅細胞 電子顯微鏡: 紅細胞中聚合血紅蛋白的細胞質(zhì)棒狀包涵體 重要鑒別診斷: ·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 ·慢性血栓性微血管病 ·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C3腎病 節(jié)段硬化 ![]() 節(jié)段性硬化(白空)和GBM的雙軌(黑直)是鐮狀細胞腎病的晚期病例常見的表現(xiàn)。該患者有明顯的蛋白尿和乳頭狀腎細胞癌。 鐮狀紅細胞和基底膜雙軌 ![]() 電子顯微照片顯示了鐮狀細胞病和腎病患者腎小球毛細血管內(nèi)大量鐮狀紅細胞(藍空)。在一些毛細血管袢可見局灶腎小球基底膜的雙軌(藍直)。 含鐵血黃素沉著癥 ![]() HE染色顯示腎小管上皮細胞明顯的含鐵血黃素沉著;這是一個診斷線索,應(yīng)提高對鐮狀細胞腎病診斷的警惕和考慮。 直小血管充血 ![]() 大體照片顯示腎臟直小血管明顯充血伴腎乳頭瘢痕明顯,如圖所示。(Courtesy C. Abrahams, MD.)) ![]() 參考文獻:Robert B. Colvin, Anthony Chang. DIAGNOSTIC PATHOLOGY: KIDNEY DISEASES, SECOND EDITION( ISBN: 978-0-323-37707-2). 翻譯:倪海鋒 審核:倪海鋒 排版:趙彥豐 責(zé)編:倪海鋒 |
|
來自: limingxin1969 > 《腎臟病理》